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筑城过西湖述怀二首(乙亥八月)

作者:易恒(明代)

人间秋色易萧条,湖上风光更寂寥。

龙井阴时应有剑,凤台空后不闻箫。

修眉愁澹初三月,画舫歌残第六桥。

坐看两峰千古并,蓬莱几见海尘漂?人民城郭是耶非,几

度徘徊有所思。

雷火已焚杨琏塔,劫灰又见汉家池。

岳王墓下石如马,伍相祠前云若旗。

物色由来关气象,尽抛金甲定何时。

55

诗文译文

人间秋色易萧条,湖上风光更寂寥。

龙井阴时应有剑,凤台空后不闻箫。

修眉愁澹初三月,画舫歌残第六桥。

坐看两峰千古并,蓬莱几见海尘漂?

人民城郭是耶非,几度徘徊有所思。

雷火已焚杨琏塔,劫灰又见汉家池。

岳王墓下石如马,伍相祠前云若旗。

物色由来关气象,尽抛金甲定何时。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身世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钱塘江畔、西湖的景色,表达了人间秋色的凄凉和湖上风光的寂寥。他提及龙井的阴影下可能曾有剑的存在,凤台空后再也听不到箫声。这些景物的变化让作者感到愁绪澹然,时间如流水般流逝,歌声在第六桥上逐渐消散。在观赏两峰的壮丽景色时,作者思考着历史的变迁,蓬莱仙境是否曾有海上飘荡的尘土?作者对城郭的构筑和人民的命运感到疑惑,他曾多次徘徊思索。雷火已经焚毁了杨琏塔,而劫灰又见到了汉家池。在岳王墓下,石头如同马一般,伍相祠前的云彩宛如旗帜。作者思索着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事的关联,他提出了摒弃金甲的时机何时才能确定。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的变迁和抒发作者对历史和人世沧桑的思考,表达了深刻的。作者运用景物的变化和人事的转换来反映人世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传达了对时光流逝以及人生短暂性的感慨。诗中的钱塘江、西湖及相关景物,以及杨琏塔、岳王墓等历史遗迹,都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事的更迭。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和历史人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哲理。整首诗气势恢宏,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历史沧桑的思考,给人以深远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

易恒

字久成,庐陵人。徙家昆山洪武中应荐至京以老罢归有陶情集。

其他诗经

水居六首 其六

作者:明本(元代)

水居六首 其六,元代,明本,

水国庵居最寂寥,世涂何事苦相招。去村十里无行路,隔岸三家有断桥。

数点鸦声迎暮雨,一行鱼影涨春潮。陈年佛法从教烂,岂是头陀懒折腰。

62

挽潘守 其三

挽潘守 其三,宋代,林希逸,

乡闾扶杖久,早岁誉兵间。谁信白头叟,能柔赤脚蛮。

人言劳不报,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49

寿马右丞

寿马右丞,元代,曹伯启,

妙龄文采动朝端,晚节襟期海宇宽。西蜀东吴新雨露,柏台兰省旧衣冠。

名随曙色千门肃,辞播春风八座欢。行挈生民跻寿域,洛阳重作画图看。

52

浣溪沙(小集涧亭)

作者:韩淲(宋代)

浣溪沙(小集涧亭),宋代,韩淲,

雨阁云流小院秋。半醺凉意不关愁。一番相见一番休。
淡伫乍持杯未浅,懒歌浑罢笑初收。主宾无处着绸缪。

43

满江红

满江红,宋代,赵希迈,

三十年前,爱买剑、买书买画。凡几度、诗坛争敌,酒兵取霸。春色秋光如可买,钱慳也不曾论价。任粗豪、争肯放头低,诸公下。今老大,空嗟呀。思往事,还惊诧。是和非未说,此心先怕。万事全将飞雪看,一间且问苍天借。乐馀龄、泉石在膏肓,吾非诈。

73

江月五首,并引 其一

作者:苏轼(宋代)

江月五首,并引 其一,宋代,苏轼,

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

冰轮横海阔,香雾入楼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残。

66

书道室壁

作者:陆游(宋代)

书道室壁,宋代,陆游,

余生天地一飞蓬,学道年来似有功。

习气扫除空劫外,精神澡雪隐书中。

种瓜溪父时时见,卖药壶公处处同。

莫谓与人缘苦薄,相随拍手有儿童。

38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007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007,宋代,王安石,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

欲作镆耶为物使,知君能笑不祥金。

22

还自河北应客

还自河北应客,宋代,王安石,

愧客问谣俗,旧传今自如。

材难知骥马,味美寒河鱼。

塞水移民久,川防动众初。

北人虽异论,时议或非疏。

71

少年游

少年游,宋代,欧阳修,

绿云双亸插金翘。年纪正妖饶。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
锦屏春过衣初减,香雪暖凝消。试问当筵眼波恨,滴滴为谁娇。

76

上巳日予与沈虞卿尤延之莫仲谦招陆务观沈子寿小集张氏北园赏海棠务观持酒酹花予走笔赋长句 其一

上巳日予与沈虞卿尤延之莫仲谦招陆务观沈子寿小集张氏北园赏海棠务观持酒酹花予走笔赋长句 其一,宋代,杨万里,

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

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

伟哉诗人桑苧翁,持杯酌酒浇艳丛。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

32

浊水求珠

作者:项斯(唐代)

浊水求珠,唐代,项斯,

灵魄自沉浮,从来任浊流。愿从深处得,不向暗中投。
圆月时堪惜,沧波路可求。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
是宝终知贵,唯恩且用酬。如能在公掌,的不负明眸。

47

湖外送何崇入阁

作者:裴说(唐代)

湖外送何崇入阁,唐代,裴说,

因诗相识久,忽此告临途。便是有船发,也须容市沽。
精吟五个字,稳泛两重湖。长短逢公道,清名振帝都。

23

诗偈 其一四五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四五,唐代,庞蕴,

平等无有二,终日同宅住。世人不了妄,心生外缘取。

取得外相佛,乐却变成苦。苦即诸法生,大海从何渡。

为报知音者,好好看道路。

63

王仲至使北

作者:刘攽(宋代)

王仲至使北,宋代,刘攽,

朔雪如沙万里程,幽阴戴斗正严凝。终军何必功横草,沈尹无烦夕饮冰。

茗粥迩来誇湩酪,毡裘仍自愧绵缯。岁寒拜日穹庐外,想见东南瑞气升。

75

观文恪王公乐道院巽亭在城上下临潩水

作者:李廌(宋代)

观文恪王公乐道院巽亭在城上下临潩水,宋代,李廌,

氤氲蟠巽隅,峥嵘干斗魁。

芜城佳气缅,茂林朱槛开。

竹月静荫扃,松风绿摇杯。

开轩清流度,隐几遥山来。

恪公昔优游,弭节此裴回。

言念平生容,翻然九泉哀。

张老颂赵寝,雍门悲孟台。

歌榭奄凝尘,燕阁郁生苔。

侈靡一转盼,金碧复成埃。

独无不忘者,安用尔为哉。

恪公古遗直,劲气腾九垓。

岂惟甘棠爱。将与故国偕。

传家有元凯,上客尽邹枚。

聊兴胜士想,愧无能赋才。

5

戏作呈赵通判胡教授张总干

作者:岳珂(宋代)

戏作呈赵通判胡教授张总干,宋代,岳珂,

人言春游无不好,一日宴客三日饱。

翁言此语特未定,一日宴客三日病。

人生所原筋力强,问花访柳同壶觞。

老夫岂无少年狂,胡为兀兀坐一床。

忆昔少时事宾友,常有清尊湛东牖。

稍长便不论升斗,才对白衣辄搔首。

东来三辅西陪京,二十四桥夸广陵。

万椽红蜡槌画鼓,醒处传杯醉中舞。

何尝一日不春风,酒光花艳诗兴浓。

兔肩鹿{陛去阝加月}坐据态,急雪打面看雕弓。

笑谈千古一映中,眼底顿觉四海空。

可怜芳草长边路,年少堂堂背人去。

欢筵徙废管与弦,粥鼎相随朝复暮。

塞砧街鼓总愁听,凉月花宵等虚度。

前旬作意趁万红,沈霪积雨仍多风。

中间一日稍晴意,药裹关心复思睡。

无毡坐上老相如,昔时依幕今题舆。

三君笑谈忽与俱,使我舍策忘其躯。

须臾把酒舌底滑,席地幕天醉乡阔。

明朝奇崇那可言,闭院重寻旧生活。

回思北海酒不空,料应多病过于侬。

坐客常满更可疑,华佗已死将谁医。

89

楞伽古木

楞伽古木,元代,张伯淳,

楞伽古木山门前,下有山石摩苍天。道林卓锡旧种此,髣髴于今八百年。

皴皮刳腹不自爱,犹是童童一车盖。矫然化作龙虎蟠,劲节不为霜雪改。

或时孤高烈风起,苍茫白日雷雨至。从容下荫数百人,赤金六月流清气。

卷曲拥肿也可怜,天赋樗散终天全。道材不世骨已朽,人间岁月何足言。

53

二十九日早步

作者:韩淲(宋代)

二十九日早步,宋代,韩淲,

行行行过水东头,路窄因而缓慢游。草木华滋翻宿雨,山凉尤觉是新秋。

67

寄巩仲至

作者:韩淲(宋代)

寄巩仲至,宋代,韩淲,

清言犹可诵君诗,落在人间一任之。霜后钱塘寒自觉,腊前闽粤煖还宜。

坐搔秃发苏残困,俯援长毫写旧思。二雅以还情义短,陇梅欲寄未开枝。

7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