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词牌名古诗文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作者:周密(宋代)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负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消忧。

37

忆旧游·登蓬莱阁

作者:张炎(宋代)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48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99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

螺屏暖翠。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梅槎凌海横鳌背。倩稳载、蓬莱云气。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

应记。千秋化鹤,旧华表、认得山川犹是。暗解绣囊,争掷金钱游人醉。笙歌晓度晴霞外。又上苑、春生一苇。便教接宴莺花,万红镜里。

88

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

作者:姜夔(宋代)

一顾倾吴。苎萝人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时下樵苏。只今倚阑一笑,然则非欤。小丛解唱,倩松风、为我吹竽。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鸟。

65

和毛宣尉蓬莱阁韵

作者:黄庚(元代)

杰阁翚飞翠霭间,蓬莱元不在人寰。绿围城郭千村水,青逼帘栊四面山。

华表鹤归辽海远,高台凤去夕阳间。我来倚遍阑干月,云锁重门夜不关。

85

蓬莱阁

作者:冉琇(金朝)

倚阑吟不就,看剑老相催。鸟逐孤云没,帆从别国回。

鲁连惟有死,王粲不胜哀。回问依依柳,秋声何处来。

50

中秋赏月蓬莱阁呈同官

中秋玩月小蓬莱,风送婵娟入座来。樽俎论文清有味,湖山照眼净无埃。

云生脚底蛟龙卧,影落人间鼓角催。把酒问天兼问月,何时此夜更衔杯。

42

暮登蓬莱阁

危栏散湮郁,已暮亦登临。

鼓角孤城月,山川万古心。

鹳棲松雾重,鸥卧渚烟深。

客子终何吒,婆娑且醉吟。

47

绍兴帅相汤公会五客蓬莱阁登望海亭属某赋诗

作者:曾几(宋代)

赫赫会稽郡,潭潭府公居。

一州胜绝处,毕集于庭除。

秦望极高秀,千峰散江湖。

蓬莱为收揽,远近争奔趋。

溟渤无百里,登临失东隅。

翚飞卧龙顶,便可窥方壶。

丞相不独飨,故人盛招呼。

兵廚列樽俎,宾次罗簪裾。

杰阁坐褫带,危亭上肩舆。

耄倪争指似,还见云间无。

一月明白璧,五星灿连珠。

鄙夫何足数,愧汗沾霜须。

客有徐季海,题名数行书。

怒猊抉石外,筋力颜之徒。

周老盍命驾,属闻遂悬车。

何妨行役事,政用儿孙扶。

24

蓬莱阁

独占林泉胜,金碧耀青冥。凭阑俯八极,缥缈降玉京。

群仙日往还,箫韶闻九成。鸾凤为君导,恍然游蓬瀛。

93

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次韵寄题

鳌背飞来绀碧浮,人间还有小蓬丘。

不须击水三千里,已压中天十二楼。

羽驾旧曾将梦到,芝田今合为公秋。

玉霄有客方东望,竟欲乘风驭气游。

53

次韵公辟会蓬莱阁

作者:秦观(宋代)

林声摵摵动秋风,共蹑丹梯上卧龙。

路隔西陵三两水,门临南镇一千峰。

湖吞碧落诗争发,塔涌青冥画几重。

非是登高能赋客,可怜猿鹤自相容。

96

次韵公辟将受代书蓬莱阁

作者:秦观(宋代)

城连湖岸水为关,旦暮樵风自往还。

龟负宝林新佛地,龙蟠使宅老仙山。

平生仕宦今何得,终日登临独未闲。

岁满徘徊难遽别,就中潇洒异人间。

67

登州蓬莱阁

作者:吴诩(清代)

山连汉武候神处,阁在田横旧砦东。五岛乱浮云气里,双城浑住水声中。

遥滩夕涨生空绿,古庙残阳曳断虹。便欲刺舟从此去,七条弦上响天风。

3

登蓬莱阁

崚嶒杰阁倚晴峦,人在蓬莱眼界宽。沧海无波有龙卧,危栏落日见雕盘。

天开屏障千峰秀,地绕松篁六月寒。纵目难忘生聚计,炊烟万灶起林端。

15

湘月·泗英为吴孚威建蓬莱阁于南川三泉公园嘱题

卧龙去后。有拿空老鹤,徘徊无语。云路鹏程九万里,毕竟江山谁主。

海国涛鸣,孤城潮打,寂寞无归处。危楼飞上,此间尚有乾土。

看取岫翠檐萦,泉清槛绕,九叠双溪注。巨笔磨崖光影里,檀碧团成层宇。

荔子流丹,冬青献碧,长与忠魂护。断霞千片,夕阳为伴终古。

61

蓬莱阁后六绝 其五

汉兵飞度下朝鲜,十万旌旗鸭绿悬。烽戍祗今寒月色,可闻杨仆将楼船。

61

和峻伯蓬莱阁六绝 其六

君汎仙槎拟问津,我从东海学波臣。隋珠却坠双明月,鲸岛寒光夜夜新。

31

和峻伯蓬莱阁六绝 其一

坐看红日映天鸡,曙色中原一瞬齐。雄观古来谁得似,昆崙高柱大荒西。

61

蓬莱阁后六绝 其三

初月弓弯碧海秋,乱峰如镞碍云流。鲛人只讶秦皇至,使者还疑肃慎留。

91

袁将军邀饮蓬莱阁和汝思作

悬梯阁道倚蓬莱,地尽天空鸿雁回。日似海人珠捧出,山疑秦帝策驱来。

千秋未假徐生药,六月长留袁绍杯。为问异时陵陆改,始知尘世有仙才。

42

和峻伯蓬莱阁六绝 其三

绛节秋逢鸾鹤群,安期遣信欲相闻。袖中亦有千年枣,不羡瀛洲五色云。

17

蓬莱阁后六绝 其六

杖底秋风忆旧游,题诗应在阁东头。长令风雨千山合,不逐星辰五夜收。

35

和峻伯蓬莱阁六绝 其四

早晚苍龙自在眠,春波织就蔚蓝天。风雷忽捲秦桥去,日月还依禹碣悬。

91

放舟蓬莱阁下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岐增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72

蓬莱阁閒望写怀

越绝开华国,姚虞启后昆。

昔闻句允霸,今作帝王藩。

地得东南重,山侔岳渎尊。

平湖来万壑,翠袖列千门。

市井鱼盐合,居人组绣繁。

牙旗开物表,州宅倚云根。

六郡趋麟节,三峰出雉垣。

秦游前事废,禹画旧书存。

雁鹜来还去,鲸波吐复吞。

菱歌秋溆远,江信暮潮浑。

石古寒松偃,楼危昼霭昏。

冷光浓可截,秀色净无痕。

露嫋还堤柳,风飞列寺旛。

深林藏杞梓,芳径杂兰荪。

巧笑花争艳,嬉游玉斗温。

画船鵰鷁迅,绛袖绮霞翻。

有意皆行乐,无忧可莳萱。

乡惟知俎豆,士亦贲丘樊。

巨舶联艘至,交衢百货蕃。

敲冰呈巧手,织素竞交鸳。

丽圃红柑亚,通畦紫芋蹲。

茶先春入焙,筍带雪黏盆。

异萼随时坼,清香触处歕。

吴趋惭种蠡,楚些陋湘沅。

往事图难尽,前修孰可援。

风流王与谢,唱和白兼元。

顾我栖儒窦,胡为属使鞬。

迂疏非吏法,蹇浅是辞源。

谬览先生策,谁调伯氏埙。

翦裁迷幅尺,追琢昧{左王右與}璠。

学术何曾取,名场辄屡奔。

技甘同{左鼠右石}鼠,化敢望溟鲲。

将幕闲留滞,乌台误选抡。

埋轮惭避俗,折槛畏当轩。

坎{左土右稟}人奚顾,羁孤舌但扪。

爱书疑有癖,怕事欲无言。

薪米支离叟,蹄盂炙轂髠。

一为华省吏,三驾使君轓。

蹭蹬慵成性,龙锺病愈惛。

因怀邸中绂,来访道山园。

税鞅红尘外,班条碧海垠。

披襟澄沆瀣,缓带涤潺湲。

乐岁欢康洽,高黌礼让敦。

南宫罗俊彦,东箭蔼瑶琨。

退食求凋弊,吹毛析滞冤。

庖刀怯余刃,{左木右畾}剑喜平反。

重禄容虚受,期民肯惮烦。

问贤思水薤,教俗养鸡豚。

{左禾右罷}稏西成稻,逍遥北海樽。

吏符多鹤立,僚友尽鸿骞。

讵听棠阴颂,聊祛缿讼諠。

行歌齐击壤,坐啸比啼猨。

洞邃宜招隐,时清耻叫阍。

嗫嚅挥醉笔,伛偻曝晴暾。

蹑险齎长屐,寻幽叱短辕。

穷通方自适,语默且休论。

厌把诗筒发,欣逢酒{左亦下巾}掀。

桔槔肥果茹,竹马戏儿孙。

以此为官业,何由报主恩。

冰霜徒{左厉右力}操,渊谷可惊魂。

蕙帐羞逋客,庭{左豸右亘}鄙素餐。

行当解簪绂,归老白云邨。

51

和孔司封题蓬莱阁

作者:赵諴(宋代)

龙卧山形滴翠微,翚飞阁势抅空危。

六鳌不是湖中蛰,一岛疑从海上移。

屏障笺毫吟咏处,神仙罗绮燕游时。

自惭为吏非香案,又蹑云梯从使麾。

34

和颖叔蓬莱阁

作者:沈辽(宋代)

海上仙山豪,泛泛随狂潮。仙人毒其危,禺强资巨鳌。

澒洞绝世纷,于焉乐逍遥。长年誓不死,玉观何岧峣。

麻姑朝按行,洪崖莫相招。宴劳酌琼液,献酬肯相饶。

月里振金佩,风前吹玉箫。至真游乐地,世俗风波遥。

我本丘壑人,居然厌烦嚣。步此重阁峻,仙意何飘飘。

下视照湖春,浩荡生波涛。爱兹为中峙,想可娱洪高。

萧洒紫霞衣,淡泊颜氏瓢。聊乐白驹影,轩裳真

52

蓬莱阁

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

争似卧龙云际阁,不劳跨海即鳌山。

1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