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宋钱氏书藏歌

作者:劳格(清代)

访宋钱氏书藏歌,清代,劳格,

忠懿余间嗜书史,吟成属草钟王似。熙陵睿赏每移情,承家文采多佳士。

有人风月贪西泠,一片松篁九里亭。新绿含波快廷眺,看山杰阁临郊坰。

阁里牙签夸插架,风前芸叶纷来下。清昼披吟独啸歌,人如脉望餐仙化。

笑谪蓬莱答远怀,一时朋好嗟天涯。榜题曾说眉山老,有时笠屐来莎阶。

中朝俨昱差相抗,琴盏从容徵雅量。并如文僖好丛残,娘嬛可到应先访。

情迁事往移心神,陌上花开又晚春。善本流传何可见,铁券玉册问渔人。

间探遗址行芳野,亦如梵夹乌金瓦。浅草寒烟约略间,空余春涨缘堤泻。

放怀往昔几沈吟。自来名迹劳幽寻。书城墨妙已千古,韵事今犹播艺林。

78

劳格

(1820—1864)清浙江仁和人,字保艾,一字季言。诸生。与兄权均精校雠之学。校补父经原之《唐折冲府考》成书。赵钺撰《唐郎官石柱题名考》、《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近半,以年老,付格续成之。咸丰间避兵,自塘栖迁双溪,再迁同里,忧伤病卒。所著尚有《读书杂识》。

其他诗经

郑蒙泉炼师子午谷图

作者:郯韶(元代)

郑蒙泉炼师子午谷图,元代,郯韶,

子真今住子午谷,乃在蛟门西复西。

绕屋长松落晴雪,倚天绝壁立丹梯。

春回大壑三芝秀,月满空山一鹤栖。

归去看图望瀛海,定应沐发候天鸡。

6

杂兴 其三

杂兴 其三,宋代,徐鹿卿,

竹枝双翡翠,缩颈照寒水。蓦见渡溪人,一声忽飞起。

80

江国晚秋

作者:王恭(明代)

江国晚秋,明代,王恭,

泽国秋气深,微霜葛衣薄。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

24

题莆田林氏双阙

题莆田林氏双阙,宋代,王十朋,

唐室遥遥孝义门,屹然双阙至今存。当时泣尽思亲血,化作恩波遗子孙。

76

拟古

作者:陆游(宋代)

拟古,宋代,陆游,

坐卧北窗下,百事废不治。

脱粟与大布,衣食裁自支。

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

地下见先人,所冀尚有辞。

44

陈景公挽词 其一

陈景公挽词 其一,宋代,王十朋,

冠玉堂堂骨相奇,起家消息露蓍龟。齿牙不妄千金诺,度量难窥万顷陂。

车辙过门多长者,箕裘传业有佳儿。西园新卜松楸地,记得公颜向此怡。

35

赠星学张月台

赠星学张月台,宋代,萧泰来,

富与贵在天,君子不谓性。

贤不肖在人,君子不谓命。

是以张月台,可疑亦可信。

修身以俟之,人定天亦定。

8

所见

作者:施枢(宋代)

所见,宋代,施枢,

齐眉沉醉绮罗丛,心事谁知付去鸿。

不惜千金留粉黛,更无一语怨东风。

59

洞仙歌

洞仙歌,宋代,王安中,

深庭夜寂,但凉蟾如昼。鹊起高槐露华透。听曲楼玉管,吹彻伊州,金钏响,轧轧朱扉暗扣。
迎人巧笑道,好个今宵,怎不相寻暂携手。见淡净晚妆残,对月偏宜,多情更、越饶纤瘦。早促分飞霎时休,便恰似阳台,梦云归后。

30

玉水记方流

玉水记方流,唐代,白居易,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

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18

浪淘沙

浪淘沙,唐代,皇甫松,

蛮歌豆蔻北人愁,

浦雨杉风野艇秋。

浪起□□眠不得,

寒沙细细入江流。

18

朝中措(东山棋墅)

作者:周密(宋代)

朝中措(东山棋墅),宋代,周密,

桐阴薇影小阑干。昼永琐窗闲。当日清谭赌墅,风流犹记乐山。
犀奁象局,惊回槐梦,飞雹生寒。自有仙机活著,未应袖手旁观。

35

云中曲八首 其三

作者:卢楠(明代)

云中曲八首 其三,明代,卢楠,

元戎幕府倚天开,将校星躔四下回。汉垒天成标汉旆,云州日转作云台。

76

淡香亭赏菊与丘仲玉少参杨应宁宪副联句

淡香亭赏菊与丘仲玉少参杨应宁宪副联句,明代,朱诚泳,

端居葆贞素,眷言惜秋光。植彼霜中物,挹此淡而香。

和气夺金秀,正色裁坤裳。楚畹茝兰馥,天孙云锦张。

黯淡散轻紫,圆融飞碎黄。邈矣绝尘俗,岿然殿群芳。

交联君子社,爱比富贵妆。桂府地空辟,娃宫蜂自忙。

忘言南山趣,击节老圃章。鼓兹希声调,侑以玄酒觞。

一亭中有翼,八窗秋正凉。开口苦不易,盟心故难忘。

繁枝涤芜秽,夙种深盖藏。英餐歌楚泽,水饮怀南阳。

参陪沗高会,授简惭荒唐。

65

句,宋代,沈端节,

读书浑不问家事,得酒但知看延友生。

30

金陵杂诗 其二

金陵杂诗 其二,清代,顾炎武,

春雨收山半,江天出翠层。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祝版书孙子,祠官走令丞。西京遗庙在,天下想中兴。

87

和贺子忱五首

作者:曹勋(宋代)

和贺子忱五首,宋代,曹勋,

投老身同钓与渔,放怀宁较董梧锄。

爱闲成懒心常适,羽静须香意莫虚。

1

元夜承徐蘋村郑珠江两太史见招以雨不得赴追和诸公韵

元夜承徐蘋村郑珠江两太史见招以雨不得赴追和诸公韵,明代,陈恭尹,

雨阻良宵欲树膺,春来佳事莫能承。东南名俊同千里,师弟文章共一灯。

授简定多传世咏,不眠空似坐禅僧。江城只尺生雷电,真信龙门未易登。

99

留别赵明府

留别赵明府,宋代,喻良能,

綵棒漫分部,牛刀新发硎。花城方窃荫,瓜戍已馀蓂。

生计双蓬鬓,归心几驿亭。他时重会面,应是眼俱青。

55

复愁

复愁,元代,谢应芳,

茅茨数家黄叶村,霏雨一月溪水浑。慈鸦种麦日未暝,猛虎下山人闭门。

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