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892

无题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

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407

桃话冷落

作者:佚名(明代)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小桥有断桥,桥边种碧桃。

465

甲辰八月辞故里\\将入武林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543

千秋岁

作者:刘基(明代)

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

花有泪,莺无语。

芭蕉心一寸,杨柳丝千缕。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

良会处,知何许?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

情未了,月明潮上迷津渚。

965

悼内十一首

作者:于谦(明代)

垂老光阴两鬓皤,细君弃我竟如何!

夫妻一旦世缘尽,儿女百年恩爱多。

小阁空悬台上镜,春衣谁试箧中罗。

客边闻讣肠先断,泪落西风鼓缶歌。

世缘情爱总成空,二十余年一梦中。

疏广未能辞汉王,孟光先已弃梁鸿。

灯昏罗幔通宵雨,花谢雕栏蓦地风。

欲觅音容在何处?九原无路辨西东。

缥渺音容何处寻?乱山重叠暮云深。

四千里外还家梦,二十年前结发心。

寂寞青灯形对影,萧疏白发泪沾巾。

箧中空有遗书在,把玩不堪成古今。

尘寰冥路两茫茫,何处青山识故乡?

破镜已分鸾凤影,遗衣空带麝兰香。

梦回孤馆肠千结,愁对惨灯泪千行。

抱痛苦嫌胸次窄,也应无处著凄凉。

东风庭院落花飞,谐老齐眉愿竟违。

幻梦一番生与死,讣音千里是邪非?

凄凉怀抱几时歇,缥渺音容何处归?

魂断九泉招不得,客边一日几沾衣。

房栊寂寞掩春风,百岁情缘一旦空。

世态不离生死内,梦魂多在别离中。

可怜孤馆月华白,犹忆香奁烛影红。

老眼昏昏数行泪,客边从此恨无穷。

结缘谁不愿齐眉,修短由来未可期。

老我方将安蔗境,细君先已赴瑶池。

花飞玉碎愁何限,绠断瓶沉势莫为。

清泪两行千古恨,眼看儿女益凄其。

别来音问每蹉跎,两地关情感慨多。

我欲承恩还北阙,子先归化梦南柯。

空闺镜破余残粉,断杼尘蒙失旧梭。

痛汝老怀谁与诉?临风惟有泪滂沱。

独对青灯坐夜阑,客边衣薄不胜寒。

因思旧事关情切,欲把遗书掩泪看。

花落香消人寂寂,台空镜破月团团。

梦魂割断幽明路,死别生离欲见难。

百川东逝更无还,生死由来一梦间。

苦雨凄风香阁冷,落花啼鸟绣帷间。

空于纸上看遗墨,无复灯前睹笑颜。

肠断不堪回首处,两行清泪万重山。

痴儿弱女两相依,宿鸟惊巢各自飞。

尘锁镜台秋月冷,香消罗幔夜灯微。

双亲闻讣肠应断,百岁同心事已非。

垂老不堪生死别,客边日日泪沾衣。

655

庸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环者,若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矣。

”一人信焉,使治曲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又践之。

驼者随直,亦随死。

其子欲诉诸官。

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不管人死。

”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自媒一作:自诩)

693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堦寂寂一作:阶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911

明日歌

作者:钱福(明代)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若一作:苦)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版本一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版本二文嘉)

468

浣溪沙

燕垒雏空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

鸬鹚晒翅满鱼梁。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

小庭孤坐懒衣裳。

733

浣溪沙

作者:夏言(明代)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

瞢腾春梦绕天涯。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

酒醒明月照窗纱。

420

长相思

作者:俞彦(明代)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723

浣溪沙

作者:刘基(明代)

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

苍江依旧绕斜阳。

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

清和院宇麦秋凉。

932

青玉案

春寒恻恻春阴薄。

整半月,春萧索。

晴日朝来升屋角。

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红入花腮青入萼。

尽不爽,花期约。

可恨狂风空自恶。

晓来一阵,晚来一阵,难道都吹落?

499

西夏重阳

作者:王逊(明代)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774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712

摘星楼九日登临

作者:姜塘(明代)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710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作者:成鹫(明代)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

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

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

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

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

粤秀峰头望帝魂,直与煤山相后先。

当时藁葬汉台东,三尺荒陵枕郊甸。

四坟角立不知名,云是诸王殉国彦。

左瞻右顾冢垒垒,万古一丘无贵贱。

年年风雨暗清明,陌上行人泪如溅。

寻思往事问重泉,笑折山花当九献。

怅望钟山春草深,谁人更与除坛墠!

622

西夏寒食遣兴

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饭煮青精颜固好,杯传蓝尾习能同。

锦销文杏枝头雨,雪卷棠梨树底风。

往事慢思魂欲断,不堪回首贺兰东。

559

临江仙

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

赵家轻掷与强胡。

江山如许大,不用一钱沽。

只有岳王泉下血,至今泛作西湖。

可怜故事眼中无。

但供侬醉后,囊句付奚奴。

543

满江红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900

悯黎咏

作者:钱嶫(明代)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

993

花马池咏

作者:崔允(明代)

秋风揽辔下边城,万里河流绕骑清。

樽俎试看酬壮节,壶觞到处迓行旌。

寒骄强弩云传箭,飚转轻车火作营。

慷慨十年长剑在,登楼一笑暮山横。

657

咏儋耳二首

作者:方向(明代)

刺竹芭蕉乱结村,人家犹有古风存。

相逢尽道年来好,不见催科夜打门。

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

凭谁识得真消息,只把南方作北方。

965

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

作者:陶振(明代)

翦裁苍雪出淇园,菌蠢龙头制作偏。

紫笋香浮阳羡雨,玉笙声沸惠山泉。

肯藏太乙烧丹火,不落天随钓雪船。

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

429

咏槐

作者:冯清(明代)

行台阶下原植三槐,故巡抚张纪常正德壬申正月剪伐其一,寸干无存。

闰五月初十日,予适抚临。

越旬日,前槐茁复出土,月转盛茂,再月余,而柯肄乔耸叶蔽云飞凌空之势,勃然莫遏。

噫!槐一物也,厚积昌发乃尔。

气数遭际之盛造化生育之功,夫岂徒然而已哉!是用谩成小诗以纪其实传告将来云。

谁把庭槐浪剪除,源头生意自赢馀。

肄丛故柢戈矛立,叶护重阴伞盖舒。

间世瑞灵钟厚载,新晴苍翠接清虚。

凉氛谩讶祛烦暑,王氏祯祥史续书。

600

山中四咏

作者:元鹏(明代)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

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

我爱山中秋,黄云稻正稠。

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

我爱山中冬,冰澌叠乱封。

地炉无品字,一榻冷千峰。

956

三月巡边晓发夏城

寂寞边城道,春深不见花。

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

计拙心惟赤,愁长鬓已华。

晋云连塞草,回首各天涯。

647

青杏儿

作者:朱栴(明代)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

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

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

秋光谈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

624

浪淘沙

作者:朱栴(明代)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

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

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67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