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

醉入机缄喜不胜,几多风雨一番晴。

扫除氛祲乾坤大,拂度光辉日月明。

万计官逋纾吏责,十分灯夕看人情。

熙熙不但夫台乐,从此东南说建平。

0

诗文译文

醉入机缄喜不胜,

几多风雨一番晴。

扫除氛祲乾坤大,

拂度光辉日月明。

万计官逋纾吏责,

十分灯夕看人情。

熙熙不但夫台乐,

从此东南说建平。

诗文赏析

《喜晴》以喜庆的晴朗天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喧嚣的厌倦和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醉入机缄喜不胜\",机缄指的是文书和官方文件,醉入其中表示诗人沉浸于宴饮和欢乐之中,心情愉悦。这里的喜不胜,表达了喜悦之情无法言喻的程度。

接着,\"几多风雨一番晴\"表达了经历了多少风雨之后,一番晴朗的天气带给人们的愉悦和解脱感。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终于迎来了一段顺利和平静的时光。

下面两句\"扫除氛祲乾坤大,拂度光辉日月明\"描绘了晴朗的天空和明亮的阳光。氛祲指的是阴暗的氛围和不祥的征兆,诗人希望能够驱散这些阴霾,使天地清朗明亮。

接下来的两句\"万计官逋纾吏责,十分灯夕看人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员们延误公务和官员们责任的解脱感和希望。十分灯夕指的是深夜的灯火,诗人以此暗喻官员们加班加点处理公务,以及人们对官员们的期望和关注。

最后两句\"熙熙不但夫台乐,从此东南说建平\"表达了诗人对于夫台乐乐观向上的心态的赞美,并预示着从此以后东南地区将会传颂建平的美好。

整首诗以晴朗的天气为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繁忙纷杂世事的厌倦和对宁静祥和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描绘天空明净、阳光明媚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烦琐事物的解脱和对官员延误公务的期盼,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愿景。整首境高远,寓意深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事纷扰的厌倦和对安宁喜悦生活的向往之情。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其他诗经

寿黄贰守琮七言长律十六韵

作者:龚敩(明代)

寿黄贰守琮七言长律十六韵,明代,龚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气压三吴。故家礼乐新文运,泽国山河旧霸图。

昭代贤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鹏翼,尘满南阳识凤雏。

群史六经那辍诵,万言九制不操觚。场中策对三千字,天上名传第几胪。

匹马春风行陇华,双旌夜月过延鄜。煌煌肘后悬金印,济济腰间绾玉符。

中部琴堂思抚字,上饶铃阁听传呼。溪山冰玉平安好,锦绣文章世代无。

童子何知亲较艺,老儒犹幸借嘘枯。九年已喜陪高义,一见真如谒大巫。

南极星辰光照室,重阳时节庆垂弧。芳馨杳蔼罗椿桂,翠碧交加映竹梧。

珠玉未须辞瓦砾,蘋蘩非敢荐潢污。寿觞欲折黄花泛,不与陶潜共酒徒。

32

次韵沈文举为凤阳钱文规题画

作者:董纪(明代)

次韵沈文举为凤阳钱文规题画,明代,董纪,

一自移家禹会村,十年不出草堂门。旧时桑梓今看尽,夜夜九山劳梦䰟。

49

再用前韵 其一

再用前韵 其一,宋代,赵善括,

枕席方相好,儿童且勿哗。窗蕉鸾曳尾,檐树鹊鸣槎。

有客谈飞屑,无才笔吐花。倦馀题短句,谁为指瑜瑕。

89

谒金门(九日)

谒金门(九日),宋代,洪咨夔,

开笑口。又是茱萸重九。好水佳山长似旧。健如黄犊走。
菊蕊峥峥如豆。风雨轻寒初透。檐外鹊声谁送酒。莫闲金碗手。

55

【正宫】端正好 乐道撇罢了

【正宫】端正好 乐道撇罢了,元代,邓学可,

乐道

撇罢了是和非,拂掉了争和斗,把心猿意马牢收。舞西风两叶宽袍袖,看日月搬昏昼。

【滚绣球】千家饭足可周,百结衣不害羞。问甚么破设设歇着皮肉,傲人间伯子公侯。闲遥遥唱些道情,醉醺醺打个稽首,抄化些剩汤残酒,咱这愚鼓简子便是行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求,散诞无忧。

【倘秀才】积书与子孙未必尽收,积金与子孙未必尽守,我劝你莫与儿孙作马牛。恰云生山势巧,早霜降水痕收,怎熬他乌飞兔走。

【滚绣球】恰见元宵灯挑在手,又早清明至门插柳。正修禊传觞流曲,不觉击鼍鼓竞渡龙舟。恰才七月七,又早是九月九,咱能够几番价欢喜厮守?都在烦恼中过了春秋。你子见纷纷世事随缘过,都不愿急急光阴似水流,白了人头。

【倘秀才】有一等造园苑磨砖砌甃,盖亭馆雕梁画斗,费尽工夫得成就。今日是张家地,明日是李家楼,大刚来只是翻手合手。

【滚绣球】刬荆棘凿做沼池,去蓬蒿广栽榆柳。四时间如开锦绣,主人公能得几遍价来往追游?亭台即渐摧,花木取次休,荆棘又还依旧,使行人嗟叹源流。往常间奇葩异卉千般秀,今日个野草闲花满地愁,叶落归秋。

【呆古朵】休言尧舜和桀纣,都不如郝孙谭马丘刘。他每是文中子门徒,亢仓子志友。休说为吏道的张平叔,做烟月的刘行首。若不是阐全真的王祖师,拿不着打轮的马半州。

【太平年】汉钟离原是个帅首,蓝采和本是个俳优,悬壶翁本不曾去沽油,铁拐李险烧了尸首,贺兰仙引定曹国舅,韩湘子会造逡巡酒。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度了数千年的绿柳。

【随煞】休言功行何时就,谁道玄门不可投?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说甚么四大神游,三岛十洲。这神仙隐迹埋名,敢只在目前走。

72

【越调】小桃红 四公子宅赋

【越调】小桃红 四公子宅赋,元代,马致远,

四公子宅赋

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篆香微动。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映帘十二挂珍珠,燕子时来去。午梦薰风在何处?问青奴,冰敲宝鑑玎珰玉。兀的不胜如,石家争富,击破紫珊瑚。

碧纱人歇翠纨闲,觉后微生汗。乞巧楼空夜筵散,袜生寒,青苔砌上观银汉。流萤几点,井梧一叶,新月曲阑干。

两轩修竹凤凰栖,雪压玲珑翠。惯得闲人日高睡,赖花医,扶头枕上多风味。门前怪得,狂风无力,家有辟寒犀。

36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

作者:苏轼(宋代)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磐石,石尽,乃得泉,宋代,苏轼,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乾。

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矻矻烦四夫,硗硗斲层峦。

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磐。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

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

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

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一勺亦天赐,曲肱有馀欢。

24

环翠堂二首为王审理 其一

作者:王翰(唐代)

环翠堂二首为王审理 其一,唐代,王翰,

一曲清流上四围,世家种德有馀辉。亲藩开卷题金薤,令子趋庭着绣衣。

风引晴岚来几席,鸟拖秋色入檐扉。江山孕秀门庭贵,夹路青槐四牡騑。

63

寄胡完夫

作者:刘攽(宋代)

寄胡完夫,宋代,刘攽,

去国那无鬓发华,白沙犹觉胜长沙。晴云乱眼江枫色,宿雨销魂野菊花。

过客谁能问名姓,加餐自不厌鱼虾。海陵仓粟年丰熟,吾亦惭为饱煖家。

74

次韵和十六兄先辈见寄

作者:杨亿(宋代)

次韵和十六兄先辈见寄,宋代,杨亿,

秋风苦忆鲙霜鳞,暂剖铜符出紫宸。一路雪寒多挟纩,几程山险欲摧轮。

清香扑鼻梅林近,秀色凝眸麦垄新。闭阁草玄终寂寞,下车为政尚因循。

寻僧不厌携筇远,爱客宁辞举白频。簿领孜孜防黠吏,丘园矻矻访通民。

鱼盐自与沧溟接,鸡犬仍将白社邻。官满会须抛印绶,武夷归去作闲人。

93

楚风四首 其三

作者:刘敞(宋代)

楚风四首 其三,宋代,刘敞,

宜僚乐市肆,叔敖荣寝丘。不恶渔钓卑,吾闻公阅休。

颠冥天地间,世与我悠悠。岂悟多种橘,可齐千户侯。

52

丁山眺望

丁山眺望,宋代,赵处澹,

绝顶苍崖险,藤萝手自攀。

云烟万里迥,宇宙一身闲。

秋气悲才子,夕阳明远山。

看看九日至,黄菊翠岩间。

77

芰荷香·倚晴空

芰荷香·倚晴空,宋代,赵以夫,

倚晴空。爱湖光潋滟,楼影青红。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天上菖蒲五色,倩掺掺素手,分入雕锺。新欢往恨,一时付与歌童。斜阳正好,且留连、休要匆匆。应须倒尽郫筒。归鞭笑指,月挂苍龙。

21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 其二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东陈风义旧传闻,雕鹗鸾凰果逸群。青竹题诗才倚马,画船槌鼓气凌云。

赏心自向明时得,乐事应容下客分。敌饮会须翻玉海,背河决胜看齐军。

2

谢蒋颖叔惠澄心纸

谢蒋颖叔惠澄心纸,宋代,郭祥正,

李氏三世皆名书,古今笔法谁能如。澄心堂中畜妙纸,敲冰捣楮惟恐粗。

当时文物称第一,教敕往往亲涵濡。赫然真龙跃中国,僭迹甘就雷霆诛。

论功行赏尽金玉,唯有此物多赢馀。流传既久乃珍绝,一轴不换千明珠。

乐安御史辄寄我,二十五幅无纤污。却疑织女秋夜醉,素段割裂天所须。

又如美玉才出璞,莹采射目争阳乌。文章未到一王法,宝纸谩对明窗铺。

廷圭煤麝铜雀瓦,气象嵂兀尤相于。坐思厚贶欲为报,累旬安得论锱铢。

况君才力似韩愈,尽当返赠诛奸谀。

42

挽范丞相忠宣公六首 其一

挽范丞相忠宣公六首 其一,宋代,毕仲游,

曳杖三朝老,持衡一品尊。忽同秦逐客,几见楚冤魂。

公衮方还第,輀车已及门。遗言不须记,一一表中存。

99

呈晁元默

作者:韩淲(宋代)

呈晁元默,宋代,韩淲,

九年不见新诗句,闻过名山得胜游。步转高寒灊岳耸,眼明横绝大江流。

留连朔雪僧窗夜,邂逅西风客舍秋。当使胸襟更陶写,乘时谈笑上瀛洲。

85

十绝为亚卿作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十绝为亚卿作 其二,宋代,韩驹,

君去东山踏乱云,后车何不载红裙。罗衣浥尽伤春泪,只有无言持送君。

41

赠英德风和尚

赠英德风和尚,宋代,敖陶孙,

风师风狂无是处,文采成龙或成虎。

向来打橛钉虚空,今日入山还削锯。

晴窗洗出烟岩秋,休嗟李广不封侯。

见说行年今在坎,老慵且作囚山囚。

82

续小娘歌十首(选二)

续小娘歌十首(选二),元代,元好问,

其一

山无洞穴水无船,单骑驱人动数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处过明年。

其二

雁雁相送过河来,人歌人哭雁声哀;

雁到秋来却南去,南人北渡几时回!

5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