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行

作者:李白(唐代)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85

诗文译文

南都果然是佳丽之地,名不虚传。巍峨的武阙山就横在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这是白水真人汉光武帝的老家。市井繁荣,万商云集。

峨峨高楼对着紫色的大道,房宅栉次鳞比,直连城外的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此地出了许多英豪,他们的业绩巍巍,渺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如号曰陶朱公的范蠡和五羖大夫的百里奚,他们都名播天地。

这里还是出美人的地方,如以美色著名的汉光武皇后阴丽华,娇艳美丽的汉皋游女等。

她们清歌响遏流云,舞姿优游从容,令人赞叹。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南阳之盛与洛阳齐名,古来都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冠盖来往,车马不断。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我在红阳城外走马,在白河湾呼鹰逐猎,有谁能像刘备那样的明王来识我这个的卧龙客呢?

长吟着诸葛亮的《梁父吟》,我的头发都要愁白了。

诗文注释

南都:即南阳之旧称,唐时为山南东道邓州,即今河南南阳市。武阙:山名。西关:即武关。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chán)闤(huán)。白水真人:指汉光武帝。汉光武帝起于青陵之白水乡,故曰白水真人。鄽闤:指市井。鄽,市宅。阛,市垣。

陶朱,即范蠡。五羖:指百里奚。虢为晋所灭,百里奚逃至楚,被执为奴,秦穆公闻其贤,以五羖羊皮赎之,授以国政,号曰五羖大夫。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丽华:即阴丽华,汉光武帝皇后。汉女:汉水旁的女子。

遨游盛宛洛:《古诗十九首》:“驱车策驽马,游戏宛(南阳)与洛(洛阳)。”此用其句意。

创作背景

《南都行》系开元二十八(740年)春,李白奉诏由湖北安陆赴长安任职,途经河南南阳时所作。

诗文简析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概述南阳佳丽之地、巍峨武阙山的雄伟壮阔之景。“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描绘一幅汉光武帝所管辖的市井繁荣,万商云集,皇亲国戚、王侯将相多居住于此,以突显出南阳商业发达、壮阔富饶。“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紧扣前文,借南阳山川美景抒发情怀,继而联想到南阳英豪美女的事迹,继而从而触动李白内心处的赞赏情怀,歌咏南阳英豪。“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丽华就是皇后阴丽华,是夸南阳美眉漂亮早已艳名远播。“清歌遏流云,艳舞有馀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描绘一幅美女清歌响遏流云、舞姿优游从容的美丽风景图,侧面点染出南阳乃国杰豪英,人杰地灵的地方。“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讲述李白以诸葛亮自况感怀,自叹没有知己而因愁鬓斑。综观全诗,前六诗句李白描绘了南阳山川形胜和繁华的市面景观:武阙山横亘,货币流通,商贾云集,楼高道阔,甲第连山。接着六诗句描写南阳风流人物的事迹:英豪,则有范蠡、诸葛亮;美女则有阴丽华、汉水神女。继而四句写南阳旅游观光之胜。清歌艳舞可赏,宛、洛可游,故冠盖络绎,走马呼鹰。最后二句以感怀为主,以诸葛亮自况,叹无知己,故而因愁鬓斑。诗的主旨是讲述诗人对南阳英豪的钦敬和仰慕,并以卧龙自比,以申用世之志,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叹。李白最后借此抒发不得志之情,也是一贯风格。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其他诗经

集义斋

作者:张载(魏晋)

集义斋,魏晋,张载,

小斋新创得新名,大笔标题字势轻。

养勇所期戾孟子,动心那肯诧齐卿。

川流有本源源听,月入容光处处明。

此道几人能仿佛,浪言徒遣俗儒惊。

9

筠州二咏 黄雀

作者:苏辙(宋代)

筠州二咏 黄雀,宋代,苏辙,

秋风下,黄雀飞。

禾田熟,黄雀肥。

群飞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顷禾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徼举辄违,乘时席势不可挥。

一朝风雨寒霏霏,肉多翅重天时非,农夫举网惊合围。

悬颈系足肤无衣,百个同缶仍相依,头颅万里行不归。

北方居人厌羔豨,咀噍聊发一笑欷。

14

和刘著作伟明贡院即事韵

和刘著作伟明贡院即事韵,宋代,慕容彦逢,

簪绂千龄会,朝廷百度明。规摹追古治,符瑞协炎精。

九叙民歌遂,三阶夜彩平。秉文称济济,乐育咏菁菁。

经术渐摩久,人材长养成。礼闱参众听,文鉴肃群情。

预贡观能吏,来游尽硕生。胸襟穷底蕴,头角竞峥嵘。

蔌蔌珠玑堕,喧喧虎豹争。气冲牛斗动,词感鬼神惊。

收视疑无我,湛思讵有声。袍纷晨雾委,帻岸宿云横。

纳试庭除晚,遄归步武轻。身虽同脱鞅,心亦类摇旌。

三级看鳞化,千金想睇迎。膏粱搜卫霍,行伍擢韩英。

巧思怜金注,尘言沮海行。正迷花锦乱,忽睹玉壶清。

奥义窥儒寝,纯音发帝茎。铅刀惭利割,瓦釜失虚鸣。

已奏青钱选,初闻白雪赓。句从天外得,思与海同倾。

相对一杯酒,当前二尺檠。诗坛瞻宿将,笔阵却骁兵。

函剑腾秋紫,霜钟激夜铿。请降衔许璧,引过负廉荆。

水落崖方露,犀燃怪自呈。川吟愁燕雀,林啸慄鼯鼪。

莫逆谐心赏,相从与愿并。尘风传胜语,鼎浪阅名烹。

待报迟星使,摅怀赖墨卿。何当启鱼钥,寒食尚留饧。

77

江城子令 西山隐者相访

江城子令 西山隐者相访,元代,刘志渊,

有缘相遇芥投针。话真心。死三阴。阳自浆成,琼液不时斟。

伴饮琅琅声贯耳,无弦曲,肖风琴。

氤氲消息拍胸襟。九成金。鬼神钦。一混天光,变化体难寻。

空似空中成妙有,心朗朗,虑沉沉。

33

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

作者:曾觌(宋代)

诉衷情(史丞相宴曲水席上作),宋代,曾觌,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
围艳质,发歌喉。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28

鼓笛令(戏咏打揭)

鼓笛令(戏咏打揭),宋代,黄庭坚,

酒阑命友闲为戏。打揭儿、非常惬意。各自轮赢只赌是。赏罚采、分明须记。
小五出来无事。却跋翻和九底。若要十一花下死。管十三、不如十二。

20

倦寻芳(饯周纠定夫)

倦寻芳(饯周纠定夫),宋代,吴文英,

暮帆挂雨,冰岸飞梅,春思零乱。送客将归,偏是故宫离苑。醉酒曾同凉月舞,寻芳还隔红尘面。去难留,怅芙蓉路窄,绿杨天远。
便系马、莺边清晓,烟草晴花,沙润香软。烂锦年华,谁念故人游倦。寒食相思堤上路,行云应在孤山畔。寄新吟,莫空回、五湖春雁。

67

鹧鸪天

鹧鸪天,宋代,杨无咎,

蕙性柔情忒可怜。盈盈真是女中仙。披图一见春风面,携手疑同玳瑁筵。
挥象管,擘蛮笺。等闲写就碧云篇。风流意态犹难画,潇洒襟怀怎许传。

64

正宫

作者:柳永(宋代)

正宫,宋代,柳永,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来,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残蝉噪晚,其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

89

送刘茂才主簿之官理定

送刘茂才主簿之官理定,宋代,杨万里,

梅子青青荔未丹,葵丘缩戍便之官。莫言屋矮位卑甚,早晚高人振羽翰。

63

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唐代,杨巨源,

高翼闲未倦,孤云旷无期。晴霞海西畔,秋草燕南时。
邺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顾我于逆旅,与君发光仪。
同将儒者方,获忝携人知。幽兰与芳佩,寒玉锵美词。
旧友在伊洛,鸣蝉思山陂。到来再春风,梦尽双琼枝。
素业且无负,青冥殊未迟。南桥天气好,脉脉一相思。

77

点绛唇

点绛唇,唐代,冯延巳,

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开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19

中秋席上

作者:韩琦(宋代)

中秋席上,宋代,韩琦,

去年西洛过中秋,正怯清光刺病眸。此夜北都逢好月,喜延嘉客上高楼。

真居自与风尘绝,雅句须穷造化搜。但引流霞歌白雪,岂殊身在广寒游。

90

下汴

作者:刘敞(宋代)

下汴,宋代,刘敞,

畏途心多惊,强寝终不安。虽是仗忠信,犹有行路难。

古今恶随波,今乃知所患。胡为出溷浊,幽兴悠然宽。

64

题两猿图

题两猿图,宋代,朱晞颜,

穿林饮涧啸秋风,活计虽殊乐意同。自笑平生山野性,一生何事著樊中。

73

拟古二首

拟古二首,宋代,赵友直,

圣王创立制,先务正经界。

群侯肆兼并,井田随破坏。

经界紊其坊,曷所辨中外。

三王化邈矣,五霸迭相代。

仲父作内政,兵与农胥赖。

列辟已无周,重俾宗且戴。

伟哉九合功,愿执鞭相待。

77

挽章

挽章,宋代,罗公升,

忆昔垂髫日,相期志已深。

国家当日事,父母此时心。

劫火分南北,秋风隔古今。

病躯可堪此,无泪足沾襟。

27

又和 其二

又和 其二,宋代,郭祥正,

无数幽花覆水香,一条轻素引烟长。客情春恨都谙尽,把笔题诗独绕廊。

18

梦笔驿

作者:姚宏(宋代)

梦笔驿,宋代,姚宏,

一宵短梦惊流俗,千里高名挂里闾。

遂使晚生矜此意,痴眠不读半行书。

55

苦吟

作者:陈郁(宋代)

苦吟,宋代,陈郁,

水驿荒寒天正霜,夜深吟苦未成章。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8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