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三朝老,持衡一品尊。忽同秦逐客,几见楚冤魂。
公衮方还第,輀车已及门。遗言不须记,一一表中存。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其六 太上皇帝升御坐用《乾安》。降同。,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天行惟健,天步惟安。圣子中立,臣工四环。民无能名,威不违颜。
宋德宜颂,汉仪可删。
相和歌辞。棹歌行,唐代,徐坚,
棹女饰银钩,新妆下翠楼。霜丝青桂楫,兰枻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风起洞庭秋。扣船过曲浦,飞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洲长殊未返,萧散云霞晚。
日下大江平,烟生归岸远。岸远闻潮波,争途游戏多。
因声赵津女,来听采菱歌。
原蝗,宋代,王令,
蝗生于野谁所为,秋一母死遗百儿。埋藏地下不腐烂,疑有鬼党相收持。
寒禽冬饥啄地食,拾掇谷种无馀遗。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与人为饥。
去年冬温腊雪少,土脉不冻无冰凘。春气蒸炊出地面,戢戢密若在釜糜。
老农顽愚不识事,小不扑灭大莫追。遂令相聚成气势,来若大水无垠涯。
蓬蒿满眼幸无用,尔纵嚼尽谁尔讥。而何存留不咀嚼,反向禾黍加伤夷。
鸱鸦啄衔各取饱,充实肠腹如撑支。儿童跳跃仰面笑,却爱甚密嫌疏稀。
吾思万物造作始,一一尽可天理推。四其行蹄翼不假,上既载角齿乃亏。
夫何此独出群类,既使跃跳仍令飞。
麒麟千载或一见,仁足不忍踏草萎。凤凰偶出即为瑞,亦曰竹食梧桐栖。
彼何甚少此何众,况又口腹害不訾。遂令思虑不可及,万目仰面号天私。
天公被诬莫自辨,惨惨白日阴无辉。而余昏狂不自度,欲尽物理穷毫丝。
要袪众惑运独见,中夜力为穷研思。如知在人不在天,譬之蚤虱生裳衣。
扪搜剔拨要归尽,是岂人者尚好之。然而身尚不绝种,岂复垢旧招致斯。
鱼朽生虫肉腐蠹,理有常尔无何疑。
谁为忧国太息者,应喜我有原蝗诗。
玉炉三涧雪 景金本注云,六首本名西江月,元代,丘处机,
最苦三冬冰雪,难当万里风尘。天涯海角不离身。何处参同心印。况是中丹宛转,徒劳外景因循。争如作伴到青春。看我行藏远近。
集自郡城归溪山翁寄诗并和申字韵垂教依韵再呈殊愧迟拙 其一,元代,虞集,
暮春长日雨兼风,买得江船未及东。出郭故人邀杜老,辍耕田父讶庞公。
谩从修禊忘溪曲,何用安车遍洛中。旦起紫芝行复长,咏归先与谢崆峒。
题杏山阮氏高居,宋代,郭祥正,
仙翁得仙朝玉皇,当时种杏盈山冈。传闻落英堰流水,每到三月溪泉香。
白云霏霏出幽谷,独鹤沉沉唳乔木。寒潭深处睡蟠龙,灵草芳时跃青鹿。
丈人何年居此间,诜诜孙子如芝兰。抱才求进十五六,亦有随计乡书还。
步兵傲世逸千载,谁道风流至今在。软炊玉粒烹黄鸡,客子虽多竟相待。
我爱长吟登好山,到此便欲辞尘寰。可能筑室辄延我,为君鍊熟黄金丹。
丹成大笑分一粒,坐令绿发回朱颜。浮生百岁不早悟,日月扰扰空循环。
古碑塔寺改律为禅乡大夫招凌云智禅师主法席规模就整侯丞用晦为赋揭章和者成轴书来索和,宋代,程公许,
智禅生峨下,稚齿希空门。落发受具戒,持钵巡诸村。
有如摩尼珠,烱然古井浑。又若大明镜,不受尘垢昏。
衰世不见理,窥天于覆盆。誓将昌祖道,特用报佛恩。
得法归燕社,闭口不复论。眷言古丛城,往事空剑痕。
谁规此浮屠,峻极压厚坤。意令五浊海,亲见两足尊。
末法裨贩盛,遗教髣髴存。破律会十方,有诏下九阍。
法席遴厥选,炉香冷复温。竖拂集龙象,催粥吼鲸鲲。
能使幽衢暝,豁开若木暾。空花眩俗眼,孰办牢脚跟。
斯道许津梁,如天柱昆崙。施金方山积,巧匠犹水奔。
请以六度法,为拔六欲根。诸君快说偈,群魔惊褫魂。
何时共峻陟,层霄疑可扪。勿谓蟹井小,可敌鲸海吞。
己巳三月十二日陪凌季文游水南陈氏园次壁间徐明叔韵,宋代,王洋,
不惭衰白照溪光,清昼穿梁访野堂。物外风烟多喜客,人间草木亦宗王。
浮花竞作争新艳,近侍全收殿后香。秉烛便须期醉赏,胜饶吴榜起渔榔。
十二月乐辞十三首 其十一 十一月,元代,吾丘衍,
飞沙走寒几千里,霞丝不起罗纹紫。鱼龙水合青海愁,寒木空林晓鸢死。
玉台仙子琥珀钟,帘衣半卷迎东风。鸾刀剪秋秋水溶,舞鸾堕影来虚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