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不驱蚊,癯然床下身。
伤肤非所惧去伤亲。
何事不驱蚊,癯然床下身。
伤肤非所惧,去伤亲。
这首诗以孝敬亲人为主题,通过描写一个人在夜晚不顾自己受蚊虫叮咬的痛苦,躺在床下不敢动弹,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孝顺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敬重和孝顺之心。诗中的主人公宁可忍受蚊虫叮咬的痛苦,也不敢有丝毫动作,生怕惊扰到床下的亲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出作者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和珍视。诗中的\"癯然\"形容主人公的身体瘦弱,突出了他自身的牺牲和忍耐。同时,这种无私的孝顺之举也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家庭纽带的理解。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孝敬亲人的情感,突出了孝顺的重要性。通过描述主人公面对蚊虫的叮咬,不敢有丝毫动作,诗人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珍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达出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和对家庭纽带的珍视。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形象,表达了孝顺的重要性,让人感受到家庭情感的温暖和力量。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万年山,宋代,高似孙,
依松屈曲疑无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台平入蓬莱图,人烟尽属天台赋。
山奔万马逼人立,泉吼晴雷半天注。
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
阴磴仍遗前腊雪,阳崖竞拔千年树。
亦容羽客卖丹来,更有神僧飞锡渡。
佛界焚香玉女跪,海舟献宝胡儿踞。
未午催敲集梵钟,随云共展升堂具。
冥搜穷日不知极,妙尽所历何容遽。
平生略持山水眼,是处且了林泉素。
挥支公钱极易事,分庞翁榻良难遇。
青山不是世闲无,山若识人人也住。
君子有所思行,魏晋,陆机,
命驾登北山。延伫望城郭。
廛里一何盛。街巷纷漠漠。
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馈。
曲池何湛湛。清川带华薄。
邃宇列绮窗。兰室接罗幕。
淑貌色斯升。哀音承颜作。
人生诚行迈。容华随年落。
善哉膏粱士。营生奥且博。
宴安消灵根。酖毒不可恪。
无以肉食资。取笑葵与藿。
潇湘夜雨 小青,清代,周贻繁,
带缓鸳鸯,妆销铅粉,年华容易蹉跎。春风染翠,蹙双娥愁,欲困郎情已矣。
贞不改、妾恨如何。伤怀处、幽窗冷雨,入耳偏多。灵根夙悟,心经一卷,曾记无讹。
望慈云、稽首泪湿轻罗。形便化、原同幻梦,缘可断、难醒痴魔。
虔诚愿、生生并蒂,照影向琼波。
芳草渡,宋代,陈允平,
芳草渡。渐迤逦分飞,鸳俦凤侣。洒一枝香泪,梨花寂寞春雨。惜别情思苦。匆匆深盟诉。翠浪远,六幅蒲帆,缥缈东去。
还顾。夕阳冉冉,恨逐潮回南浦路。漫空念、归来燕子,双栖旧庭户。市桥细柳,尚不减、少年张绪。渐瘦损,懒照秦鸾对舞。
和陶移居二首,并引 其二,宋代,苏轼,
洄潭转埼岸,我作《江郊》诗。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
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
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开元寺,宋代,刘敞,
自古皆有死,岂惟直如弦。鲁公既中夭,狂寇不独延。
兹寺数经乱,丛林废为烟。若人昔所居,故老广其传。
直气触白日,沈忧凌青天。悠悠穹壤间,肯与蛛蚁捐。
事往理冥漠,悲来涕潺湲。作诗识其处,尚想音容全。
送耿少府,宋代,郭祥正,
白沙岸上相逢时,困倚栏干醉似泥。忽然听君诵新作,酒肉顿觉寒风吹。
今朝邂逅芜江涘,大轴蒙贶东城诗。雷惊电掣露怪变,山崩海泻能扶持。
令人壮观不知己,倦翼欲接青云飞。逸驾固当出尘滓,胡为一命东南驰。
洞庭波澜洗天吼,衡岳葱苍挂南斗。穷幽历险诗魂醒,不倦青衫困趋走。
屈原贾谊杜子美,白骨荒丘今在否。款骑瘦马一吊之,满眼斜阳入疏柳。
诗成寄我慎勿迟,侧望阳春活残朽。暂时离异何足论,酩酊江楼一樽酒。
范仲山以涧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山林朝市两相忘,寂寂幽居兴味长。雨过竹侵书帙净,风轻花落砚池香。
三杯卯酒醉未醉,一枕午窗凉更凉。人境结庐元不俗,渊明何必定柴桑。
送利监收,宋代,释文准,
开眼合眼,道契寰中。
东行西行,禅非物外。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
南泉把鎌刈茅,谁人知此意。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
但寻雪月风华,失却昔年活路。
不能返照回光,光界{左田右此}卢全露。
阿呵阿,笑倒利头陀,
风前月下啰哩啰。深夜处分诸火客,
你看是甚麽火色。
游东坡和柯山潘邠老旧赋,宋代,程公许,
恭惟廊庙具,岁晚落江湖。岂不三缄舌,深惭七尺躯。
若为周士贵,翻作楚囚拘。诗款催供上,皇聪莫可呼。
孔融成幸免,柳子岂真愚。瓢酒那能醉,叉钱可得腴。
贫虽无四壁,梦不到清都。赤壁一枝笛,寒溪十幅蒲。
故交同缟纻,废垒借耰锄。未分径争捷,可怜锥也无。
是非端自定,流落坐成迂。四海老泉水,一时丹穴雏。
士皆怜大器,手不转洪枢。拟问灵蓍卜,难凭造化炉。
喑喑枥下马,汎汎水中凫。富贵危探虎,烟波梦钓鲈。
定知铿舍瑟,终不乱吹竽。榛莽开金地,江山称画图。
何当麾斗柄,相与第天吴。生世须如此,不然非丈夫。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