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宋代,赵崇嶓,
不作无舆叹,幽居体自胖。
能贫蔬食足,投老敝裘安。
濁酒融春意,青灯话岁寒。
外头无限事,忙杀不相干。
赵崇嶓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人。生于庆元四年(1198),商王元份八世孙。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授石城令,改淳安。尝上疏极论储嗣未定及中人专横。官至大宗正丞。卒于宝祐四年(1256)以前。有《白云稿》。《宋史·宗室世系表》:商王元份九世孙汝悉长子。诗词兼有。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四十七,清代,朱仕玠,
微虫变化侧根粗,珍重台人号蔗姑。争似坡公羁岭峤,赋成蜜唧笑胡卢。
晚浴崇教寺,宋代,周紫芝,
闲居谁与游,幸此招提邻。时乘下泽车,访我物外人。
往往听鱼鼓,相随作朝昏。斋得饱佛饭,暮浴沾僧巾。
情熟自不厌,无求亦何嗔。我生束世故,欲解未有因。
愿丏一滴甘,为洗千劫尘。无冠顾安整,有衣聊自振。
道人小轩窗,池净花色新。芭蕉过微雨,苍翠争丛筠。
劲节秋益好,柔葩委菅榛。岂但娱老眼,亦足观是身。
攲眠寄静榻,小休只逡巡。茶甘犹在口,龛灯已前陈。
日暮行当归,击柝催重闉。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宋代,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餐霞吟,近现代,康有为,
我师长桑子,隐山已成道。本是餐霞人,偶为世网误。
世事已可知,道法固宿好。去去三千年,人民皆非故。
哀哉长太息,著我看云屦。且访地肺山,行入蓝竹路。
朝与中黄期,暮与淩阳遇。仙人羽衣裳,白鹿供腾驭。
再拜求道术,诚勤得所事。授我朱英丸,予我玉函素。
云母有五色,合药世可度。金紫丹已成,龙虎驾可御。
仙官青龙车,旌幢迎我去。蕊殿何郁郁,紫云翳无数。
侍女骑凤皇,双飞珠玉树。四壁光熠熠,符书灵若蓍。
酌我紫霞杯,饮之颜长驻。一杯寿万岁,天地为旦暮。
仰手弄星辰,飞足宿云雾。身体有光耀,嘘气淩虚步。
未忘生民疾,聊向人间住。从者仙鹤姿,招云问何处。
傥有从我游,五行记当告。石栗熟异香,金液注丹露。
上得形骸解,下得神气固。无为思人间,馨香此臭腐。
赏牡丹,唐代,王建,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和尚善西禅寺冲虚宫诗 其二,宋代,李洪,
飙驭临风香霭间,支筇款步访星坛。羽人莫问升真事,古像空瞻玉佩寒。
井冽不逢龟曳尾,鼎存犹想汞新乾。徘徊遐想来仙骥,皂荚成阴荔子丹。
寄杨诚斋,宋代,葛天民,
参禅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鲅鲅。
气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动全生杀。
生机熟语却不徘,近代独有杨诚斋。
才名万古付公论。风月四时输好怀。
知公别具顶门竅,参得彻兮吟得到。
赵州禅在口皮边,渊明诗写脸中妙。
用则致君尧舜前,舍时便灌庐陵园。
六十四卦只两画,三百五篇惟一言。
我与诚斋略相识,亦不知他好官职。
但知拚得忍饥七十年,脊梁如铁心如石。
不曾屈膝不皱眉,不把文章做出诗。
玉川后身却不怪,乐天再世尤能奇。
隔千里兮共明月,何似寒灰相对拨。
公亦何须要我知,我只欠公头上发。
读《史记》四十首 其十七 田横来,清代,张晋,
横不来,天子耻,兴兵问罪悔晚矣。横若来,天子喜,大则封王小侯耳。
尸乡相距三十里,沐浴从容伏剑死。当年南面俱称孤,今日谁能更屈体,好持吾头见天子。
乘传携来有二客,地下想从驱鬼伯,奇闻咄咄更惊人。
穷岛忠魂聚五百,薤露歌残剧可怜,高皇流涕数称贤。
一时得士能如此,兄弟更王岂偶然。
寿姚香山熙止,明代,陈恭尹,
英雄之才久不作,汗简丹青殊寂寞。君侯飞盖自北来,玉面虬须照南国。
香山孤城在海岛,高舶如山浪如岳。挥鞭一指招曰来,群盗如麻皆面缚。
虎饱则伏鹰饱飞,千钧弩为鼷发机。发踪指示略未毕,剧贼已落千重围。
孤城许许吹霜角,君侯左佩莲花锷。马前亲系叛人头,秋日俘归五羊郭。
能擒能纵古所难,况君生长从儒门。大兄雄武冠宇内,介弟补衮居言官。
天生材气应无匹,射策长安君第一。繇来豪俊本为民,一令天涯未言屈。
士元不展称凤雏,缝裾虞诩徒区区。看君不动声与色,万骨欲朽今重肤。
我为此歌进玉斝,祝君之寿寿天下。太史在朝稗在野,山人不是谀人者。
思归引,南北朝,刘孝威,
胡地凭良马,怀骄负汉恩。甘泉烽火入,回中宫室燔。
锦车劳远驾,绣衣疲屡奔。贰师已丧律,都尉亦销魂。
龙堆求援急,狐塞请先屯。枥下驱双骏,腰边带两鞬。
乘障无期限,思归安可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