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暮年游宦之情不能已也岸柳飘疏翠,篱菊减幽香。
蝶愁蜂懒无赖,冷落过重阳。
应为百花开尽,天公著意留与,尤物殿秋光。
霁月炯疏影,晨露?红妆。
柰无情,风共雨,送新霜。
嫁晚还惊衰早,容易度年芳。
只恐韶颜难驻,拟倩丹青写照,谁唤剑南昌。
我亦伤流落,老泪不成行。
秋天的十九号,赏芙蓉于你。岸边的柳树摇曳着碧绿的枝叶,篱笆边的菊花减少了幽香。蝴蝶因为花凋零而愁闷,蜜蜂懒散无所依靠,寂寞地度过了重阳节。这是因为百花已经凋谢,但天公却特意将美丽的芙蓉留在人间,成为秋天中最美的景色。晴朗的月光洒下稀疏的影子,清晨的露珠滴在红妆上。如果没有情感的牵绊,风和雨会送来新的霜。嫁晚的女子回家时会担忧自己容颜的衰老,年轻容易逝去。我也感伤流落之苦,老泪无法流下。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寂晚年游历的心情。他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体验。柳树和菊花的凋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衰老,蝴蝶和蜜蜂的无依无靠则暗示了作者自身的孤独和无奈。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老年人的节日,诗中的冷落过重阳意味着作者在晚年孤独无依。然而,尽管百花已经凋谢,但芙蓉之美仍被留在人间,显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的月光和露珠形容了清晨的宁静和美丽,但同时也暗喻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作者担心自己的容颜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消逝,希望能找到一位画家描绘自己的容颜,唤起剑南昌的回忆。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流落和无奈之情,老泪无法流下,折射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和自然意象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流露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流落命运的反思。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寂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元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子玄。王僧虔子。性迅动,好文章。王融败后,宾客多归之。齐明帝建武中为秘书郎。年二十一卒。
拟招隐士,南北朝,范缜,
修竹苞生兮山之岭。缤纷葳蕤兮下交阴。木茏丛兮巍峨。
川泽泱漭兮云雾多。悲猿鸣噪兮啸俦侣。攀折芳条兮聊停伫。
夫君兮不还。蕙华不凋残。岁晏兮忧未开。草虫鸣兮凄凄。
萧兮森兮玄涧深。怅徬徨兮沈吟。纷纷庵薆。穷岩穴兮。
熊窟幽林。杳冥兮吁可畏。嵚崟兮倾欹。飞泉兮激沫。
散漫兮淋漓。弱萝兮修葛。互蔓兮长枝。绿林兮被崖。
随风兮纷披。猛兽兮封狐。眈眈兮视余。扶藤兮直上。
岩岩兮嶷嶷。霏霏兮敷敷。赤豹兮文狸。攀腾兮相追。
思慕公子兮心迟迟。寒风厉兮鸱枭吟。鸟悲鸣兮离其群。
公子去兮亲与亲。行露厌浥兮似中人。
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唐代,元结,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
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中丞齐处州谏议十四韵,唐代,李缜,
符守分圭组,放情在丘峦。悠然造云族,忽尔登天坛。
求古理方赜,玩奇物不殚。晴光散崖壁,瑞气生芝兰。
中有四瀑水,奔流状千般。风云隐岩底,雨雪霏林端。
晶晶含古色,飕飕引晨寒。澄潭见猿饮,潜穴知龙盘。
坐憩苔石遍,仰窥杉桂攒。幽蹊创高躅,灵药馀仙飧。
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缣缃炳珠宝,中外贻同官。
末调亦何为,辄陪高唱难。惭非御徒者,还得依门栏。
新得袁伯长学士研试茟赋之兼示配京冲一两茂才 其一,清代,全祖望,
珍重清容研,留连延祐馀。曾调静寄墨,及侍友恭书。
枢使门庭古,南湖池榭虚。一区今属我,奚翅百璠玙。
示诸生,清代,全祖望,
辛苦诸都讲,朝朝问起居。稽疑频筮易,侍药罢观书。
共学情原挚,当归恨有馀。服勤真古谊,惆怅别征车。
自我开堂后,相依未一年。所怀多不尽,有待或徐宣。
遂尔匆匆去,谁将耿耿传。诸君能自得,定不藉言诠。
雅怜维絷意,决去定非情。其奈多忧患,难为久合并。
相孚在志气,不隔有神明。他日学成后,扁舟慰老生。
八月初二日南皋病愈胡四君山招同钝轩甘谷看桂限韵,清代,全祖望,
五岳昨溘逝,宿德怅其亡。凄凉鱼子兰,有泪湿苍茫。
勾馀老耆宿,谁为鲁灵光。岿然南皋子,忽告病匡床。
慗遗仅一老,何堪三尸戕。晨起闻西邻,置酒酹天香。
天香老愈健,金粟发寒芒。舂容饱春露,磅礴凌秋霜。
人生但如此,百岁长昂藏。俄传曳杖声,矍铄犹故常。
须眉稍清瘦,神爽倍飞扬。读我南雷碑,意气不可当。
西瞻长庚星,荧荧照此堂。莫听山阳笛,且罄嗑嗑觞。
再过凌氏园复用前韵,宋代,汪藻,
儿辈病元亮,斗筲羁曼容。何时跨鸿鹄,食藕莲花峰。
小槛再游历,轻寒裘未重。人家当卮黍,不愧千户封。
愿因琴高生,傥见乔与松。从兹毁车马,永绝世味浓。
岁晚复来此,清阴期箨龙。
青玉案 其三,宋代,张矩,
龙香熏被罗屏绕。任窗外、风儿峭。鸳枕梦回鸡唱晓。
丫鬟惊笑,琼枝低亚,错认梅花老。
红炉兽炭装还倒。强梳洗、忙将黛眉扫。贪趁清欢争怕早。
弓靴微湿,玉纤频袖,塑出狮儿好。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一,宋代,赵思诚,
抗章恳避公槐位,卜筑千岩紫翠间。园锁幽深似仙境,堂开华丽远尘寰。
貂冠虎骑荣新宠,云阁琼台许暂闲。帷幄谋谟待元老,未容高蹈占东山。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