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兔亭

巨灵劈破是何年,势极苕峣可问天。兔涤雪涛毫旋练,客披云顶语生玄。

茗擎悟见龙池水,碑藓疑探禹穴篇。到此不知川路险,好从支遁学拈禅。

23

陈是集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

其他诗经

宫词

宫词,宋代,杨皇后,

夭桃穉柳恣春妍,镇日呼群嬉水边。

忽地上棚宣进入,祗承未惯怕争前。

77

岳忠武王墓

作者:丘迥(清代)

岳忠武王墓,清代,丘迥,

明圣湖头宋将茔,神州戮力想精诚。关张义勇原无敌,李郭功名竟未成。

沙漠何期归故主,权奸乃敢坏长城。孤忠遗恨千秋在,大树悲风日夜鸣。

78

【般涉调】哨遍 嗓淡行院暖

【般涉调】哨遍 嗓淡行院暖,元代,高安道,

嗓淡行院

暖日和风清昼,茶馀饭饱斋时候。自汉抱官囚,被名缰牵挽无休。寻故友,出来的衣冠济楚,像儿端严,一个个特清秀,都向门前等候。待去歌楼作乐,散闷消愁。倦游柳陌恋烟花,且向棚阑玩俳优。赏一会妙舞清歌,瞅一会皓齿明眸,躲一会闲茶浪酒。

【耍孩儿】诧跋的单脚实村纣,呼喝的担俫每叫吼。瞅粘的绿老更昏花,把棚的莽壮真牛。吹笛的把瑟歪着尖嘴,擂鼓的撅丁瘤着左手,撩打的腔腔嗽。靠棚头的先虾着脊背,卖薄荷的自肿了咽喉。

【七煞】坐排场众女流,乐床上似兽头,栾睃来报是些十分丑。一个个青布裙紧紧的兜着奄老,皂纱片深深的裹着额楼。棚上下把郎君溜,喝破子把腔儿莽诞,打讹的将纳老胡彪。

【六】撺断的昏撒多,主张的自吸溜,几曾见双撮泥金袖。可怜虱虮沿肩甲,犹道珍珠络臂耩。四翩儿乔弯纽,甚实曾官梅点额,谁肯将蜀锦缠头。

【五】扑红旗裹着惯老,拖白练缠着月曲月秋,兔毛大伯难中瞅。踏鞒的险不桩的头破,翻跳的争些儿跌的迸流。登踏判躯老瘦,调队子全无些骨巧,疙痘鬼不见些搊搜。

【四】捎俫是淡破头,口昼佅是饿破口,末泥引戏的衠劳嗽。做不得古本酸孤旦,辱末煞驰名魏、武、刘。刚道子世才红粉高楼酒,没一个生斜格打到二百个斤斗。

【三】妆旦不抹彪,蠢身躯似水牛,嗓暴如恰哑了孤桩狗。带冠梳硬挺着粗脖项,恰掌记光舒着黑指头。肋额的相迤逗,写着道翩跹舞态,宛转歌喉。

【二】供过的散嗽生,嗟顶老撇朗兜,老保儿强把身躯纽。切驾的波浪上堆着霜雪,把关子的栲门上似告油。外旦臊腥臭,都是些唵口替砌末,猥琐行头。

【一】打散的队子排,待将回数收,搽灰抹土胡僝僽。淡翻东瓦来西瓦,却甚放走南州共北州。凹了也难收救,四边厢土糁,八下里砖彪。

【尾】梁园中可惯经,桑园里串的熟。似兀的武光头、刘色长、曹娥秀,则索赶科地沿村转疃走。

皮匠说谎

十载寒窗诚意,书生皆想登科记。奈时运未亨通,混尘嚣日日衔杯,厮伴着青云益友。谈笑忘机,出语无俗气。偶题起老成靴脚,人人道好,个个称奇。若要做四缝磕瓜头,除是南街小王皮。快做能裁,着脚中穿,在城第一。

【耍孩儿】铺中选就对新材式,嘱付咱穿的样制。裁缝时用意下工夫,一桩桩听命休违。细锥粗线禁登陟,厚底团根教壮实。线脚儿深深勒,靿子齐上下相趁,革翁口宽脱着容易。

【七煞】探头休蹴尖,衬薄怕汗湿。减刮的休显刀痕迹,剜裁的脸戏儿微分间短,拢揎得腮帮儿省可里肥。要着脚随人意,休教脑窄,莫得趺低。

【六】丁宁说了一回,分明听了半日,交付与价钞先伶俐。从前名誉休多说,今后生活便得知。限三日穿新的,您休说谎,俺不催逼。

【五】人言他有信行,谁知道不老实,许多时刬地无消息。量底样九遍家掀皮尺,寻裁刀数遭家取磨石。做尽荒獐势,走的筋舒力尽,憔的眼运头低。

【四】几番煨胶锅借揎头,数遍粘主根买桦皮,喷了水埋在糠糟内。今朝取了明朝取,早又催来晚又催。怕越了靴行例,见天阴道胶水解散,恰天晴说皮糙燋黧。

【三】走的来不发心,燋的方见次第,计数儿算有三千个誓。迷奚着谎眼先陪笑,执闭着顽心更道易。巴的今日,罗街拽巷,唱叫扬疾。

【二】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软厮禁硬厮拼却不济。调脱空对众攀今古,念条款依然说是非。难回避,骷髅卦几番自说,猫狗砌数遍亲题。

【一】又不是凤麒麟钩绊着缝,又不是鹿衔花窟嵌着刺,又不是倒钩针背衬上加些功绩,又不是三垂云银线分花样,又不是一抹圈金沿宝里。每日闲淘气,子索行监坐守,谁敢东走西移。

【尾】初言定正月终,调发到十月一。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刺先磨了半截底。

34

樾庭弟至京夜话 其三

樾庭弟至京夜话 其三,清代,钱仪吉,

心短正如汲眢井,事难常若上青天。家风莫以艰危失,犹仗诸公器汝贤。

34

放歌行

作者:陆游(宋代)

放歌行,宋代,陆游,

少年不知老境恶,意谓长如少年乐,朝歌夜舞狂不休,逢人欲觅长生药。

三二十年底难过,屈指朋侪余几个?就令未死身日衰,朱颜已去谁能那!人间万事如弈棋,我亦曾经少壮时。

儿曹纷纷不须挍,岁月推迁渠自知。

87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宋代,欧阳修,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

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

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

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

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

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

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

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38

小桃

小桃,宋代,欧阳修,

雪里花开人未知,摘来相顾共惊疑。

便当索酒花前醉,初见今年第一枝。

72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宋代,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52

洞庭风雨二首 其二

洞庭风雨二首 其二,唐代,李群玉,

巨浸吞湘澧,西风忽怒号。水将天共黑,云与浪争高。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阳乌犹曝翅,真恐湿蟠桃。

5

兴元

作者:崔觐(宋代)

兴元,宋代,崔觐,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平外斜通骆,深中远认褒。

图经何壮观,故事有萧曹。

寥寥官舍静于僧,虽有园亭亦倦登。

桃李花阴流似水,图书滋味冷如冰。

8

长相思·夜萧萧

作者:韩疁(宋代)

长相思·夜萧萧,宋代,韩疁,

夜萧萧。梦萧萧。又趁杨花到谢桥。凤沈明月箫。来迢迢。枉把吟笺寄寂寥。飞鸿不受招。

55

福州张從事

作者:杨亿(宋代)

福州张從事,宋代,杨亿,

万人都督古闽州,幕府旌门映碧油。

阃外依莲滞英俊,樽前噉薤占风流。

犀灯照水窥龙剑,鲸浪喷空见蜃楼。

暇日登高赋沧海,添鹽堪为昔贤羞。

65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

作者:赵蕃(宋代)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宋代,赵蕃,

吟诗日日数梅花,梅向飘零我返家。

尚有北枝堪点检,君舟已泊岸头沙。

64

题刘直孺拙逸轩

作者:张矩(宋代)

题刘直孺拙逸轩,宋代,张矩,

营营天壤间,孰不为智使。有美山中君,独与世俗异。

一真不凿若大愚,四体安然如止水。人皆喜君得佳扁,我于其间有馀议。

一阴一阳分动静,江河山岳判流峙。造化而欲辞其劳,造化之功亦息矣。

伊周孔孟心乎民,老氏庄蒙忘此世。使四君子俱恝然,万古滔滔孰经济。

以拙而望巧,巧未及成拙。先至晦巧而为拙,终焉多与巧相值。

逸者自逸劳者劳,天之降材尔殊尔。君才足以应万殊,袖手山林恐非计。

愿君毕力运天巧,却换轩名与张子。

80

秋怀五首

作者:李谦(未知)

秋怀五首,未知,李谦,

西风入商管,众木夜有声。

候虫竟何为,聒聒终夕鸣。

彼亦有所思,感此岁月征。

人生岂异适,长啸一拊楹。

18

秋水阁席上呈颖叔原道

秋水阁席上呈颖叔原道,宋代,郭祥正,

吾爱秋水阁,水影照采椽。莹碧不知极,定与银汉连。

荷花十丈开,白藕想如船。双鹤时一鸣,寒霄下回旋。

况复对羽客,岂异蓬莱仙。便当沽玉液,猛饮明月前。

人生不嗜此,何物能逃年。请君倾醉耳,松风奏薰弦。

身世能两忘,安用养浩然。梦觉事已殊,此道谁能全。

驰驱冠剑徒,百岁犹倒悬。深深下于地,冥冥高出天。

君语达已达,君歌玄复玄。大笑问刘子,细穷秋水源。

秋水源可到,更寄琳琅篇。

15

分韵得晚字

作者:韩淲(宋代)

分韵得晚字,宋代,韩淲,

三年西湖边,薄宦良衮衮。春风我欲归,龙井不惮远。

结客试幽寻,山深恨来晚。

81

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作者:戴栩(宋代)

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宋代,戴栩,

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

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

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

王门沉沉风铎语,妙舞停弯歌罢句。

放半祥光挟电生,知从所赐春龙处。

明朝黄麻出汉宫,草麻因赠玉堂翁。

见者传观互矜诧,我为指点开鸿蒙。

九州未画一丰草,龙豢於官犹在岛。

后来盛理称太平,麟凤不厌郊原小。

我原万物常安舒,泽焦润槁旱已拘。

百灵有职不相袭,昆仑日月自出入。

66

句 其四

作者:韩驹(宋代)

句 其四,宋代,韩驹,

劝我卷风金叵罗。

74

蝶恋花·雨过蒲萄新涨绿

作者:宋祁(宋代)

蝶恋花·雨过蒲萄新涨绿,宋代,宋祁,

雨过蒲萄新涨绿。苍玉盘倾,堕碎珠千斛。姬监拥前红簇簇。温泉初试真妃浴。
驿使南来丹荔熟。故翦轻绡,一色颁时服。娇汗易唏凝醉玉。清凉不用香绵扑。

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