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名句
古籍
诗人
许传霈的诗
《
题艺林少年松下听泉小影 其一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十三
》
《
登龙光阁在淮城南
》
《
悼亡百绝句 其七十三
》
《
消寒二集用洛翘师竹均 其二
》
《
悼亡百绝句 其四
》
《
九月偕兄子乐斋之毗陵 其二
》
《
中秋
》
《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二 舟中持螯
》
《
十月十九日去严州
》
《
分咏五代史 其三 汉杨邠
》
《
悼亡百绝句 其九十二
》
《
嘉兴道中
》
《
是日适逢寒日归途有作次方干寒食过东阳韵 其一
》
《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八
》
《
卜居六咏 其五 凿池
》
《
丹阳道中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六
》
《
顾渚采茶歌 其一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一
》
《
悼亡百绝句 其八十二
》
《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九
》
《
题胡馨甫西泠饯别图
》
《
雪后偕芝生登吴宁台探梅 其二
》
《
家居集兴 其二
》
《
人生
》
《
冬夜山居
》
《
十月二十日夜见城南火,翌晨即事
》
《
悼亡百绝句 其二十
》
《
咏新萍四首 其三
》
《
八月十日海中沙阻,病中述
》
《
分咏四花 其三 灯花
》
《
分咏四花 其二 剑花
》
《
吴门三劝 其三
》
《
悼亡百绝句 其八十四
》
《
悼亡百绝句 其二十六
》
《
宗太守招饮爱山台出图卷索题久未报也,是秋八月移守宁波为次东坡道场山诗韵成三首 其一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二
》
《
登吴宁台柬梓材台在东阳县廨后园
》
《
次韵复陆小敏
》
《
借书柬衡甫
》
《
悼亡百绝句 其六十四
》
《
同小敏消寒餐花室分得二律 其二 焦桐
》
《
悼亡百绝句 其四十一
》
《
正月十二日由杭挈眷至湖与叔兄同居 其二
》
《
花朝饮师竹处
》
《
悼亡百绝句 其八十六
》
《
烟火戏
》
《
二十五日由湖回杭,钝斋主人置梅酒舟中,越宿花放,喜赋柬主人
》
《
悼亡百绝句 其七十七
》
《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五
》
《
秋夜
》
《
春分日艺林招饮鱼计亭,即席书怀并柬其从子幼幸
》
《
三十自述 其六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十
》
《
题许云江梅花仕女帐额 其一
》
《
至沪偶病 其二
》
《
同日展长嫂钱孺人墓,见幼妹附殡倾圮,复成一律
》
《
秋闱填榜日饮洛翘处
》
《
咏十国春秋分得蜀王建
》
《
秋夜泛舟
》
《
三十自述 其五
》
《
用西洋法照象,诗以纪之
》
《
渡扬子江
》
《
童女叹 其二
》
《
西湖棹歌 其三
》
《
春怀 其一
》
《
侍母归家 其一
》
《
悼亡百绝句 其二十三
》
《
香亭招饮竹屋在法界寺用关王二君题寺图诗均 其二
》
《
立夏日偶游狮子林
》
《
宾于以游法华诗索和复次原韵纪游
》
《
重九偕衡甫少帆三游云巢
》
《
舟行里下河 其二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五
》
《
勇虫叹
》
《
得秋闱下第之信倚前均寄洛翘
》
《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四 寺前放蝠
》
《
雪霁偕邬梅仙登奎光阁柬棣笙
》
《
悼亡百绝句 其九十六
》
《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二
》
《
咏新萍四首 其二
》
《
悼亡百绝句 其二十二
》
《
咏剑限巢郊胶坳抛韵
》
《
汪苇塘教授以青州饥民歌见示用韵复之
》
《
秋日
》
《
送芝生归山阴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八
》
《
悼亡百绝句 其三
》
《
题陈思召醉读东篱小影 其二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四
》
《
悼亡百绝句 其九十九
》
《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五 岳坟醉酒
》
《
消寒二集用洛翘师竹均 其一
》
《
四月十日偕叔兄四到云巢
》
《
悼亡百绝句 其六十七
》
《
转至蓬莱阁
》
《
由淮之泰州留别诸友 其一
》
《
宾于以诗寄赠用韵复之
》
《
悼亡百绝句 其五十三
》
《
宗太守招饮爱山台出图卷索题久未报也,是秋八月移守宁波为次东坡道场山诗韵成三首 其三
》
《
次韵送吴苍石归芜园 其二
》
《
雪杭杀鸡酌酒招书屏幅,因事不果,以诗志之
》
《
龙山道中
》
《
泊青浦得伯兄馆奉贤之信
》
《
腊月回杭州次龚孝廉送梓材诗韵留别东阳诸君 其四
》
《
消寒三集饮香亭处分得欲字
》
《
夏夜雨坐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
》
《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一
》
《
落花
》
《
海陵四咏 其四 小香岩
》
《
师竹由东阳携石洞贻芳卷过访,偕饮酒楼,转至戴海门笠青家,夜归书赠师竹 其三
》
《
二月八日兄子乐斋之扬 其二
》
《
二月二十六日展先大人墓
》
《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二
》
《
师竹属孔生绘雪中山水赠行,因名消寒归去图,系以诗
》
《
雪后次韵答棣笙
》
《
顾渚采茶歌 其二
》
《
咏草笠
》
《
湖城重建三贤祠落成 其一
》
《
舟行里下河 其三
》
《
秋初偕伯兄泛西湖值雨 其三
》
《
饮建昌山亭寻先题亦潇洒楼遗址,敬次原韵
》
《
棣笙以五十书怀诗索和次韵复之
》
《
将之松江藉以南旋
》
《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一 湖滨携酒
》
《
出门 其二
》
《
谒高丈伯平
》
《
西湖棹歌 其一
》
《
师竹由东阳携石洞贻芳卷过访,偕饮酒楼,转至戴海门笠青家,夜归书赠师竹 其一
》
《
得乐斋补弟子员信诗以复之
》
《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六
》
《
由诸暨至东阳肩舆偶成 其二
》
《
苏城寻伯兄不值
》
《
七里泷看云
》
《
喜子方过访同游小有天园在泰城西 其二
》
《
陈艺林世交持其尊甫补松世丈溪山无尽图索题,题卷中有先人七古诗,伏读数过,凄然有作
》
《
咏桃李杏梨四花各以士事比之 其二 李
》
《
山斋题壁
》
《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三
》
《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 其四
》
《
暮泊无锡乡间
》
《
子方宰邢台为兖豫通衢,近又奇荒,诗以代柬 其一
》
《
悼亡百绝句 其二十七
》
《
中秋坐月 其二
》
《
白榴花叠鉴叔韵
》
《
咏疆场金鼓声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二
》
《
岁朝杭寓独居书除夕思母之作五首 其四
》
《
钝斋主人赋诗见赠并弁言白云洞读书图作长句谢之
》
《
过宣何岭
》
《
次韵酬王鉴叔
》
《
悼亡百绝句 其七十九
》
《
题山阴沈少牧绉绿山房印笺为黼臣作 其二
》
《
暮春有感
》
《
寄伯兄上海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八
》
《
咏伯牙琴
》
《
悼亡百绝句 其四十七
》
《
初游云巢
》
《
兵燹后五年不墓祭矣,成一律寄伯兄
》
《
题俞五如有酒学仙图为姚师竹广文作
》
《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四
》
《
冬至后偕衡甫至湖城北窑湾同儿殡地,口占哀之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四
》
《
悼亡百绝句 其六十二
》
《
再次前韵寄冯太守 其二
》
《
寄怀褚子耘子方 其二
》
《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八
》
《
消暑集分得中字效柏梁体
》
《
偕郭芝韵沈铭斋雪中至袁浦
》
《
家大人集千字文贺胡秀才吉席敬用原韵纪事
》
《
重九夜饮梓材处用洛翘韵
》
《
九日登岘山
》
《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 其四
》
《
消寒五集复饮师竹处分得酒字
》
《
叠前韵题竹簃戊辰年师竹所筑
》
《
宾于复题话雨图有“朝糊口、夕埋头”之句,效体谢之
》
《
晓发澉浦走至角里堰
》
《
悼亡百绝句 其九十七
》
《
海陵四咏 其三 古柏林
》
《
七夕与宾于诸君联吟分得玉字
》
《
重九偕张棣笙施衡甫两学博叔兄子承登道场山至万象塔,北望太湖放歌纪事
》
《
寿龚甫三十
》
《
居小越旧庐
》
《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十
》
《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一
》
《
徐墨农见题菰城话雨图次卒章韵报之 其二
》
《
悼亡百绝句 其二
》
《
秋夜独坐
》
《
腊月回杭州次龚孝廉送梓材诗韵留别东阳诸君 其一
》
《
吊陈鲁斋兄丈
》
《
咏竹夫人
》
《
哭胡丈
》
《
读三鱼堂文集
》
《
中秋坐月 其一
》
《
卜居六咏 其四 曲室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三
》
《
悼亡百绝句 其五十一
》
《
再为田道士作
》
《
清明南郊看桃过友成、崇正两书院遗址感赋 其二
》
《
病抵淮阴 其一
》
《
伯兄由奉贤来松江连床三日 其三
》
《
偕叔兄襄校严郡试卷居双峰书院先人课士地也,感赋
》
《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七
》
《
寄怀褚子耘子方 其一
》
《
次韵送黼臣之吴门 其二
》
《
九月二日病赴睦州 其二
》
《
棣笙学博赋五言五十韵见赠次韵成七言答之
》
《
师竹由东阳携石洞贻芳卷过访,偕饮酒楼,转至戴海门笠青家,夜归书赠师竹 其四
》
《
送胡馨甫北上用原韵
》
《
步岘山寻明霞墓址 其一
》
《
春郊闻笛
》
《
悼亡百绝句 其四十八
》
《
上元日留赠伯兄 其二
》
《
步岘山寻明霞墓址 其二
》
《
霜螯用欧阳子咏车螯诗韵
》
《
春日书怀寄叔兄徐州 其二
》
《
咏竹林七贤分得王戎
》
《
三月四日侍母登舟谢淮阴诸友送至宝应
》
《
春雹折盆梅感赋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七
》
《
叠前韵再咏白桃花
》
《
宾于将返武康以所携笋蔬麦餈见赠赋此送之 其二
》
《
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 其二
》
《
春暮宾于招饮安庙花园即席叠前归字韵
》
《
饮城南会馆即事口占 其二
》
《
初夏南郊晚眺用洛翘韵
》
《
偕周君经甫登爱山台感赋 其一
》
《
夏四月重游云巢
》
《
书晋豫饥状寄当事者
》
《
题孟嘉落帽图
》
《
由淮之泰州留别诸友 其二
》
《
分咏老渔
》
《
三十自述 其一
》
《
次韵送黼臣之吴门 其一
》
《
西湖棹歌 其六
》
《
宗太守招饮爱山台出图卷索题久未报也,是秋八月移守宁波为次东坡道场山诗韵成三首 其二
》
《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其二
》
《
得家书将去泰州
》
《
长至后一日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
》
《
悼亡百绝句 其五十四
》
《
咏水车限南三酣韵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三
》
《
臈月将由杭之湖州次韵答载之 其二
》
《
登金山绝顶
》
《
子方宰邢台为兖豫通衢,近又奇荒,诗以代柬 其二
》
《
咏松花 其二
》
《
分咏五代史 其一 梁敬翔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七
》
《
悼亡百绝句 其六十
》
《
咏桃李杏梨四花各以士事比之 其三 杏
》
《
同日师竹携酒肴来谭
》
《
晓发东山指石峰
》
《
踏雪至城南归饮师竹处为消寒初集
》
《
侍家大人宴金罍观
》
《
偶成
》
《
香亭招饮竹屋在法界寺用关王二君题寺图诗均 其一
》
《
侍家大人至汤浦
》
《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
》
《
二月八日兄子乐斋之扬 其一
》
《
悼亡百绝句 其一○○
》
《
春日送叔兄之上海
》
《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七
》
《
千金墟怀古
》
《
顾渚采茶歌 其三
》
《
早菊
》
《
述梦
》
《
催妆曲 其一
》
《
王兹园丈过访偕登北寺塔旋至元都观 其二
》
《
臈月将由杭之湖州次韵答载之 其一
》
《
饮城南会馆即事口占 其四
》
《
上元前夕叠韵复棣笙 其一
》
《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
》
《
至绍城留别宋白楼拔萃
》
《
过漂母祠 其一
》
《
月夜
》
《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其四
》
《
去淮阴留别诸友 其二
》
《
春郊
》
《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 其二
》
《
香亭招饮竹屋
》
《
咏松花 其一
》
《
拟禽言 其二
》
《
五月十二日悼同儿成绝句十首 其四
》
《
馆杭城凤凰山麓,每夜潮声澈耳,因颜曰梦潮
》
《
伯兄自瓜步来苏,连床四日
》
《
去淮时有旧婢夜哭岸上,诗以纪之
》
《
途中偶成用前韵 其一
》
《
拟禽言
》
《
同郭芝韵登三仙楼
》
《
斋中偶占
》
《
偕海宁倪又田登秀亭
》
《
雨中舟行 其二
》
《
去淮阴留别诸友 其一
》
《
夜半泊邵伯驿访龚甫
》
《
悼亡百绝句 其九十四
》
《
腊月回杭州次龚孝廉送梓材诗韵留别东阳诸君 其二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一
》
《
悼亡百绝句 其五十
》
《
分咏五代史 其二 唐李存孝
》
《
将返杭州次小敏赠行诗韵即题其读月楼稿
》
《
孙君瘦梅为女芳祖述小螺盦病榻忆语题词 其一
》
《
秋夜半湖棹归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十二
》
《
残腊途中冰阻
》
《
秋怀
》
《
悼亡百绝句 其七十八
》
《
八月二十二日偕汪苇丈、宾于、衡甫、子兰、西章、少帆诸学博游法华山
》
《
悼亡百绝句 其四十二
》
《
登四面云山楼赠宗郡守
》
《
王鉴叔藏有名纸欲易以诗因次其送春诗韵
》
《
沈稚斋见题话雨图次韵报之并酬春间招饮
》
《
悼亡百绝句 其六十一
》
《
通州任家港车行 其二
》
《
雪后偕芝生登吴宁台探梅 其一
》
《
叔韵以城西看山诗索和倚韵复之
》
《
秋初偕伯兄泛西湖值雨 其一
》
《
竹粉
》
《
消寒六集复饮洛翘处分得爱字
》
《
代复薛观察即此其洗儿诗韵
》
《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三
》
《
春夜独步
》
《
九月二日病赴睦州 其一
》
《
家居集兴 其三
》
《
孟春共甫之吴叔寅北上伯约之甬予将之东阳赋此志别
》
《
悼亡百绝句 其七
》
《
登飞英塔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九
》
《
悼亡百绝句 其四十六
》
《
出门 其一
》
《
咏越中名胜分得樵风泾
》
《
咏校人烹鱼
》
《
咏脚划船五排限江韵
》
《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九
》
《
将去松江用子耘赠行诗韵留别诸友
》
《
咏梅限纤添尖黏帘韵
》
《
二月六日偕薛子白、胡馨甫、高共甫乘兴泛西湖,谒蒋公祠,饮湖畔,夜饮子白家,纪事柬心农丈
》
《
咏镜限冬钟龙浓邛韵
》
《
师竹由东阳携石洞贻芳卷过访,偕饮酒楼,转至戴海门笠青家,夜归书赠师竹 其二
》
《
咏新萍四首 其四
》
《
至法界寺访宋胡侍郎铸钟香亭留饮
》
《
次韵复湘文观察寄示白芍药诗 其二
》
《
洛翘以致祭白云祠诗见示用均复之
》
《
题师竹游雁宕诗卷即用其宿净名寺诗韵
》
《
遗书
》
《
襄校东阳县试卷事竣柬梓材
》
《
腊月回杭州次龚孝廉送梓材诗韵留别东阳诸君 其三
》
《
舟抵云间
》
《
是日适逢寒日归途有作次方干寒食过东阳韵 其二
》
《
晚桂
》
《
题袁柘林小影用其兄香溪韵
》
《
通州任家港车行 其一
》
《
同小敏消寒餐花室分得二律 其一 剪烛
》
《
次韵送吴苍石归芜园 其一
》
《
风行高宝湖
》
《
归安俞烈妇吟为艺林作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十一
》
《
上元日留赠伯兄 其三
》
《
题馨甫亲舍望云图册
》
《
咏程洛翘广文园中白桃花即次同游白云洞诗韵
》
《
至沪偶病 其一
》
《
薛心农鹾尹盛暑过访偕张西章、钮小琴与叔兄放棹碧浪湖纳凉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五
》
《
重阳
》
《
悼亡百绝句 其九十
》
《
夏夜口占
》
《
悼亡百绝句 其六十八
》
《
过漂母祠 其二
》
《
忌日
》
《
喜闻官军平定浙东
》
《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三
》
《
清明南郊看桃过友成、崇正两书院遗址感赋 其一
》
《
寿师竹五十有三
》
《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六 空谷传声
》
《
又次韵二首 其一
》
《
将去东阳留别诸友用洛翘韵
》
《
春怀 其二
》
《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其三
》
《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六
》
《
寻吴烈女赛金墓
》
《
落叶吟
》
《
高香亭由东阳寄何氏兰亭本,诗以谢之
》
《
至沪偶病 其三
》
《
题秦虎侯所绘梅花风雪图卷为杨春浦作
》
《
宾于将返武康以所携笋蔬麦餈见赠赋此送之 其四
》
《
吴门三劝 其一
》
《
中秋舟泊泰兴怀胡丈
》
《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五
》
《
岁朝杭寓独居书除夕思母之作五首 其五
》
《
家居集兴 其一
》
《
拟郭璞游仙诗七首 其四
》
《
卜居六咏 其二 月榭
》
《
消寒四集饮洛翘处分得一字
》
《
上元日留赠伯兄 其一
》
《
出门 其三
》
《
三十自述 其四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十四
》
《
三十自述 其三
》
《
旅窗闻桂
》
《
步东郊至卢宅
》
《
九月二十九日感事
》
《
喜子方过访同游小有天园在泰城西 其一
》
《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 其一
》
《
孙君瘦梅为女芳祖述小螺盦病榻忆语题词 其二
》
《
悼亡百绝句 其十六
》
《
前诗题后谛观卷中先人印章为前时所未见者,再成七律写怀
》
《
顾渚采茶歌 其四
》
《
咏雪限麻牙瓜叉拿韵
》
《
月夜有怀
》
《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九
》
《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 其三 槛外观鱼
》
《
同日饮洛翘处转至周宅
》
《
悼亡百绝句 其八十七
》
《
咏糕老虎七排限先韵
》
《
晨起即事 其一
》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