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德源守普慈二首,宋代,李流谦,
一毫不露见全身,德觇徵符捷若神。
高岱自高元地势,球琳非琢本天真。
出山聊作无心润,著物应名有脚春。
唤作使君犹未解,岂知游戏两朱轮。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咏葡萄,唐代,唐彦谦,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满架高撑紫络索,
一枝斜亸金琅珰。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干作晴雨。
神蛟清夜蛰寒潭,万片湿云飞不起。石家美人金谷游,
罗帏翠幕珊瑚钩。玉盘新荐入华屋,珠帐高悬夜不收。
胜游记得当年景,清气逼人毛骨冷。笑呼明镜上遥天,
醉倚银床弄秋影。
哀淮人,清代,严允肇,
驱车适海岱,日暮行人愁。饿夫相枕藉,老弱罗道周。
挥涕前致词,淮楚是吾州。渠穿广陵道,水纳黄河流。
舳舻来吴会,东北通咽喉。一朝河岸决,漫衍东南陬。
百万为鱼鳖,何论田与畴!窜身来此方,苟活同蜉蝣。
此方又荒旱,赤地谁锄耰?官吏责富户,朘削如仇雠。
财赋一以空,猗顿皆黔娄。两地总困厄,一死夫何尤。
听此肠寸结,泪下不可收。寄语当路子,闭籴非良谋。
嗷嗷累千万,生理真可忧。昔闻富郑公,劝民贮乾糇。
所在发廪给,去往俱自由。公私虽两困,危急庶有瘳。
万邦苦饥溺,安饱亦足羞。何时灾沴息,躬耕乐行休。
次韵刘贡甫学士画松石图歌,宋代,苏辙,
长松大石生长见,朅游尘土嗟空羡。
寒翠关心失旧交,荣华过眼惊流电。
破缯买得古画图,遗墨参差随断线。
蟉枝倒挂风自舞,直干孤生看面面。
故山旧物远莫致,爱此随人共流转。
物生真伪竟何有,适意一时宁复辨。
少年所好老成癖,傍人指笑嗟矜炫。
京城宅舍松石希,买费百金犹恐贱。
临川吴氏慈节堂,明代,杨士奇,
结发被衿帨,来为君子嫔。行年始三八,空遗未亡身。
玉台寂寞掩明镜,罗帷惨澹栖暗尘。膝下两男儿,提携心独苦。
寒窗雪夜课诗书,虚牖霜晨把机杼。临阶双桂同本根,春风并秀凌青云。
煌煌珠翟明鹤发,寿酒日进慈颜醺。嫁时白玉镜,团团光皎洁。
百年高堂乐未央,长看清辉似明月。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唐代,权德舆,
受氏自有殷,树功缅前秦。圭田接土宇,侯籍相纷纶。
道义集天爵,菁华极人文。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祖德蹈前哲,家风播清芬。先公秉明义,大节逢艰屯。
独立挺忠孝,至诚感神人。命书备追锡,迹远道不伸。
小生谅无似,积庆遭昌辰。九年西掖忝,五转南宫频。
司理因旷职,曲台仍礼神。愧非夔龙姿,忽佐尧舜君。
内惟负且乘,徒以弱似仁。岂足议大政,所忧玷彝伦。
叔父贞素履,含章穷典坟。百氏若珠贯,九流皆翚分。
黄钟蕴声调,白玉那缁磷。清论坐虚室,长谣宜幅巾。
开关接人祠,支策无俗宾。种杏当暑热,烹茶含露新。
井径交碧藓,轩窗栖白云。飞沉禽鱼乐,芬馥兰桂薰。
经术弘义训,息男茂嘉闻。筮仕就色养,宴居忘食贫。
四方有翘车,上国有蒲轮。行当反招隐,岂得常退身。
秦吴路杳杳,朔海望沄沄。侍坐驰梦寐,结怀积昏昕。
发函捧新诗,慈诲情殷勤。省躬日三复,拜首书诸绅。
思嵩送刘推官赴幕府,宋代,郭祥正,
我思嵩兮,三十六峰之葱苍。云霞卷舒兮,纷五色而烂朝阳。
渺群仙之不可见兮,时有鸾鹤双翱翔。穷崖断壑兮,飞泉吼怒舂琳琅。
俨修松与美竹兮,碧离离而低昂。考周室之卜世兮,顾八表为中央。
天乃宠于吾宋兮,六陵相差而永藏。惟传祚之亿万兮,岂八百以为之长。
引伊洛之二水兮,聿通汴而注扬。回黄流于故道兮,灭湍射而汪洋。
横星桥于河汉兮,紫阙峙而炜煌。列槐植之行秀兮,历五代而经唐。
承太平之雨露兮,幸不遭乎伐戕。为众木之耆艾兮,如羽盖之迭张。
慨离彼而适此兮,亦出处之靡常。既寓情于物表兮,独思嵩之未忘。
忽有客兮鼓楫,言别我兮灵羊。将度庾岭,沿涛江。
涉淮溯汴,入幕乎洛阳。词气有馀,顿挫铿锵。诚南士之颖出,然未始离乎炎荒。
请陟嵩而远览,循今古而徜徉。矫垂天之翼,灿琼瑶之章。
于是被诏音,登玉堂。返视乎罗浮朱明,如弃鱼目而怀夜光也。
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宋代,刘克庄,
台使选良牧,诏下帝曰俞。
高牙植华艦,钱者来倾郛。
明月满丽谯,寒光映尊壶。
桂人愿少留,昭人望疾驱。
一室可为政,况乃有国都。
岭民日以耗,丁口彊半无。
洋洋紫云诏,侯其勒座隅。
道乡游息处,暇日披榛芜。
鄙拙忝投分,临风临踌躇。
颇念友离索,宁论鬼揶揄。
何繇扣铃阁,百榼倾兵厨。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