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知节简介

马知节(955年—1019年9月19日),字子元,幽州蓟县人。北宋名臣,江州防御使马全义之子。马知节自幼孤苦。宋太宗时,以荫补为供奉官,赐名知节。真宗时曾任枢密副使,官至彰德军留后、知贝州兼部署。天禧三年(1019年),马知节去世,年六十五。获赠侍中,谥号“正惠”。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全宋文》录有其作品。

马知节详细介绍

马知节自幼孤苦。宋太宗时,以荫补为供奉官,被赐名知节。他十八岁时,任彭州监兵,因严厉监视众兵,大家像敬畏老将那样敬畏他。后又监潭州兵,当时何承矩为守臣,很是以文雅整饬吏治。马知节仰慕何承矩的处事,因而开始折节读书。 

宋太宗雍熙年间,马知节出任博州监军。雍熙三年(986年),辽朝大举入侵,于君子馆之战中击败宋军。在此之前知节修治城池修补战具,储积粮草,官吏百姓认为他多此一举。不久,辽军果然到来,因为宋朝有准备,避开而去。 

其后移知定远军。当时,朝廷议论调发河南十三州的百姓运输粮饷,河北转运使樊知古刚好到定远军商议事情,马知节说:“军少粟多,除去腐烂的粟米,还可得到十分之六七。”樊知古同意,果然获得粟米五十万斛,分发给各驻屯大军,于是省却了河南的工役。当时所部百姓入保躲避敌人,士兵有盗窃妇女首饰的,护军只是将其鞭笞遣走。马知节说:“百姓躲避外患而来,反而遭受内寇之祸,这样可以宽恕,那么何以整肃下面呢?”马上下令将其处死。改知深、庆二州,升任西京作坊使。 

不久,马知节再知梓州。淳化四年(993年),李顺叛乱,诏令知节与王继恩共同讨伐。王继恩依仗权势按自己的意图放任行事,厌恶马知节不依附自己,派他守彭州,交给他三百名瘦弱之兵,彭州旧有的士兵,全都召回成都。马知节屡次请求增加兵员,没有得到同意。李顺以十多万人攻打彭州城,马知节力战,从清晨到黄昏,士兵大多死亡,他感慨地叹息说:“死于贼人手里,不是勇士。”就横拿着长矛突围而出,将近天亮,援兵来到,又呐喊入城,贼人于是溃退离去。太宗听说后感叹地说:“贼众我寡,马知节不容易抵挡。”授任益州钤辖,加封益、汉九州都巡检使,升内园使。恰逢韩景祐部将刘旰胁迫官兵作乱,接连攻占州县,人数超过二千。知节率领三百军队,追到蜀州,与之战斗,刘旰逃往邛州。马知节说:“贼人攻破邛州,必定乘胜渡江逼迫我军,等到休息后再战,官军虽然是贼人的两倍,追击它也劳累,不如趁其困敝加紧攻击,这样必然击破它。”于是出发。官军在方井镇停留,与刘旰遭遇,杀得贼人无人幸存。

咸平(998年—1003年)初年,掌领登州刺史,又知秦州。秦州曾经以羌人酋长支属二十多人为人质,超过二十四年。马知节说:“羌人也是人,难道不想回家?”将其全部遣回。羌人感激,一直到最后,不再进犯边塞。当时秦州有银矿,年代久远矿物竭尽,但税额没有废除,负责的官吏破产,不足以偿还这笔税额。马知节请求朝廷免除税额,三上奏章,才得到允许。后升任西上阁门使、知益州兼本路转运使。自从乾德年间以后,每年漕运蜀州物资,动辄超过万计。当时征籍富民来负责船运,因漕船沉没而破产的人很多。马知节请求代督漕运以便察看实地而考核漕事,从此蜀人赖以免去祸患。

其后,马知节移知延州兼鄜延驻泊部署。边敌将到,正好是元宵节,就命令张灯启关,接连几晚宴饮欢乐,敌人不能探知底细,就退去。恰逢镇州程德玄政事弛废,调知节代理他的职务。朝廷诏令调发澶、魏六州粮食输往定武,当时军队交战于边境上,马知节说:“粮食到来,这是资助盗窃。”只令在船车所到地方收取,敌人无所得而逃走。

宋真宗在澶渊,当时王超拥有几十万军队屯驻真定,逗留不前进。马知节移文书谴责,王超才出兵,还是以中渡无桥为借口。马知节预先准备渡河的材料,一晚而完成。

景德年中,移知定州,不久,被授为东上阁门使、枢密都承旨,升任签书枢密院事。

“澶渊之盟”签订后,天下平安无事,大臣言符瑞吉祥之事,但马知节每每不以为然,他曾经说:“天下虽然安定,但不可以忘战去兵。”自己陈述年纪未衰,五七年间还可以被使唤,如果边地有警,愿意参预行动,只要得到副都部署名及几匹良马、一队轻便部队就足够了。真宗表示肯定,因而命令制造钢铁锁子甲赐给他。后进官宣徽北院使,加兼枢密副使。当时王钦若任枢密使,马知节因看不起他的为人,遇事敢于直言,从未曾稍有屈服。每次在朝廷议事,得知王钦若不公正,就当面辱骂他。当时王钦若受真宗的宠爱正盛,马知节更加不肯屈节讨好。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马知节任颍州防御使、知潞州。

天禧(1017年—1021年)初年,移知天雄军,召授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因病请求罢免,被任命为彰德军留后、知贝州兼部署。将要赴任,真宗怜悯他瘦弱患病,只命他返回安居。当时上党、大名的百姓已争相来迎接请见。同年八月壬寅日(9月19日),马知节去世,终年六十五岁。临终时,他让家人推辞诏葬(下诏安葬,古代给有勋功大臣的殊荣)。真宗闻讯后,痛切哀悼,追赠侍中,谥号“正惠”。加倍赐予助丧的财物,授其子孙四人为官。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