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罢黄州守,殊方任转流。宁论九年谪,已判一生休。
此士真材杰,诸公定挽留。傥归存老病,车骑拥西畴。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五日同使君谒子贡祠对酌 其一,明代,温纯,
旧宰祠堂背郭横,肩随旅拜向檐楹。千年墙室窥瞻好,五日椒兰感慨生。
拂坐薰风思解愠,盈卮蒲酒对澄清。执鞭岂为文章业,所至长留奕奕名。
赠张弋阳诗,魏晋,张翰,
时道玄旷,阶轨难寻。散缨放冕,负剑长吟。昆弟等志,托兹幽林。
玄墨澄气,虚静和心。
惟我友爱,缠绵往昔。易尚去俗,携手林薄。轻露给朝,遗英饱夕。
逍遥永日,何求何索。
潜光重阴,抱悴如荣。绝路既续,舍我遐征。刺带皇域,升降都城。
爰赖爰慕,忡予中情。
负薪弗克,耕者妨力。仲仪弹弦,顾瞻先职。遗其绵绵,忧心惨恻。
乃抗乃拔,释我绕邑。
将逝命驾,陟彼郊圻。和鸾摇响,载驱载驰。言告分别,言告言归。
心怨辞苦,张高弦哀。
杨柳可卷,去在斯时。流液可年,岂云旋归。行役必偕,伤我长离。
借喻孤禽,矜翼翩栖。
昔我惟乐,群居多跱。今我斯怀,缠绵万里。人亦有分,或通或否。
行矣免致,我诚永已。
雁塔,唐代,解彦融,
峥嵘澈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崄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次黄完仲见寄韵,宋代,刘跂,
读书老无味,记一辄忘十。视昔那得超,但觉有不及。
谁能求甚解,拘窘被书絷。为文亦尔尔,造语须易给。
未足解客嘲,况复令鬼泣。柴门一鹊噪,童稚迎信入。
开缄故人书,快阅惊喜集。新诗莹病目,俨若冰玉立。
才兼刘柳健,思鄙郊岛涩。定从西山来,爽气扶岌嶪。
惠然远见属,疑我故闲习。丛台三晋旧,镇静无警急。
府宽郎幕尊,森卫走呼吸。以兹书檄省,频岁息篇什。
神交庶暂对,恍不阂川隰。卢溪白士薮,野处分屣笠。
如闻趣归装,早作下车揖。吾庐虽庳陋,雅亦便樵汲。
无酒或过雄,有酒谁馈伋。何时甲乙第,版筑见君葺。
比邻或借倩,梨枣亦得拾。不耻共秃翁,相携走城邑。
水调歌头·仙掌下驰道,宋代,刘辰翁,
仙掌下驰道,清露滴芙蓉。无憀似酒初醒,身世笑颦中。万朵花灯夜宴,一叶扁舟海岛,寂寂五更风。误赏明妆靓,愁思满青铜。陂六六,三十六,渺何穷。江南曲曲烟雨,谁是醉施翁。但恨才情都老,无复风流曾梦,缥缈赋惊鸿。寄语清净社,小饮合相容。
陪师川纳凉大宁寺得绿字,宋代,洪朋,
六月维长夏,炎热不可触。车马断经过,卧痾适所欲。
欻作城北游,佛界映空谷。方塘荷气清,层轩竹阴绿。
徐侯辨食事,意豁忘羁束。鸣蜩韵高寒,凉飔荡烦促。
坐隐者谁子,飞雹下棋局。胜负吾不知,静啸荫乔木。
徙倚失日车,旋归想雨足。可令夜气清,更使年谷熟。
三月八日 其一,宋代,韩淲,
昼闲春婉婉,草树转花事。人谁用吾情,我自顺吾意。
江山不徒吟,城郭亦可醉。阴阴起晴风,相赏岂云易。
方斋既虚清,山堂亦深翠。来燕翩翩归,啼鹃眇眇至。
时物付芳华,所惜者风谊。
虎丘山,宋代,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顯。
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
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
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
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
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
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
巍乎屹宝阁,仰之目睛眩。
中有明光书,丽若日星烜。
三朝所秘藏,百灵共幽赞。
兹焉真福庭,瞻者皆色洒。
敻觉尘世非,恍如化城现。
塔顶拂彤霞,山脚环清甽。
北崖宿雪寒,东阜晨曦暖。
阴森岩腹空,诘屈廊腰转。
秋磬落云端,宵灯耿天半。
处者病恼蠲,来者钝根遗。
予膺邦寄时,所历游屐遍。
不领旌旗行,恐惊禽鹿散。
扪萝穷邃深,据槛望平远。
寻幽既欢欣,访古或兴欢。
葬金坟已隳,淬剑池犹漫。
冰霰凋古杉,朱丹浮断简。
珍重讲石存,讥凭鬼诗诞。
唐贤留风什,遗墨罗粉版。
险语悉冥搜,清景不可逭。
国朝有笔札,崖壁刻棱婉。
刀矟君谟书,龙蛇不疑篆。
二美贲禅扃,千古宗风愈恢阐。
迦陵觉音清,石室惊筹满。
自惟挂缨归,心与纷挐断。
每来寻香刹,常得峨野弁。
久留莲漏移,相接犀谈款。
露井汲云浆,冰甆试芳荈。
最怜草树春,几爱烟岚晚。
愿借一庵名,于兹修止观。
林端生色美新晴,楼阁依山若画屏。
石坐最宜人选胜,剑池潜想地遗灵。
僧窗松竹冬忧茂,寺路烟霞画亦冥。
自愧逾年假麾守,一回方得扣禅扃。
宋骑吹曲 其二 归朝曲第四,宋代,谢翱,
勾吴月令牵牛中,翟茀乘风来閟宫。随王剑履朝上殿,黄门夜趣长春宴。
昭容引班入内朝,龙衮当中开雉扇。宴罢朝辞生局促,诏赐离宫作汤沐。
先王烝尝泽有差,上恩许歌陌上花。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