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神溪绕皋陆,樵牧自成趣。

时登青冥游,若从天江度。墟里献薇蕨,群公致衣缕。

深沉复清净,偃仰视太素。猛兽识宾仆,赪霞知早暮。

峨峨云龙开,忽有方伯遇。达人无不可,壮志且驰骛。

融泄长鸡鸣,縯纷大鹏翥。赤墀高崱屴,一见如三顾。

礼服正邦祀,刑冠肃王度。三辰明昭代,光启玄元祚。

章台收杞梓,太液满鹓鹭。丰泽耀纯仁,八方晏黔庶。

沉沉阊阖起,殷殷蓬莱曙。旌戟俨成行,鸡人传发煦。

翔翼一如鹗,百辟莫不惧。清庙奉烝尝,灵山扈銮辂。

天街时蹴踘,直指宴梐枑。四月纯阳初,雷雨始奋豫,

逆星孛皇极,鈇锧静天步。酆镐舒曜灵,干戈藏武库。

析ds增广运,直道有好恶。回迹清宪台,传骑东南去。

列城异畴昔,近饯寡徒御。缠绵西关道,婉娈新丰树。

伊洛不敢息,淮河任沿溯。乡亭茱萸津,先后非疏附。

炎时方怵惕,有若践霜露。惆怅长岑长,寂寞梁王傅。

纷吾家延州,结友在童孺。岑阳沐天德,邦邑持民务。

踯躅望朝阴,如何复沦误。牙旷三千里,击辕非所慕。

秋涛联沧溟,舟楫凑北固。江汜日绵眇,朝夕空寐寤。

中洞松栝新,东皋阡陌故。馀辉方焜耀,可以欢邑聚。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登陟芙蓉楼,为我时一赋。

44

诗文译文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菌簵。

照车十二辆,光彩不足以说明。

既要少微星,又隐藏高山雾。

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

茅屋回答三峰,梧桐开了一条路。

神溪流环绕大陆,樵夫牧人从趣味。

时登青天游,如果从天江度。

废墟里献薇蕨,大家把衣服缕。

深沉又清静,仰看太素。

猛兽认识宾我,其霞知道早晚。

巍峨云龙开,忽然有一方遇到。

显达的人没有不可,壮志将驰骋。

融泄漏长鸡叫,演纷大鹏蠢。

赤色台阶高崱屴,一见到像三回头。

礼服按国家祭祀,法冠肃王度。

三辰明昭代,徐光启玄元祚。

章台收杞梓,太液满鹓鹭。

厚泽闪耀纯仁,八方百姓安宁。

沉沉闾阖起,隆隆蓬莱亮。

旗戟俨成行,鸡人传递转动。

翔翼一像鸡,百官没有不害怕。

清庙供奉祭祀,灵山启銮辖。

天街时踢球,指出在梐枑。

四月纯阳开始,雷雨开始奋力豫,

逆彗星皇极,鈇钻静天步。

酆镐舒曜灵,干戈藏武器。

析洞穴s增加扩大,直道有好恶。

回迹清宪台,传骑往东南走。

列城不同以往,最近在我们徒步驾车。

缠绵西关路,文雅可爱新丰树。

伊洛不敢休息,淮河任航行。

乡亭茱萸津,先后不是疏附。

炎当时正警惕,有如霜露。

惆怅长岑长,寂寞梁王太傅。

纷纷我家延州,结交朋友在儿童。

岑阳享受自然,邦邑拿百姓的事务。

踯躅望朝阴,为什么你又陷入错误。

牙空隙三千里,敲击车辕不是所羡慕。

秋涛联大海,船到北固。

江河天绵渺小,早晚一睡醒来。

中洞松栝新,田野阡陌所以。

馀辉方焜闪耀,可以用欢乐城聚集。

南华在濠河上,谁辩魏王瓠。

登上芙蓉楼,为我当时一赋。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其他诗经

感怀

感怀,宋代,罗公升,

自缘举世弃君平,宁为莼鲈忆季鹰。

不识将军何用揖,元非进士底须称。

归寻城郭浑如鹤,只欠袈裟便是僧。

书册至今成粪土,夜窗犹对短檠灯。

73

次韵张琬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张琬,宋代,苏轼,

新落霜馀两岸隆,尘埃举袂识西风。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从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里,百年暗尽往来中。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58

赠张华诗

作者:何劭(魏晋)

赠张华诗,魏晋,何劭,

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

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

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

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79

初秋属疾

初秋属疾,宋代,钱惟演,

蜜房初满石榴红,秋意先侵玉井桐。

薤簟自凭南郭几,縠巾犹卧北窗风。

云迷候雁辞遥塞,露湿飞萤起暗丛。

病已不须传七发,粉牋香墨寄诗筒。

65

卫生歌

卫生歌,宋代,真德秀,

天地之间人为贵,头象天兮足象地。

父母遗体宜宝之,箕畴五福寿为最。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慾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欲求长先生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还去火不成灰,人能戒性还延命。

贪慾无穷忘却精,用心不已走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更仗何能保此身。

心若太费费则竭,形若太劳劳则歇。

神若太伤伤则虚,气若太损损则绝。

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瞋怒少。

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长呼脾化食,三焦嘻却热难停。

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聊减苦,秋辛可省但加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逢然五臓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无病难。

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须换著。

秋冬衣冷惭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

惟有夏月难调理,内有伏阴忌冰水。

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虐痢。

心旺肾衰切宜记,君子之人守斋戒。

常令充实勿空虚,日食须当去油腻。

太饱伤神饥伤胃,太渴伤血多伤气。

饥渴饮莫太过,免致膨脝损心肺。

醉后强饮饱强食,未有此身不生疾。

人资饮食以养生,去其甚者将安适。

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夜半灵根濯清水,丹田浊气切须呵。

饮酒可以陶情性,大饮过多防有病。

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损命。

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其家。

下焦虚冷令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

坐卧切防风入脑,脑内入风人不寿。

更兼醉饱卧风中,风才一入成灾咎。

枞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

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

养体须当节五辛,五辛不节养伤身。

莫教引动虚阳发,精竭容枯疾病萦。

不问在家并在外,若遇迅雷风雨至。

急须端肃敬天威,静室收心须少避。

恩爱牵缠不自由,利名索绊几时休。

放宽些子自家福,免致中年早白头。

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

思量无以报洪恩,晨夕焚香谢天地。

身安寿永是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气,请君熟玩卫生歌。

29

东林行

东林行,宋代,郭祥正,

龙蟠大地藏山腹,瑞气蒙笼紫金屋。香炉万丈擎碧霄,二涧斜飞落寒玉。

晋朝遗事唐人辞,皴斮龟螭尚堪读。楼烦真人应梦来,夜斧丁丁神伐木。

安帝亲留步辇迎,灵运开池素华馥。会随流转不成尘,灯焰明明自相续。

游人未达此理元,安得清凉灭贪欲。我今弃官脱尘网,僧宝瞻依无不足。

跨黄牛,骑白鹿,时时自唱无生曲。无生曲,君试听,五音六律和不得,为君写作东林行。

96

湖上夜归

湖上夜归,宋代,葛天民,

陌上红尘歇,湖中翠蔼生。

定钟山寺过,新月夜船清。

蛙乱鸣方急,鸥闲睡不惊。

儿曹知我到,认得打门声。

76

河南留守王大资

作者:赵鼎(宋代)

河南留守王大资,宋代,赵鼎,

退卧东山自在身,幡然犹肯慰斯民。名高海内推前辈,德冠朝中号伟人。

紫诰即看还旧物,黄扉终许秉鸿钧。瑶池花有千年实,更看东风几度春。

9

拟九颂 其一 龙鹤山

拟九颂 其一 龙鹤山,宋代,程公许,

龙吟兮九渊,鹤唳兮九天。飞仙兮下寥阔,鹤可驭兮龙可鞭。

白云兮坌谷,飞泉兮鸣筑。掇瑶草兮帝庭,搴琼林兮木末。

问老仙兮何为,珠庭宴兮悦怡。启琼笈兮探道帙,盼灵童兮往授之。

粲仙李兮芳奕叶,主斯文兮千岁期。维嵩岳兮峻极,繄甫申兮孕质。

彼圩顶兮尼丘,非毓圣兮何述。伟兹山兮万仞,独载英兮一家。

下培塿兮何有,上帝阍兮可排。龙奋髯兮翔骞,鹤整翮兮褊褼。

洒瓢滴兮泽苗槁,何蕙帐兮吾久淹。

61

相士

作者:潘牥(宋代)

相士,宋代,潘牥,

女娲抟土费工夫,个个生来个个粗。

有底终须还富贵,无时换不得头颅。

若还非我安知我,莫道今吾非故吾。

也要终南分一半,麻衣还肯点头无。

14

吴山谒祠

作者:谢翱(宋代)

吴山谒祠,宋代,谢翱,

吴山坊顶戴高祠,禁地凄凉江水悲。却是北人题记壁,迤南耆旧独无诗。

67

抱病

抱病,明代,李延兴,

力疾秋风里,扶筇步晚晴。霜林朱果落,江浦白云明。

丧乱逢多难,飘零愧此生。故人分散尽,怀抱向谁倾。

91

送耿蠡县之官

送耿蠡县之官,明代,李攀龙,

百里初分上谷城,傍临易水接燕京。地偏侠客风犹在,天近郎官宿转明。

北阙青云悬舄影,西山白雪入琴声。看君三异寻常事,何限当年卓鲁情。

49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

张明府见惠榴柿 其二,明代,李攀龙,

谁遣明珠掌上来,秋风吹笼石榴开。若非金谷园中树,定是河阳县里栽。

64

朔风

朔风,明代,文徵明,

朔风吹惨渡江城,北雁时传塞上声。此日文章宁有益,中朝爵禄久还轻。

徒闻汉室诛曹节,不见长沙召贾生。千里苍苍云日暮,更梯高阁望神京。

88

答蔡民部

答蔡民部,明代,卢龙云,

久羁山县僻,怅忆暮云遥。鱼素稀沧海,鸿冥薄赤霄。

尘樊知久隔,乐事喜初饶。谷口谁堪似,濠梁客并招。

携壶多选胜,倚棹半听潮。未可因明月,吹笙伴子乔。

61

送陈祐卿奉使北还

作者:吴琏(明代)

送陈祐卿奉使北还,明代,吴琏,

菊坡亭外草连天,重担何人一着肩。诗送先生远归国,卧将双耳洗山前。

99

忆徐生

作者:王彝(明代)

忆徐生,明代,王彝,

侯门复有小将军,腰佩金符却好文。记得今秋尝药处,只余朱户掩吴云。

27

南海神祠

南海神祠,明代,释今无,

隋唐遗一庙,香火历千秋。地足扶桑雨,山当大海流。

读碑堪吊古,问树识蛮陬。正欲题诗去,笳吹起暮愁。

24

飞来寺 其一

飞来寺 其一,明代,刘克正,

翠屏巀嶪俯澄湾,上有丹梯不易攀。金锁犀沉香界静,玉环猿去佛灯閒。

天边云物浮千嶂,岭外风烟散百蛮。今日壮游兼胜览,可无尊酒对溪山。

6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