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明代,姚广孝,
鸣雁为离群,馀哀度水云。那知故乡夜,亦似客中闻。
(1335—1418)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题广成子小像,明代,唐文凤,
大化妙亭毒,赋予方成形。聚□乃其常,胡为独长生。
云何广成子,能悟至道精。崆□问宝诀,渊微叩心扃。
貌古神烨烨,颅圆发星星。至□□代下,画图仰仪刑。
我欲往从之,奈此婴俗情。飞□夜栩栩,跨鹤超沧溟。
身留不得往,矫首三山青。
满路花,宋代,杨泽民,
愁得鬓丝斑,没得心肠破。上梢恩共爱,忒过火。一床锦被,将为都包裹。刚被旁人隔,不似鸳鸯,等闲常得双卧。非无意智,触事须偏左。好堪名与利,相羁锁。一番记著,一夜还难过。伊还思念我。等得归来,恁时早早来呵。
陶渊明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盖以菊配松也余读,宋代,陆游,
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名纪先秦书,功标列仙方。
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
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乃知渊明意,不为泛酒觞。
折嗅三叹息,岁晚弥芬芳。
北都篇,明代,黎遂球,
王者耻偏安,王居大无外。采甸递臂指,江河等衣带。
肱倚太行山,坐拥居庸塞。沧海远潆回,岳渎顾咸在。
皇明建北都,形势兼前代。都城峨峨攒六宇,文武宣流若风雨。
九边环卫俨亲军,万骑腾骧列虓虎。燕山衔挂长蛇横,蓟门陡绝盘龙舞。
秦地渔阳争百二,周室幽都雄九五。圣人九五昔龙飞,山河百二古来稀。
驱□直过北斗北,信使且出西夷西。九门开辟式围有,万乘居守屯熊罴。
庙市阴阳都应象,辇道从衡如问棋。故是大横能协卜,宁因衣锦便怀归。
涧瀍营卜看如此,锦绣山河临帝里。玉桥嘶马集夔龙,金殿投戈讲姚姒。
六官率属济舟楫,三公坐论端铉耳。内阁丝纶焕辅台,千门经纬联簪履。
当时宫中与府中,体统尊严无异同。汉法丞相诛近侍,周礼廷臣掌内宫。
越裳肃慎走南北,玉门青海驰西东。因知舆寺尽良士,何虞调燮不成功。
创垂承太祖,积累更群宗。启子贤能继,宣王车既攻。
狩雪河阳耻,游追骏马风。阿衡存亳社,太甲处商桐。
友于嗟鲁定,还政亦周公。或有帷兵甲,时遭窃宝弓。
郑盗须臾定,虞苗旦夕共。五岳誇巡幸,三洲愁鼓钟。
淮南谋自左,昭帝业方崇。任是围三匝,宁须举五烽。
长狄专车载,猃狁太原穷。广成炼神鼎,湘娥侍已恭。
才闻触瑟变,即悟伏蒲忠。所繇根本固,亦赖股肱隆。
股肱世世同休戚,根本盘盘共凭藉。禹稷勋劳祠俎豆,卫霍驰驱荣剑舄。
河漕激水衔舳舻,乐府誇胡谱箫笛。东南喉咽储红粟,西北关山严铁壁。
遇雨夬夬谁独行,匪躬蹇蹇惟感激。艰难始经十四帝,述作应传亿万历。
今上尧年符中兴,雪消睍见宜知临。太平天子正穆穆,无偏王道其平平。
为政岂假申韩术,崇儒爰反尧舜经。微垣受事列星宿,平台召对环趋承。
唐灾商旱信启圣,潢池风角殊忧殷。殷忧启圣岂无自,军符羽檄班翰至。
十道徵兵接鼓鼙,九重侧席观烽燹。即看雷电扫腥膻,复报萑苻泣珠桂。
大臣开府几辟磔,佥壬藏丛巧窥伺。遂令中官代缙绅,遂使至尊竭心智。
禹室寥寥有铎悬,齐市纷纷传踊贵。其如索罪皆可诛,其实素餐为可愧。
谁知万里草莽臣,计吏重偕已七春。郭隗筑台羞自请,刘蕡下第宁无因。
蒯彻空持隽永说,范雎未与纲成亲。凭观每上玉泉寺,感事因看石鼓轮。
从知治世贵纲纪,无如大学在明新。商宗恭默始思道,虞廷岳牧先知人。
硕肤垂训诫求备,迈种失出称祥刑。越王且有共忧患,孟氏是以言腹心。
会须脱弧雨涂豕,会见沥胆倾臣邻。货财不以贿赂耗,粪粟能却戎马生。
元气长河荣血脉,乔木留都固寝陵。矧复辰居为建极,矧复地势如建瓴。
矧在祖宗有恩泽,矧以皇上之圣神。和歌壮士刀换犊,博物书生剑合萍。
峡古弹琴流解愠,谷寒吹律黍全登。明明若木看调烛,漠漠流沙归内廷。
何处闻鸡起击楫,何人射虎老边庭。义士有田堪种玉,廉吏恒产羞遗金。
礼以蒐苗讲农武,诗歌孝友为嘉宾。皇祖故有训,邦本识咸宁。
巍巍自是如天业,谔谔应须一士醒。
失题,宋代,蒋之奇,
三十六湖水所潴,其间尤大为五湖。中间可以置邮戍,隐然高阜如覆盂。
大开名园治亭榭,时燕朱履为欢娱。高台雄跨一千尺,熙熙乐国游华胥。
堂轩峻叠青壁滑,老蚌放开明月珠。苍龙脱角莹且泽,鲜瓜自与风雷俱。
郏家女子已仙去,尚有故井存通衢。淩波罗袜尘欲起,冉冉玉水翻红蕖。
摇辉蘸影弄姿媚,粉黛醉倒无人扶。牡丹芍药开四达,品第未必扬州殊。
武陵迷春无处问,杳杳仙路来盘纡。流杯插花欢客饮,霏霜溅雪来坐隅。
序贤祈爵发鸣镝,传花叠语争喧呼。主人能诗有仙格,锦囊丽藻纷披敷。
拟驱轻驾逐烟客,旷浪尘外天为徒。梦得池塘生春草,一句我知今古无。
西归定蹑瀛峤顶,气象早已居蓬壶。甘棠留爱在他日,好事传作淮南图。
清源寺中戏效晚唐人五言近体二十首 其十一,明代,胡应麟,
震旦聊乞食,佛座涌金鳌。骨瘦知吟苦,眉长见腊高。
香灯岩洞月,杖锡海门涛。近失潇湘谱,瑶琴废不操。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金朝,元好问,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为踪迹之,无见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验,其事乃白。是岁此陂荷花开,无不并蒂者。沁水梁国用,时为录事判官,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咀五色之灵芝,香生九窍;咽三危之瑞露,春动七情”,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尹叔若讷和边字韵因再寄 其二,宋代,李正民,
将相驱驰正事边,风声喜自道途传。鲰生岂解求三捷,荣路如何望九迁。
励志陶公朝运甓,决疑平子赋归田。谁人肯为将军地,自笑都无直一钱。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