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城待闸得陈魏二生晤语

作者:陈造(宋代)

吕城望奔牛,道里不作远。

徙倚不容前,奈此河流浅。

窘步客怀恶,痴坐仆夫倦。

班荆得两生,晤语忘旦晚。

文卷得细披,汤饼亦粗办。

生须朋从乐,时亦慰连蹇。

长吟行路难,回首偶耕原。

卜邻傥君等,老我幸无怨。

6

诗文译文

吕城眺望奔流的河水,道路并不遥远。

前方的行进受到阻碍,无法前行,因为这条河流太浅。

我身处困境,感到厌倦,坐在仆人的旁边。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陈和魏两位友人,我们相聚交谈,不知不觉地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展开卷轴,细细阅读文字;享用汤饼,虽然简单却别有风味。

朋友的相伴使我快乐,也能在困境中找到慰藉。

长时间的吟诵使行路变得困难,回首望着耕作的原野。

预言邻居们也会遇到类似的困境,但我庆幸自己没有怨言。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遭遇。诗人站在吕城远望河流,却发现河水浅急,无法继续前行,感到困顿和疲倦。然而,他在这困顿中结识了陈和魏两位友人,他们一同交谈,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文字和简单的汤饼中,诗人找到了一些快乐和安慰。虽然行路艰难,但回首望着自己辛勤耕作的土地,他没有怨言,反而庆幸自己没有遭遇邻居们可能面临的困境。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和遭遇。诗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行动来表达诗人的感受,如奔流的河水、道路的阻碍和耕作的原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困顿和疲倦。然而,诗人在困顿中结识了陈和魏两位友人,他们的相聚和交谈给诗人带来了快乐和慰藉,体现了友情的力量。诗人通过细细阅读文字和享用简单的汤饼,表达了对文学和生活中细小美好的珍视。最后,诗人回首自己的劳作,没有怨言,反而庆幸自己没有遭遇邻居们可能面临的困境,展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旅途中的困顿与快乐、疲倦与慰藉、艰难与庆幸,既展示了人生的不易,又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人情和内心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旅途中,使读者在共情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其他诗经

旅馆秋日怀旧隐 其二

旅馆秋日怀旧隐 其二,明代,萧端蒙,

此日东篱菊放时,故人怀我正裁诗。玄晖疑有春池梦,潘岳应多秋兴词。

汐落沧洲鲳鳜晚,霜寒梅岭橘橙迟。遥思清夜山阳会,玉笛声残月未移。

56

千秋岁 其二

千秋岁 其二,清代,陈维崧,

沙堤隐隐,直接丹霄近。臣稷契,君尧舜。天留黄阁老,月照头厅印。

还说道,秋期今日悬弧准。

帘外凉飙紧,阶下新桐引。仙酝熟,宫袍俊。地居卿贰上,骨带神仙分。

齐献祝,恒山苍翠堆千寸。

15

适吴诗

作者:梁鸿(两汉)

适吴诗,两汉,梁鸿,

逝旧邦兮遐征,将遥集兮东南。心惙怛兮伤悴,忘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疾吾俗兮作谗。竞举枉兮措直,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冀异州兮尚贤。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过季札兮延陵,求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幸神灵兮与休。惟季春兮华阜,麦含英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悯芳香兮日臭。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口嚣嚣兮余讪,嗟恇恇兮谁留。

97

宿州次韵刘泾

作者:苏轼(宋代)

宿州次韵刘泾,宋代,苏轼,

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

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

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

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

(泾之兄汴亦有文,死矣。

25

南堂五首

作者:苏轼(宋代)

南堂五首,宋代,苏轼,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他年雨夜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次韵子由种杉竹吏散庭空雀噪檐,闭门独宿夜厌厌。

似闻梨枣同时种,应与杉篁刻日添。

糟曲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

先生坐待清阴满,空使人人叹滞淹。

65

秋热

秋热,宋代,王安石,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苏陪台。

愆阳陵秋更暴横,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忆我少时亦值此,翛然但以书自埋。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西风忽送中夜湿,六合一气窑新开。

帘窗幕户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寻来。

61

归路过南溪桥二首

归路过南溪桥二首,宋代,杨万里,

霜风一动岭云开,云外樵歌暮更哀。

童子隔溪呼伴侣,并驱水牯过溪来。

70

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云二首

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云二首,宋代,杨万里,

新春云子滑流匙,更嚼永蔬与雪虀。

灵隐山前水精菜,近来种子到江西。

51

直指大丹歌

作者:吕岩(唐代)

直指大丹歌,唐代,吕岩,

三清宫殿隐昆巅,日月光浮起紫烟。池沼泓泓翻玉液,
楼台叠叠运灵泉。青龙乘火铅为汞,白虎腾波汞作铅。
欲得坎男求匹偶,须凭离女结因缘。黄婆设尽千般计,
金鼎开成一朵莲。列女擎乌当左畔,将军戴兔镇西边。
黑龟却伏红炉下,朱雀还栖华阁前。然后澄神窥见影,
三周功就驾云輧。

100

失题(末缺)

作者:李颀(唐代)

失题(末缺),唐代,李颀,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63

山居

山居,唐代,颜仁郁,

柏树松阴覆竹斋,罢烧药灶纵高怀。
世间应少山间景,云绕青松水绕阶。

61

送陈樵下第东归

作者:黄滔(唐代)

送陈樵下第东归,唐代,黄滔,

青山烹茗石,沧海寄家船。虽得重吟历,终难任意眠。
砧疏连寺柳,风爽彻城泉。送目红蕉外,来期已杳然。

13

金陵览古 乌衣巷

作者:朱存(唐代)

金陵览古 乌衣巷,唐代,朱存,

人物风流往往非,空馀陋巷作乌衣。旧时帘幕无从觅,只有年年社燕归。

8

琴泉轩次韵

作者:李邴(宋代)

琴泉轩次韵,宋代,李邴,

但怪朱丝韵枯木,那知古润坠寒泉。

鸟啼静夜应传谱,风入寒松拟续弦。

妙体难寻斤斲处,高吟宁堕膝横边。

饮光到此如欣舞,笑倒云门逸格禅。

95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九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

作者:杨亿(宋代)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九皇帝御楼奏隆安之曲,宋代,杨亿,

圜丘类上帝,六变降天神。

禋燔礼云毕,使卫肃以陈。

天颜瞻咫尺,王泽熙阳春。

玉帛臻禹会,动植沾尧仁。

6

送范伯崇

作者:张栻(宋代)

送范伯崇,宋代,张栻,

堂堂延阁老,遗范见期人。

孝友传家旧,诗书用力新。

人心危易失,圣学妙难亲。

原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

32

咏古诗十二首 其十

作者:刘敞(宋代)

咏古诗十二首 其十,宋代,刘敞,

麒麟不可羁,安得书春秋。凤凰云难致,孰使鸣岐周。

无田于甫田,岁月忽已遒。如非行迈谋,自宜道路脩。

安知吹鸣律,燕谷成良畴。不见托秋驾,昆墟亦能游。

62

承示黄君诗再和韵

作者:苏颂(宋代)

承示黄君诗再和韵,宋代,苏颂,

先春百品避东洄,曾按茶经较胜来。

除却黄家双井白,其馀布鼓敢争雷。

62

和梵才寄林逋处士

作者:宋庠(宋代)

和梵才寄林逋处士,宋代,宋庠,

白首江湖传散人,天弢解尽有天真。

汉家不惜青蒲费,终为枚生一裹轮。

99

练湖春霁

练湖春霁,宋代,谭知柔,

春入池塘绿涨初,蒲根水暖戏鸥凫。杂花开处自深浅,细雨漾空如有无。

风外钟声闻远寺,柳间帆影出平湖。冥搜竟日耽佳句,不负宗生来画图。

4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