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行

作者:张嵲(宋代)

岁星运行至荒落,鹑尾初占建魁杓。

大旱金石皆流烁,旱魃何知恣为虐。

大田多稼三百廛,尽是农夫耦十千。

一朝焦枯如束管,赤地百里焚则烟。

官长视民如视子,常恐岁饥为殣死。

并走群望严神祀,却盖斥肩昭勤止。

至诚果能格明神,明神为公诉苍旻。

苍旻油然兴浓云,浓云郁兴雨如霖。

农家不伞走沟遂,抖擞偃禾有生意。

诘朝犯晓细□□,缕缕青黄交颖穗。

农人以手加额头,使我不死赖宋侯。

白老垂髫声呦呦,优游咸歌脱穷愁。

陵山攒空插苍玉,舒水拖绢浸寒绿。

山高水长岁月续,德我宋侯歌不足。

0

诗文译文

木星运行到荒凉,鹑尾开始占建魁杓。

大旱金石都流闪烁,旱魃知道什么恣意肆虐。

大田作物多三百亩,全是农民耦十千。

一旦干枯如束管,赤百里的土地就烟烧。

官员视人民如看你,常常担心饥荒是饿死的人死。

都跑群望严神祭祀,却原来排斥肩昭勤劳。

至诚真能格神,神是公向苍天。

苍天油但是起浓云,浓云郁大雨如雨。

农家不伞跑沟就,振作精神倒伏之禾有生机。

清晨犯知道细…,一缕一缕青黄色交颖穗。

农民用手加额头,让我也死赖宋国公。

白老垂发声呦呦,悠闲咸歌摆脱穷困忧愁。

陵山攒空插苍玉,舒水拖绢浸冷绿色。

山高水长时间继续,感激我宋侯歌不够。

张嵲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其他诗经

新定感兴五首 其二

新定感兴五首 其二,宋代,范仲淹,

山水真名郡,恩多补谏官。中间好田锡,风月亦盘桓。

17

上元遇雨席上

作者:韩琦(宋代)

上元遇雨席上,宋代,韩琦,

此夕浓阴送雨来,冥然天意可轻猜。欲催嘉卉乘时发,似抑妖莲作伪开。

强沸金丝终断续,半濡罗绮尚徘徊。待前一任游人散,且听新声尽醉罍。

92

三瑞堂

作者:刘敞(宋代)

三瑞堂,宋代,刘敞,

甘露被草,朝阳易晞。池莲并蒂,及秋变衰。独有长松连理老益壮,十年百年仍附枝。

昔来一物足为瑞,何况三异俱称奇。吴中衣冠不胜数,天意自与宁馨儿。

露乾莲死不复见,正以青松并验之。凯风孝子尝悲思,三荆兄弟伤分离。

此家遗风五十慕,物理推类谁能欺,到客为尔俱题诗。

85

答人留别之什

作者:朱松(宋代)

答人留别之什,宋代,朱松,

家在大江东复东,去君一舍碧流通。那知临水登山处,同寄飞蓬断梗中。

愁绝杯中千里月,梦萦江上一帆风。只今且作须臾意,更典云裘醉小丛。

96

和韩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

和韩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宋代,范纯仁,

前朝池阁尽尘埃,登览惭无吊古才。旧物祇馀苍石在,断墙曾识翠舆来。

回环竹径穿幽鸟,寂寞茅檐覆故台。游客静观兴废迹,利名心息若寒灰。

77

参玄歌

参玄歌,宋代,释道川,

一尺水,一丈波,妙高峰顶笑呵呵。

七步周行浑属我,不妨闲唱太平歌。

灵利汉,不消多,法门广大遍周沙。

若能当处分明了,只在如今一刹那。

莫求真,休觅假,真假中间都放下。

晃晃威光烁太虚,不知谁是知音者。

赞不欣,徒说谤,三际无心俱扫荡。

正体堂堂一物无,是佛是魔俱一棒。

小根闻说暗攒眉,绳上生虵又更疑。

拨转面前关棙子,只许当人独自知。

阿呵呵,大圆觉,流出菩提遍寥廓。

鬼面神头几百般,无瑕镜里皆消却。

君不见觌面相逢机掣电,

直饶天眼不能观,点著不来真死汉。

劝君参,参彻灵明自己禅。

善财不用南方去,黑白分明在目前。

劝君信,信心战退魔军阵。

此是华严最上乘,森罗万象皆相应。

劝君修,六门通达任优游。

寒山拾得才相见,指点丰干哂未休。

火风催,四山逼,那时要见君端的。

有个真空解脱门,千眼大悲何处觅。

有时放,有时收,唯有知音暗点头。

杏华村里如相见,跳出沩山水牯牛。

有时喜,有时嗔,无位真人迸面门。

殷勤为说西来意,暮楼钟鼓月黄昏。

有时唱,有时歌,颠言倒语不奈何。

声声尽出孃生口,不属宫商一任他。

有时默,有时笑,懵懂铁鎚无孔窍。

轻轻触著便无明,只这无明元是道。

有时行,有时坐,露影藏身成两个。

不独张三会打油,细观李四能推磨。

无缝塔,见无因,巍巍本自隐深云。

国师样子应难造,不觉锋棱露一层。

无底钵,手中擎,百千沙界里头盛。

大庾岭头提不起,都缘著力太多生。

没底船,不曾漏,千里雪浪皆能透。

只凭一个把稍人,谁管狂风连地吼。

无鑐鏁,孰安排,鏁断重关绝往来。

巨灵抬手空劳力,唯有无心便得开。

无毫拂,是何物,击碎狐疑山鬼屈。

一喝唯言三日聋,谁怜大辩翻成讷。

无孔笛,最难吹,角徵宫商和不齐。

有时品起无生曲,截断行云不敢飞。

无根树,直侵云,枝条郁密盖乾坤。

劫火洞然烧不得,利刀斩处亦无痕。

无面目,担板汉,玩水游山无侣伴。

迦叶门前倒刹竿,文殊剑上全身现。

日面佛,乾屎橛,八两半斤谁辨别。

七斤衫子恰相当,镇州休更秤萝蔔。

野鸭飞,鸾对舞,三个孩儿抱华鼓。

赵老曾看半藏经,灵云一见桃华悟。

真实语,报君知,不用思量不用疑。

春来决定千华秀,冬尽长天片雪飞。

头头漏泄真消息,那个休心辨端的。

眼横鼻直一般般,不离当处休寻觅。

古佛言,祖师说,千圣路头同一舌。

他日人天匝地来,那时方表而今决。

93

送陈辑都曹致仕还乡

送陈辑都曹致仕还乡,宋代,郭祥正,

赋笔惊场屋,高才叹陆沈。宦游今日尽,野兴暮年深。

黄菊看看秀,青云处处阴。君怀能亢爽,吾意亦侵寻。

77

偈四首 其一

偈四首 其一,宋代,释思慧,

妙高山顶,云海茫茫。少室岩前,雪霜凛凛。齐腰独立,徒自苦疲。

七日不逢,一场懡㦬。别峰相见,落在半途。只履西归,远之还矣。

100

出郭

出郭,宋代,陈必复,

泥深留屐齿,出郭少人行。

远磬含余韵,疏帘透薄明。

浮云时书异,流水世情轻。

只读南华了,年来悟养生。

89

石菖蒲

石菖蒲,宋代,刘应时,

十年梦不到丘壑,清坐喜看寒瘦姿。

玉立一峰森黛色,虬蟠九节漾风漪。

涓涓月露欲生处,漠漠溪云未散时。

却笑轻狂桃李眼,臞仙风韵不能窥。

62

锦钱馀笑 其二十

锦钱馀笑 其二十,宋代,郑思肖,

昔者所读书,皆已束高阁。只有自是经,今亦俱忘却。

时乎歌一拍,不知是谁作。慎勿错听之,也且用不著。

87

五十服官政效白公

五十服官政效白公,明代,祝允明,

五十服官政,六十方熟仕。七十乃致政,古今固一致。

吾年五十五,始受一县寄。七里剧弹丸,亦有社稷置。

夙怀同刘君,今此幸谐志。所忧脚本短,时彫虞易踬。

秪应尽素衷,玄鉴不可悖。一区石湖水,渔舟早相伺。

8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五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五,明代,文徵明,

高人原不爱高官,帝与官衔宠退閒。添得空名将底用,批风抹月管青山。

93

邹太学筑堤防海乡人德之立石纪功为赋二首 其二

邹太学筑堤防海乡人德之立石纪功为赋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

未遇占经济,家声旧度支。玄夷金授简,黎庶口为碑。

下噀俱仓积,穷檐岂怨咨。公车他日对,堪作水衡司。

6

重和四首 其三

重和四首 其三,明代,释函可,

敝絮蒙头卧,霜风奈若何。虚庭迎木客,汲井煮桑鹅。

适性此云足,容躯不在多。小僮存道意,袖手听长歌。

91

途中寄督学蒋道林与留山居罗覃宋诸子

途中寄督学蒋道林与留山居罗覃宋诸子,明代,湛若水,

内顾传声与道林,留居诸子快登临。此中真境无穷在,一洞无如一洞深。

10

即景

即景,明代,赵完璧,

八月淮海客孤城,高斋暮景何如情。孤鸿落日天边去,双杵秋风月下鸣。

满地花飞红雪冷,一庭竹合翠云平。禁他离思沉酣睡,奈尔寒蛩日夜声。

4

送李子中养病归 其二

送李子中养病归 其二,明代,王廷陈,

游瞩伤人事,兴衰感世情。犹传授简叟,无复抱关生。

客散梁王苑,人耕宋帝城。行多怀古咏,一一寄同声。

30

水居漫兴 其二

水居漫兴 其二,明代,高攀龙,

柴门春掩寂寂,小楼卧起徐徐。朝来公事几许,过桥东岸观鱼。

12

中夜有感

作者:施渐(明代)

中夜有感,明代,施渐,

牵牛西转雉楼高,残月亭亭午夜潮。

客久不知颜鬓改,一声城角起岧峣。

5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