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红粉泪,多少香闺意。强攀桃李枝,敛愁眉
陌上莺啼蝶舞,柳花飞。柳花飞,愿得郎心,
忆家还早归。
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近来情转深,忆鸳衾
几度将书托烟雁,泪盈襟。泪盈襟,礼月求天,
愿君知我心。
两滴红粉泪珠,蕴含了多少闺房情意。我扳住桃李枝,强忍着忧愁的眉头。
在陌上,黄莺在歌唱,蝴蝶在舞蹈,柳花在飞翔。柳花在飞翔,只愿你记着我的心意,早点回家。自从我们在南浦分别以后,愁绪就像丁香花一样结成了团。近来我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厚,忆起我们的鸳衾,几度将书传给烟雁,我的泪水满满地盈在胸前。泪水盈满胸前,我向着月亮祈祷,愿你了解我的心意。
《感恩多》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牛峤创作的。
这首诗以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牛峤深深的爱情之情。诗中的红粉泪珠暗示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思念。她强忍着忧愁的眉头,一直扳住桃李枝,也是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守和希望。陌上的蝶舞和柳花飞舞增添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思恋之情。诗人不断回忆起与爱人共度的时光,更加深了他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他将自己的情感化作书信传给烟雁,展现了他对爱人的倾诉和心意。然而,他的思念之情却无法平息,眼泪满盈胸前,表达了他的悲伤和无奈。最后,诗人向着月亮祈祷,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爱人的爱意,期待着爱人能够了解和回应他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精心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和倾诉表达得淋漓尽致。它既表达了深深的思恋之情,又展现了对爱情的真挚的感恩之情。每个字句都饱含着诗人的真情实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纯净、温暖的感受。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美丽的氛围,使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这首诗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使读者沉浸于诗人的思绪和情感之中,引发人们对爱情和感恩的思考。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次韵和韩子华内翰於李右丞家移红薇子种学士,宋代,梅尧臣,
红薇花树小扶疏,春种秋芳赏爱余。
丞相旧园移带土,侍臣清署看临除。
薄肤痒不胜轻爪,嫩干生宜近禁庐。
此地结根千万岁,联华荣莫比茅茹。
述志诗 其一,魏晋,嵇康,
潜龙育神躯。跃鳞戏兰池。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庆云未垂景。盘桓朝阳陂。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殊类难徧周。鄙议纷流离。
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逝将离羣侣。杖策追洪崖。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宋代,苏轼,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
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
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
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五月二十四日自达州至永睦县投宿废学即事书,宋代,张嵲,
学废乡校空,鸟雀欲据有。
甚雨晚来晴,循檐厌黄口。
巴水亦能大,一暮没堤柳。
落照满涨川,归云翼山岫。
达州去未远,望望空回首。
母老儿未齚,何苦事西走。
轻生冒畏涂,用意在升斗。
三复祷雨辞,此道废已久。
恭闻贤侍郎,求才如恐后。
密置郑庄驿,屡接鬷蔑手。
英俊颇云集,岩穴犹辐凑。
菅蒯且不遗,岂独弃枯朽。
矧尝辱英盼,屡以温言授。
私心颇感激,尝欲事奔走。
揽衣中夜起,頮面不尽垢。
平生慕蔺心,已在辕门右。
某也濩落人,时命大不偶。
读书慕经济,颇亦略句读。
雅意死知己,且复羞自售。
耻为辕下驹,终若丧家狗。
遭乱乏禄食,避地阙田亩。
栖栖穷涂间,但未操井臼。
我公宁忍兹,无令混樵叟。
岁旱晚雨,宋代,韩琦,
庆历丙戌夏,早气蒸如焚。行路尽婴暍,居人犹中瘟。
堕鸟不收喙,游鱼几烂鳞。絺绤亦难御,更值成雷蚊。
骄阳断雨脉,焦熬逾五旬。农塍坐耗裂,纵横龟灼文。
众目血坼眦,日睇西郊云。守臣恤民病,心乱千丝棼。
祈龙割舒雁,纵阴开北门。古法久弗验,群祠益致勤。
遍走于境内,神兮若不闻。或时得泛洒,濛濛才湿尘。
丰年望既绝,节候俄秋分。忽尔降大澍,霄冥连日昏。
垂空状战戟,入霤疑倾盆。田禾十九死,强渍枯槁根。
萧稂贱易活,势茂如逢春。蛙黾渴易满,泥跃嬉成群。
济物乃容易,应时何艰辛。辙鲋骨已坏,徐激西江津。
谷黍霜已厚,始调邹律温。天意执可问,对之空气吞。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