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

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

争似卧龙云际阁,不劳跨海即鳌山。

10

诗文译文

不可思议的蓬莱阁,

超越尘世的存在,

弱水与我相望,

相隔万里纷纷。

何必跨海追求鳌山,

宛如卧龙在云际阁。

无需费力去征伐,

自然将其收归怀。

诗文简析

《蓬莱阁》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超凡的地方——蓬莱阁,这个地方超越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与世隔绝。诗中以弱水与蓬莱阁相望,形容两者之间的距离遥远,仿佛隔着万里之遥。然而,诗人却认为争取追求鳌山并不必要,因为像卧龙一样在云际阁中安居乐业,不需要费力去跨越海洋,自然会有鳌山来到自己的面前。

诗文赏析

《蓬莱阁》通过对蓬莱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蓬莱阁象征着一个理想的归宿,一个超越尘世纷扰的净土。诗人认为,追求鳌山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而是可以在云际阁中安享天赐之福。这种观念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心态。整首诗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对理想归宿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力量与个人努力的平衡态度。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其他诗经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昼锦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昼锦,明代,孙之獬,

石头王气藉公扬,突尔县车鬓未苍。供茹芝探四皓紫,欲分金乏雨疏黄。

勒名鼎上虫鱼瘦,赐浣湖中烟月长。只恐东山栖不稳,九州转运苦戎羌。

64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韵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韵,明代,方孝孺,

隆替存恒期,含生会当尽。独遭诬枉搆,既往有馀悯。

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英雄逞割据,未暇分牡牝。

公来作蓍龟,王略见封畛。上为宗社镇,下为邦国准。

旂常揭日月,钟罄罗簴簨。讽谏陆贾多,制作张华敏。

格天诚密运,恤物涕潜陨。气回穷冬温,力导大川引。

竭忠职调护,垂老辞疾疢。谓可乐桑榆,相从拾芝菌。

安知事乖谬,玄造独何忍。颠顿万里行,流离阖门殒。

所馀巳无几,犹受饥冻窘。自顾受深知,无能效赒赈。

是非属公议,不以穷达泯。终古仰大名,昭回配箕轸。

纷纷荣辱论,百世同一哂。三叹秋风前,目送高飞隼。

100

瑞龙吟 其二

瑞龙吟 其二,清代,朱祖谋,

市桥面。还是卧柳吹绵,去波明练。芳尘帘阁愔愔,黄昏细雨,游丝自转。

漏催箭。容易曼歌消酒,旧襟须溅。乌衣也怯残寒,谢堂梦醒,春阴絮晚。

抛尽芳华前事,过江人老,行云天远。鶗鴂未休衰兰,歧路零乱。

蔫红病绿,今夕愁无岸。不辞到、西窗烛烬,南邻钟断。

坐阅狂香卷。误人睡里,清歌渐散。欢绪东风懒。空付与、吴娘哀筝弹怨。

后期最惜,横塘帆片。

82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二

作者:张栻(宋代)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二,宋代,张栻,

谁知牛铎黄钟,寡和阳春白雪。如君句法饱参,妙处不关言说。

61

忆秦娥(冬夜宴东堂)

作者:毛滂(宋代)

忆秦娥(冬夜宴东堂),宋代,毛滂,

醉醉。醉击珊瑚碎。花花。先借春光与酒家。
夜寒我醉谁扶我。应抱瑶琴卧。清清。揽月吟风不用人。

41

【中吕】粉蝶儿 拟渊明

【中吕】粉蝶儿 拟渊明,宋代,李致远,

归去来兮!笑人生苦贪名利,我岂肯陷迷途惆怅独悲。假若做公卿,居宰辅,

地心劳形役。量这些来小去官职,枉消磨了浩然之气。

【醉春风】想聚散若浮云,叹光阴如过隙。不如闻早赋归欤,畅是一个美,

美。弃职归农,杜门修道,早则死心搭地。

【红绣鞋】泛远水舟遥遥以轻,送征帆风飘飘而吹衣,望烟水平芜把我去

程迷。问征夫询远近,瞻衡日熹微,盼柴桑归兴急。

【满庭芳】再休想折腰为米,落得个心闲似水,酒醉如泥。乐并不管家

和计,都分付与稚子山妻。栽五柳闲居隐迹,抚孤松小院徘徊。问因宜把功名弃?

岂不见张良范蠡,这两个多大得便宜。

【上小楼】我则待逐朝每日,无拘无系。我则待从事西畴,寄傲南窗,把酒

东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规模不废,策扶老尚堪流憩。

【幺】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自怡。有酒盈樽,门设常关,景幽人寂。或

命巾车,或棹孤舟,从容游戏,比着个彭泽县较淡中有味。

【耍孩儿】溪泉流出涓涓细,木向阳欣欣弄碧。登东皋舒啸对斜晖,有两般

儿景物希奇。觑无心出岫云如画,见有意投林鸟倦飞。草堂小堪容膝,说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忘机。

【幺】或寻丘壑观清致,或自临清流品题。我为甚绝交游待与世相违,须是

我傲羲皇本性难移。想人间富贵非吾愿,望帝里迢遥不可期。已往事都休记,度

晚景乐夫天命,其余更复奚疑。

【尾声】辞功名则待远是非,守田园是我有见识。闲悠悠无半点为官意,一

任驷马高车聘不起。

97

挽仁宗皇帝词 其一

作者:胡宿(宋代)

挽仁宗皇帝词 其一,宋代,胡宿,

上主乘炎历,真人握宝符。垂衣临太极,脱屣厌中区。

议上尊仁号,传归大圣图。陵宫葬冠剑,万国共号呼。

8

旧院

旧院,清代,全祖望,

澹心居士真耆旧,头白操觚话板桥。岂以平康忘厢社,正从子夜哭宗祧。

葛姬大节成鸾凤,顿老游魂寄黍苗。名士美人双寂寞,荒江斜日逐渔樵。

26

江西道院

江西道院,宋代,朱晞颜,

神仙荒诞不可推,独馀清净为吾师。盖公堂上日初永,吏舍群饮相恣睢。

治平不挠俗自化,尧舜垂拱称无为。一从相国去汉室,此道汨没谁人知。

筠江江上有故宅,丹气纳烂霞争辉。相传八百驻笙鹤,碧落有路通岩扉。

我来历览拭遗扁,华屋突兀争翚飞。信知上界足官府,堂庑深静行逶迤。

列曹简重喧竞息,未必吾气为居移。使君知理过伯始,坐看千里春熙熙。

14

谢杜倅职方兼简汤史君

谢杜倅职方兼简汤史君,宋代,郭祥正,

李白昔游宣城时,谁为太守贤相宜。掣铃交通唤六博,壮哉意气凌虹霓。

北望楼高气象古,遗风馀思犹依依。我来正值青春半,杂花烂笑禽争飞。

轻烟缭绕淡白日,细风荡漾吹游丝。高楼帘卷邻袖出,百尺栏干横酒旗。

银鞍白马不知数,龙筝凤管相追随。杜陵远孙驾别乘,恩威得所名声驰。

华堂重搆唤宾客,风前共倒黄金卮。我为下客最疏放,辱君许可能文词。

死生夤缘释氏说,但觉时换名姓非。寄言太守勿感戚,共对佳人花下迷。

莫教流水落花去,空闻暮雨哀猿啼。

58

送八侄赴调借仲和兄所赠诗韵

作者:韩淲(宋代)

送八侄赴调借仲和兄所赠诗韵,宋代,韩淲,

莫忘前人食息间,好将禄养奉亲欢。愧予行浅无堪法,幸子时亨能效官。

经纬家声元自好,栋梁门户各相看。西风喜送吴中去,年少加鞭信不难。

6

舟中闻元用遂魁天下士论归之辄成五十六字呈宏父车马至中都当举似也

舟中闻元用遂魁天下士论归之辄成五十六字呈宏父车马至中都当举似也,宋代,沈与求,

翰林发策冠诸儒,再世重归汗血驹。醉后挥毫凌月窟,梦中插翼上天衢。

半生怀抱吞馀子,一日声名振八区。归去玉堂清夜直,也应怜我老江湖。

13

放船

放船,宋代,敖陶孙,

柳边放船试南风,扬溪荷花能艳红。

一川云锦步不尽,我舟正在繁香中。

午天无云青脉脉,枕舷哀歌醉脱帻。

更将绿叶穿碧筒,欲臣屈卮奴太白。

风前一笑玉尘横,蜻蜓侧翅潜鱼惊。

骑马遗人多内热,此叹勿语长安城。

须臾客醉船亦醉,信流一抹西村外。

翁媪负墙樵牧奔,拾薪供茶初不记。

还家鼻息撼四邻,阆风接梦疑非真。

清游何时记三人,臞庵与弟拙乡陈。

24

别元美 其二

别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龙,

白云愁色满吴门,疋马孤舟不可论。一自河梁携手后,至今犹有未销魂。

100

外舅挽章

作者:鲁铎(明代)

外舅挽章,明代,鲁铎,

一官遥郡乞身回,旧业南湖只钓台。今日湖滨黯风雪,岂堪还见白鸥来。

99

题壁间竹

作者:鲁铎(明代)

题壁间竹,明代,鲁铎,

繄谁融心神,写此万竿竹。我逐南薰来,炎歊正三伏。

开轩一披襟,洒然在淇澳。中宵起揽衣,乘月看未足。

高歌武公诗,清风动林麓。

53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 其二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 其二,明代,安希范,

虽蒙放弃老丘园,旋复衣冠两被恩。岂有涓埃酬海岳,祇惭衰朽负乾坤。

草茅迹远阍难叩,葵藿忱微手自扪。望阙不胜频洒泪,未传哀诏巳声吞。

81

读曾旅庵居士诗述怀

读曾旅庵居士诗述怀,明代,何南凤,

少壮喜求友,湖海多所遇。暮年恋空谷,鹿豕相群聚。

虽与鹿豕群,中情良疾固。诚感心有应,朋来惬私慕。

壬午九师归,乙酉顶伭附。丙戍恽入华,避乱幸流寓。

数子惠嘉言,如渴得甘露。所恨聚不常,时节因缘误。

何期戊子春,更听潮音句。拜手读数回,此意向谁诉。

10

哭熊雨殷老师

哭熊雨殷老师,明代,卢若腾,

出师未捷事蹉跎,胡越舟中俄反戈;为喜音跫鼪鼬径,终悲血洒鳄鲸窝。

刘琨误杀冤犹薄,孟玖谗成恨不磨;剩得同山畏垒在,遗黎几度哭经过。

78

金城寺

金城寺,明代,郑学醇,

五月南风熟桄榔,六时僧自礼空王。山门阒寂游人少,留得蝉声满夕阳。

2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