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寄子约弟余方有悼亡之戚,明代,皇甫汸,
献岁思吾弟,何时报徙官。梦劳池上积,书到洛中看。
太史身犹滞,潘生泪未乾。梁园飞雪尽,欲下剡溪难。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遣人探梅翟园,云尚未开,宋代,杨万里,
传语翟园千树梅,不应{三个若字}苴索诗催。
今年雪後悄无信,去岁腊前强半开。
我欲明朝携酒去,花须连夜唤春回。
东风肯报南枝否?待釂东风三百杯。
送黄思顺之京,明代,郭廑,
高步金门客,青袍轶垢氛。独陈扬子赋,老缀陆机文。
久忝通家好,谁为落叶分。秋前鸿鹄志,天上凤凰群。
揽辔闽关道,弹冠岊水濆。论文情款款,离思又纷纷。
寒雁连秋雨,凉蝉隔夕曛。暂同歌白苧,休忆醉红裙。
握手舟堪泛,看山酒未醺。人分螺女月,路指剑川云。
恋阙宁沾臆,披裘见树勋。好将三语妙,应许九重闻。
别后泥金字,江南每望君。
烈士行赠赵义庵,清代,潘耒,
宝刀削葵马守户,当今烈士贱如土。举头不识赵王孙,空向陈编吊婴杵。
王孙二十逢乱离,才高胆盛无人知。江东顾荣目如电,一豹贱却千羊皮。
玳簪珠履正杂沓,王孙落落无他奇。邛崃坂上高车覆,御史门前乌夜哭。
三千上客散如星,义故儿郎抱头伏。可怜端正骑羊子,鞭笞蹴蹋奚官里。
白楸三寸无人收,骨肉苍黄窜荆杞。王孙此时气拂云,赤手真入磨牙群。
陈容甘共藏洪死,习脂不畏曹瞒嗔。精诚贯日智略凑,抱还孤儿如有神。
潜藏抚护麟种存,丁宁莫遣家人闻。沉吟此事廿寒暑,中郎坟土蒿如柱。
王孙落魄尚关河,失路骅骝老无主。昔年遇君清淮流,今春遇君燕市头。
苦言奔驰不称意,一官束体如赘旒。苏台何意仍相值,短鬓尊前泪双滴。
瓠瓜在地根在天,黄杨一闰一回厄。吁嗟万事如惊波,翻云覆雨何其多!
褚渊封侯袁粲死,如君岂得辞轗轲?萧萧凉雨胥江暮,题诗别有伤神处。
江头不见酒家佣,瀚海羝羊何日乳?
癸酉九秋得翁师赐函提及前事,再次前韵寄呈师座二首 其一,清代,祝廷华,
暮云春树大江东,通德门高想像中。野服自怜粗缊敝,朝衣犹忆御炉烘。
孑黎愧见冲天鹤,下殿惊同贯日虹。白发苍颜愚弟子,君黄山麓一樵翁。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宋代,张去惑,
汉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
因山为城峙险固,一国形胜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岘,回压面势尊且崇。
东扼迅流疑引翼。西峙群阜如盘龙。
嵚巇峻拔不可拟,绝岸万丈凌长空。
下阚澄潭迥无际,旁睨比屋几可封。
天意造物岂虚设,控蛮镇楚舒隆隆。
自昔登憩且非一,此山振动惟羊公。
有志平吴运秘略,竭心卫晋推元功。
绥怀远迩人所服,开垦田畴时以丰。
慨然置酒适清旷,中郎幕府贤而通。
语公令望高四海,当兴斯山永无穷。
自是绵绵岁历久,阅碑堕泪存遗踪。
亭祠浸坏讵可究,山归民籍木以童。
前知兴衰故有日,览者叹息追无从。
龙图王公守兹土,修举废坠诘初终。
感物思人但长息,剡章疾置闻四聪。
圣宸动色可其请,兹山复兴气象融。
耽耽大厦揭亭宇,肃肃真像严祠宫。
遂使灵光享血食,禁樵复祀资恪恭。
大抵有功及民物,盛德期兴天地充。
今之视古皆一致,休哉千载怀清风。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清代,端木埰,
万家香霭腾金阙,余寒酿成春意。爆竹催年,铭椒献岁,又是阳和将至。
流光逝水,怅催老英雄,者般容易。后饮屠苏,有人犹抱少年志。
平生豪气未减,记萧斋读月,长剑孤倚。碧海屠鲸,青天饲鹤,少日心情空记,新来更喜。
幸留得儿时,夜灯书味。为问梅华,可容同调比。
将行赛昭亭祠喜雨,宋代,梅尧臣,
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湛湛陈桂樽,坎坎奏鼍鼓。
萧萧灵风来,蹲蹲祝郎舞。莫言春作迟,但念寒滩阻。
何当发泉源,绿水浸沙渚。不与农者期,自将舟人语。
定作榜歌行,暮投丹湖浦。瞻祠草树失,认岭烟霞吐。
平吞东南吴,远带西北楚。川泽见坡陁,龙蛇蹙鳞膂。
人经兴寤叹,事往成前古。考碑何验今,涂马立空庑。
余知骨相贫,岂敢望冥许。愿乘溪流深,滂沛随彻俎。
风流子(泛湖),宋代,罗志仁,
歌咽翠眉低。湖船客、尊酒谩重携。正断续齐钟,高峰南北,飘零野褐,太乙东西。凄凉处,翠凉处,翠连松九里,僧马溅障泥。葛岭楼台,梦随烟散,吴山宫阙,恨与云齐。
灵峰飞来久,飞不去,有落日断猿啼。无限风荷废港,露柳荒畦。岳公英骨,麒麟旧冢,坡仙吟魄,莺燕长堤。欲吊梅花无句,素壁慵题。
寿方孟旋母郑太夫人,明代,李流芳,
去年方子就我别,荷风疏疏送馀热。执手欲话燕路长,低头倚闾心已折。
今年春风失意归,别子又见秋风飞。遥知秉烛情相似,欲寄壶觞伴綵衣。
俄闻介寿当兹辰,愿言持此称千春。山川悠悠隔吴越,虽有怀抱无繇伸。
翻思燕市击筑时,与子心期岂尔为。陶母厨中正辛苦,区区升斗犹参差。
男儿变化未可料,安能屈首甘常调。由来菽水亦自欢,朱门粱肉徒誇耀。
我怀此意私吐吞,非子莫敢相为论。亦知阿母自圣善,不至河汉吾此言。
倚云山头卜筑成,千头木奴绕宅生。阳溪百仞清见底,夹岸朱实丹霞明。
美哉风土神仙居,阿母保之乐有馀。烂柯日月长不老,回看尘土将何如。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