次韵汪东峰咏葵

次韵汪东峰咏葵,明代,潘希曾,

露浥园葵夏景凉,绿阴深处艳红藏。足能自卫如多智,心喜常倾祗向阳。

吟笔好凭丹点铁,舞筵休羡锦为裳。十年献纳同青琐,对此还应各断肠。

87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其他诗经

梁父吟扇头

梁父吟扇头,金朝,元好问,

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青天一明月,孤唱谁与和?

11

圣号雅二篇 其三

作者:赵湘(宋代)

圣号雅二篇 其三,宋代,赵湘,

皇实法之,配道无作。始则以宽,终靡庸度。呜呼下民,亦孔之莫。

皇鉴下土,将安将乐。皇视四方,匪丑匪恶。法尔天永,民祷斯恪。

5

次韵寄沈亚参时旸并柬戴宪副廷珍二首 其二

次韵寄沈亚参时旸并柬戴宪副廷珍二首 其二,明代,李东阳,

二月无花柳,春寒尚满林。倦看书屡废,愁酌酒须深。

廊庙贤臣业,关河壮士心。故人俱在远,谁与豁吾襟。

36

七十四吟十首 其八

七十四吟十首 其八,宋代,刘克庄,

戍邕溃卒导蕃夷,闻说衡湘被祸奇。群盗忍残胜业柏,六丁应护中兴碑。

赭君山木渠何罪,招国殇魂鬼亦悲。早晚岳云俱汛扫,挽天河水洗疮痍。

67

暑中招客二首 其二

作者:张昱(元代)

暑中招客二首 其二,元代,张昱,

江山犹故国,风月自闲人。老至谋生拙,时更盛化新。

花疑春似梦,酒与道为邻。柱史犹龙者,何嫌有此身?

8

偕杨善卿丘以敬刘载民游法云寺以色即是空分韵得即字

偕杨善卿丘以敬刘载民游法云寺以色即是空分韵得即字,元代,萨都剌,

驾言招提游,系马日之夕。黍酒浓滴珠,松风暗笼漆。

朝士昼鸣珂,山僧夜飞锡。凤台锦袍人,可望不可即。

69

鹿鸣燕

作者:陈造(宋代)

鹿鸣燕,宋代,陈造,

乱山森立围古房,重碧叠青天与长。

钟奇孕秀为隽良,有如六子争轩昂。

胸次襞积云锦章,汉之晁董唐常杨。

当日折冲阵堂堂,尺箠不折筑受降。

皇上籲俊奄帝王,士孟其晋如康庄。

即今劝驾观国光,接翼便合鸳鹭行。

后先差池似未妨,一夔自足开天荒。

五大次第趋岩廊,怀宝判阅三星霜。

一杯首饯江夏黄,一诗窍比振履商。

功名逼人未易量,坐来相映眉间黄。

谁遣大宅浮春阳,他年朝路偕翱翔,

惟南有斗耿昊苍,一字定寄渔樵乡,

老子善诵君叵忘。

33

早春寄子约弟余方有悼亡之戚

早春寄子约弟余方有悼亡之戚,明代,皇甫汸,

献岁思吾弟,何时报徙官。梦劳池上积,书到洛中看。

太史身犹滞,潘生泪未乾。梁园飞雪尽,欲下剡溪难。

15

捲灯词

捲灯词,明代,皇甫汸,

火市灯街久寂寥,几家银烛庆元宵。才过三五收华焰,可信韶光疾似飙。

7

和倪尚书生祠

和倪尚书生祠,宋代,赵希逢,

风流酝藉绝绚都,鍊得身形似鹤癯。要为阎闾伸郁抑,促教松菊就荒芜。

贪残安得市中虎,恩爱由遗屋上乌。不识在朝共尔位,用心皆似若人无。

60

点绛唇·背剑携筇

点绛唇·背剑携筇,元代,侯善渊,

背剑携筇,蹑径穿云过。青苔破。岚嶂松边,拂石临溪坐。酒饮单卮,一弄清音和。无不可。孰与朋俦,明月清风我。

72

送张子仪尚书起镇东阳

作者:蔡戡(宋代)

送张子仪尚书起镇东阳,宋代,蔡戡,

自古双溪山水乡,风流仍继沈东阳。

禁庭久曳尚书履,辅郡方怀太守章。

再世甘棠留勿翦,百年乔木郁相望。

公家况有青毡在,会见登庸坐庙堂。

64

临江仙(稚川生日)

作者:洪适(宋代)

临江仙(稚川生日),宋代,洪适,

钓濑怀珠山韫玉,谪仙至自蓬莱。它年勋业上云台。棣华开幕府,莲沼屈英才。

南极逢秋光烂烂,门阑香雾萦回。须将寿卉荐琼杯。篱东明日菊,借取一枝来。

84

游石碛寺寺僧以牌求诗

游石碛寺寺僧以牌求诗,宋代,李之仪,

花石锁风烟,轩楹半是山。门连虎溪路,桥接赵州关。

屈曲深疑步,高低屡解颜。却应多是梦,不伴此身閒。

34

季共闻余赋五诗犹未之见以三诗见索因次其韵 其三

季共闻余赋五诗犹未之见以三诗见索因次其韵 其三,宋代,周紫芝,

杨梅卢橘自成双,敢与冰纨作雁行。莫怪老翁频著句,书生说食是膏肓。

8

锦石捣流黄二首 其二

作者:杨广(隋代)

锦石捣流黄二首 其二,隋代,杨广,

今夜长城下,云昏月应暗。谁见倡楼前,心悲不成惨。

59

重过万松居

重过万松居,明代,王应斗,

迹绝丘园七载移,重游差慰梦中思。尊前黄鸟皆新友,楼上青山是故知。

松菊尚馀高枕地,萑苻休话探丸时。年来鼓角无宵警,垂老生涯应在斯。

46

发阆中

作者:杜甫(唐代)

发阆中,唐代,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22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作者:苏辙(宋代)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宋代,苏辙,

出磨玉尘除旧廪,奉箱彩缕看新丝。

一年丰乐今将半,雨殿欢声外得知。

72

邓尉探梅十首 其六

邓尉探梅十首 其六,清代,吕碧城,

十年清梦绕罗浮,物外因缘此胜游。欲折琼枝上清去,可堪无女怨高邱。

8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