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不注山

作者:曾巩(宋代)

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遥临济水南。

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

高标特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

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

0

诗文译文

虎牙千仞立巉巉,

峻拔遥临济水南。

翠岭嫩岚晴可掇,

金舆陈迹久谁探。

高标特起青云近,

壮士三周战气酣。

丑父遗忠无处问,

空余一掬野泉甘。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其中的历史文化意义。作者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华山的景色、历史和英雄壮举的赞美之情。

诗文赏析

1.第一联以华山的峻拔和高耸形容,用\"虎牙千仞\"、\"峻拔遥临\"等形容词,展现了华山的雄伟壮观之处。

2.第二联以华山的自然景观描写,\"翠岭嫩岚晴可掇\"表达了山林的清新美丽,给人以宜人的感受。

3.第三联提到了\"金舆陈迹\",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行迹,暗示华山是历史名山,曾经有过帝王的到访。

4.第四联以\"高标特起青云近\"形容华山的高峻,也暗示了华山对人们的吸引力。\"壮士三周战气酣\"描绘了英勇的壮士在华山上奋战的场景,给人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

5.最后两句\"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表达了对忠诚无处容身的悲愤之情,以及对自然山水的赞美。

整首诗词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展现了山势雄伟、景色秀丽的壮丽景观,同时也抒发了对历史名山和英勇壮举的赞美之情。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融合,诗词彰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和英雄精神的推崇。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其他诗经

秋兴八首 其三

作者:张萱(明代)

秋兴八首 其三,明代,张萱,

云净天空大火流,芦花枫叶正悠悠。愁来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当秋。

空说洛阳曾哭汉,亦闻元直不归刘。如何九辨悲无限,却向西风十二楼。

72

夏夜即事

夏夜即事,近现代,胡雪抱,

水榭歌阑月未斜,凉阴一路走香车。芙蓉织彩衣初称,茉莉穿丝髻尚丫。

世味只应扶薄醉,禅心聊与映虚花。银筝重紧添哀怨,莫更纤腰掌上誇。

81

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春色苍然晚暮矣

清明日同社约访万柳堂遗址予到迟社散僧方掩楼扉独自登楼凝望春色苍然晚暮矣,清代,曾习经,

旧栽杨柳半成薪,愧尔寻枝摘叶人。异代同时俱怅望,良辰佳约阻逡巡。

固知万事欢难并,却恐孤游迹又陈。独立小楼无可语,偶从暝色得清新。

56

【仙吕】一半儿 别时容易见

【仙吕】一半儿 别时容易见,元代,宋方壶,

别时容易见时难,玉减香消衣带宽。夜深绣户犹未拴,待他还,一半儿微开

一半儿关。

37

饮马长城窟行

作者:陆机(魏晋)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陆机,

驱马陟阴山。山高马不前。

往问阴山候。劲虏在燕然。

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

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

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

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

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

师克薄赏行。军没微躯捐。

将遵甘陈迹。收功单于旃。

振旅劳归士。受爵藁街传。

42

野步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野步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堤上淡黄柳,水中花白鹅。诗情随处有,此地得偏多。

76

作者:傅毅(两汉)

歌,两汉,傅毅,

陟景山兮采芳苓。哀不惨伤乐不流声。弹羽跃水叩角奋荣。沈微玄穆感物寤灵。

10

舟中编次南雷宋儒学案序目

舟中编次南雷宋儒学案序目,清代,全祖望,

关洛源流在,丛残细讨论。茫茫溯薪大,渺渺见精魂。

世尽原伯鲁,吾惭褚少孙。补亡难兀兀,谁与识天根。

95

双路

作者:施枢(宋代)

双路,宋代,施枢,

王命驱驰不敢轻,文书要覈去来情。

青山步步生幽意,碧涧悠悠趁远程。

春浅禽声犹自小,泥酥马迹正宜晴。

地名见说名双路,便舍崎岖就坦平。

86

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

徐州黄楼歌寄苏子瞻,宋代,郭祥正,

君不见彭门之黄楼,楼角突兀凌山丘。云生雾暗失柱础,日升月落当帘钩。

黄河西来骇奔流,顷刻十丈平城头。浑涛舂撞怒鲸跃,危堞仅若杯盂浮。

斯民嚣嚣坐恐化鱼鳖,刺史当分天子忧。植材筑土夜运昼,神物借力非人谋。

河还故道万家喜,匪公何以全吾州。公来相基叠巨石,屋成因以黄名楼。

黄楼不独排河流,壮观弹压东诸侯。重檐斜飞掣惊电,密瓦莹静蟠苍虬。

乘闲往往宴宾客,酒酣诗兴横霜秋。沉思汉唐视陈迹,逆节怙险终何求。

谁令颈血溅砧斧,千载付与山河愁。圣祖神宗仗仁义,中原一洗兵甲休。

朝廷尊崇郡县肃,彭门子弟长欢游。长欢游,随五马,但看红袖舞华筵,不愿黄河到楼下。

91

收白匾豆因得二首

收白匾豆因得二首,宋代,葛天民,

齿发中年态,丘园素隐主。

因栽白匾豆,欲当紫团参。

筐筥收繁荚,窗扉失茂阴。

萧萧檐外竹,抱蔓替予吟。

35

春景 一雨百泉涨

春景 一雨百泉涨,宋代,刘辰翁,

故是春晴好,冬乾已隔年。一番经过雨,百道涨新泉。

破屋移偏湿,荒陂断复连。浮山通寺驿,眢井出潮田。

地脉天能续,檐声石亦穿。仇池九十九,蜡屐去无缘。

6

赋得绣里春耕

作者:陈炜(明代)

赋得绣里春耕,明代,陈炜,

当年昼绣访遗踪,此地躬耕有卧龙。半亩锄犁春雨足,几家篱落白云封。

遗安识得庞公趣,栖遁真成谷口农。念我非才承世泽,移文慎勿笑周颙。

32

句 其三

句 其三,宋代,欧阳景,

遍向蜀都呈巧样,被人翻入锦纹头。

28

和吕居仁泾县旌德道中见寄三首 其一

作者:李宏(宋代)

和吕居仁泾县旌德道中见寄三首 其一,宋代,李宏,

笋舆破晓踏新霜,千里调安远办装。会约明年追胜集,茱萸细把记重阳。

43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一

作者:韩驹(宋代)

某顷知黄州墨卿为州司录今八年矣邂逅临川送别二首 其一,宋代,韩驹,

自罢黄州守,殊方任转流。宁论九年谪,已判一生休。

此士真材杰,诸公定挽留。傥归存老病,车骑拥西畴。

12

送显上人归蜀 其一

作者:韩驹(宋代)

送显上人归蜀 其一,宋代,韩驹,

楚雨冥冥催入峡,巴云漠漠伴归乡。只应袖有欧峰录,万里神珠照地光。

73

朝阳洞

作者:魏泰(宋代)

朝阳洞,宋代,魏泰,

七凿混沌死,万变从此生。海水能几何,呿口下混鲸。

归期不可晚,霜日背林明。

35

用德祖韵送毛彦时二首 其二

作者:程俱(宋代)

用德祖韵送毛彦时二首 其二,宋代,程俱,

断港冰未泮,海风起蓬蓬。君行亦良苦,浮家秋复冬。

故人一相遇,醉觉心形融。道旧有深乐,班荆馀古风。

何当度杨子,起视东井中。未应迫期会,促步佐一同。

况当万灯燃,流光煖疏栊。胡为即言别,系书凭鸟工。

空令千里月,团团出天东。解舟动栖禽,破晓啼匆匆。

酒阑城西道,已失衔烛龙。振衣一回首,瞥去如惊鸿。

17

病中 其一

病中 其一,明代,文徵明,

久病生虮虱,搔头有雪霜。自怜身蹇劣,渐与老相将。

拥榻衾裯薄,挑灯刻漏长。意衰神亦倦,心事转茫茫。

1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