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留李师炼丹既而不果

作者:叶适(宋代)

火养经年汞未收,病身还向急时求。

道人别觅安炉地,今夜潮平下馆头。

0

诗文译文

火养经年汞未收,

病身还向急时求。

道人别觅安炉地,

今夜潮平下馆头。

诗文简析

《众议留李师炼丹既而不果》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李师炼丹的故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于长期追求却未能达成目标的无奈和苦闷之情。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火炼丹药为背景,表现了李师炼丹多年未果的遭遇。诗中的“火养经年汞未收”意味着他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未能将汞炼制成丹药的材料。面对疾病的折磨,他不得不在危急时刻求助于丹药的奇效,也反映了他对于救命之物的迫切需求。然而,他却无法找到一个安全的炉子来继续炼制丹药,因此诗中呼吁道士不要再寻找炼丹的地方。最后两句“今夜潮平下馆头”,通过描绘夜晚潮水平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冷静和无奈。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展现了李师炼丹的心路历程。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李师无果的境地,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长期追求但未能达成目标的失落和困惑。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带有一种冷峻的氛围,与李师炼丹的厄运相呼应。整首诗以一种凄清的笔调,传达出人生中努力奋斗却最终落空的苦涩情感,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命运的思考。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其他诗经

元夕灯词 其七

作者:弘历(清代)

元夕灯词 其七,清代,弘历,

九华双炬照长楼,楼上仙人来往游。今岁看灯有新使,孜孜益凛固金瓯。

75

春日怀归

春日怀归,明代,王慎中,

东风送煖雨晴春,柳色莺声满四邻。道胜自然千虑舍,身闲何恋一官贫。

朝来废栉看山色,日里扃扉避世人。岂有微才逢圣代,空令失计远严亲。

37

句 其二

句 其二,宋代,释守端,

不似大梅老,贪随鼯鼠声。

42

栎园姨翁坐上预听名歌并观二剑即事呈咏

栎园姨翁坐上预听名歌并观二剑即事呈咏,明代,王彦泓,

风流领袖词坛伯,早岁倾家耽结客。肝胆男儿四海空,却随长黛操歌拍。

烈士从来定赏音,周郎顾曲况郎琴。谁知唐勒牢骚况,剩托清讴写壮心。

萧疏襟寄嫌华屋,别向林塘选幽筑。摩诘轩窗俨画图,安昌帘幕传丝竹。

练色知声第一流,檀痕亲掐教伊州。呼来绛树皆琼树,倚遍笙楼即镜楼。

临川丽曲才人赋,慧业情钟兼妙悟。妖唱能传作者心,圆喉脆节如丝度。

只字悠扬刻漏移,四筵倾耳尽支颐。红尘卷雾双鸾出,绣带迎风一燕吹。

歌酣酒热来孤愤,画鼓渊渊金石韵。奋袂低昂雪腕催,满堂掩泣灯生晕。

浊酒何人识信陵,感时悲事绪填膺。饮醇长夜非荒晏,映柱摩挲六尺冰。

丈夫意概矜然诺,不惜如花换干莫。自是荆卿侠气深,非关石尉欢情薄。

座隅有客百愁盈,更倚云和啭一声。试问清狂能酷似,也应知是谢家甥。

52

咏筝雁

作者:刘绩(明代)

咏筝雁,明代,刘绩,

弦弦相趁不相离,入调频将玉手移。

最恨曲终人散后,影分行断各参差。

40

青县道中

青县道中,清代,潘钟麟,

小憩寻初地,征途问老僧。寒花冲雪绽,幽阁拨林登。

须鬓惊新换,风尘息未能。仆夫侦断岸,隔夜又悬冰。

94

【双调】清江引 咏笑靥儿一

【双调】清江引 咏笑靥儿一,元代,周文质,

咏笑靥儿

一窝粉香堪爱惜,近眼花将坠。添他百媚生,动我千金费。春风小桃初破蕊。

25

种桑诗

种桑诗,南北朝,谢灵运,

诗人陈条柯。

亦有美攘剔。

前修为谁故。

后事资纺绩。

常佩知方诫。

愧微富教益。

浮阳骛嘉月。

艺桑迨闲隙。

疏栏发近郛。

长行达广埸。

旷流始毖泉。

湎涂犹跬迹。

俾此将长成。

慰我海外役。

97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南北朝,谢灵运,

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

伊洛既燎烟,函崤没无像。

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

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

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

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

云骑乱汉南,纪郢皆扫荡。

排雾属盛明,披云对清朗。

庆泰欲重叠,公子特先赏。

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并载游邺京,方舟泛河广。

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

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85

高士咏。柳下惠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柳下惠,唐代,吴筠,

展禽抱纯粹,灭迹和光尘。高情遗轩冕,降志救世人。
百行既无点,三黜道弥真。信谓德超古,岂惟言中伦。

68

拟古六首 其五

作者:刘攽(宋代)

拟古六首 其五,宋代,刘攽,

嵯峨三神山,浩荡仙圣游。金台冠绝景,玉果垂千秋。

龙伯日已侵,巨鳌幸无忧。波涛各一隅,但见云气浮。

跂予望可及,隐约清浅流。大帆交问津,长风辄回舟。

不怨道路邅,所悲到无由。世主自甘心,仙者非有求。

3

次韵答致政宫保杜公

作者:韩琦(宋代)

次韵答致政宫保杜公,宋代,韩琦,

无劳迁职此何名,只有惭羞敢自荣。抚俗未能宣上意,治边徒欲振天声。

邱山莫副推恩重,铢两唯忧效死轻。高句不须期任旧,已求三载奏官成。

44

秋夕池上

作者:宋庠(宋代)

秋夕池上,宋代,宋庠,

月御横霄陆,溪楼敞夕霏。神龟荷里宿,仙骥露中飞。

屏箑风摧暑,攀条客念归。冶城空极望,忧乐意多违。

54

游西山 其一

游西山 其一,宋代,赵善漮,

閒向西山顶上游,碧天高挂晚云收。雨馀花气浓如酒,风鼓松声冷似秋。

险句每惊神鬼泣,雅怀不贮古今愁。恍疑身在蓬莱境,笑指前溪当弱流。

49

韶石行

韶石行,宋代,郭祥正,

扁舟未下连虞滩,韶石罗列谁雕刓。化工有意露怪变,待彼虞舜来观玩。

泊舟登岸始远览,两峰直裂诸峰巑。青鸾低徊欲下饮,翠凤却舞抟修翰。

蛰龙钁雷怒奋角,帝子出震初峨冠。日光扑扑散金蕊,莲花透澈琉璃盘。

行衣十里仙雾湿,暝色一抹轻绡寒。我将仙崖想韶乐,北风忽变阴漫漫。

松摇长空吼万壑,溪走石脚淙惊湍。遗音自与天地响,听不以耳精神完。

重曈一去无复还,随风波兮陟云间。潇湘洞庭亦何有,竹上血泪千年斑。

九成不作至道息,纷纷后世畴能攀。登韶石兮情飘飘而未尽,饬彼柴车兮且将造乎苍梧九疑之深山。

16

春景 一雨百泉涨

春景 一雨百泉涨,宋代,刘辰翁,

故是春晴好,冬乾已隔年。一番经过雨,百道涨新泉。

破屋移偏湿,荒陂断复连。浮山通寺驿,眢井出潮田。

地脉天能续,檐声石亦穿。仇池九十九,蜡屐去无缘。

6

句 其三

作者:范镇(宋代)

句 其三,宋代,范镇,

半天开佛阁,平地见人家。

15

同郑处晦尹子潜过赵十

作者:韩淲(宋代)

同郑处晦尹子潜过赵十,宋代,韩淲,

老去吟何味,分明水一杯。目前轻过节,身外待寻梅。

尚以同盟至,宁云不速来。此时心寸折,犹幸小徘徊。

95

依韵和田虎通判兼呈品防签判四首 其一

作者:陆佃(宋代)

依韵和田虎通判兼呈品防签判四首 其一,宋代,陆佃,

楚尾秦头俗久移,丰穰仍值太平时。渚花尽日临书幌,潭菊如今在酒卮。

十里麝香行驿近,三竿红日坐厅迟。爱君古锦囊中句,不负文忠国士知。

66

县斋秋怀 其七

县斋秋怀 其七,宋代,程公许,

蜀西金天晶,气禀勇于义。时台紬书乐,一麾岂其志。

堂堂蜀公孙,加璧不可致。语默未易窥,经纶那得避。

君看西山岑,郁积好云气。肤寸泽四海,敛退无一事。

持以问亨泉,寒洌忍自閟。

7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