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绿草何自来,蔓延满中庭。

前朝方芟夷,兹视忽已盈。

竹间幽兰花,数四移乃成。

0

诗文译文

青翠的草从何而来,

蔓延满了中庭。

前朝的刀斩去了杂草,

此时一看,却已丛生茂盛。

竹间幽静的兰花,

经过四次移植才开放。

诗文简析

《偶成》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绿草、兰花等形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庭院景象。诗人通过对草木生长的描绘,传达出岁月更迭、生命的延续以及自然的神奇之处。诗人也借此抒发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首两句描述了绿草覆盖整个中庭,展现了繁茂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生长力。接着,诗人提到前朝修剪了杂草,然而不久后却又长满了。这种草木的生命力的顽强和恢复力的强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韧性。

接下来,诗人以幽静的竹林为背景,描绘了幽兰花的美。通过数次移植,兰花终于在竹间开放,展现出它的独特娇美。这种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和美的赞美。诗人通过诗词的形象描写,将读者带入一幅静谧而生动的自然画面中,使人们感受到自然之美的魅力,并唤起对生命力和自然力量的思考。

黄大受

黄大受,字德容,自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遗著《露香拾稿》,于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其子伯厚仕鄞时,请应

其他诗经

自贻

作者:张昱(元代)

自贻,元代,张昱,

近年颇觉志倥侗,不复行云入梦中。听曲任教弦有误,赋诗何必句能工?

岂惟走卒知司马,还有滁人识醉翁。樊素小蛮俱未遣,几曾虚度百花风?

44

秋晚杂兴八首 其二

秋晚杂兴八首 其二,明代,陈恭尹,

酒醒山衣薄,萧条林馆秋。夜虫争客语,萤火共星流。

老态悲黄叶,新髭报白头。深惭北窗下,终日见罗浮。

51

与弟清河云诗十章

作者:陆机(魏晋)

与弟清河云诗十章,魏晋,陆机,

一章

于穆予宗。禀精东岳。

诞育祖考。造我南国。

南国克靖。实繇洪绩。

惟帝念功。载繁其锡。

其锡惟何。玄冕衮衣。

金石假乐。旄钺授威。

匪威是信。称丕远德。

奕世台衡。扶帝紫极。

二章

笃生二昆。克明克俊。

遵涂结辙。承风袭问。

帝曰钦哉。纂戎列祚。

双组式带。绶章载路。

即命荆楚。对扬休顾。

肇敏厥绩。武功聿举。

烟煴芳素。绸缪江浒。

昊天不吊。胡宁弃予。

三章

嗟予人斯。胡德之微。

阙彼遗轨。则此顽违。

王事靡盬。旍旆屡振。

委籍奋戈。统厥征人。

祁祁征人。载肃载闲。

骙骙戎马。有骃有翰。

昔予翼考。惟斯伊抚。

今予小子。缪寻末绪。

四章

有命自天。崇替靡常。

王师乘运。席卷江湘。

虽备官守。位从武臣。

守局下列。譬彼飞尘。

洪波电击。与众同湮。

颠踣西夏。收迹旧京。

俯惭堂搆。仰懵先灵。

孰云忍媿。寄之我情。

五章

伊我俊弟。咨尔士龙。

怀袭瑰玮。播殖清风。

非德莫懃。非道莫弘。

垂翼东畿。耀颖名邦。

绵绵洪统。非尔孰崇。

依依同生。恩笃情结。

义存并济。胡乐之悦。

愿尔偕老。携手黄发。

六章

昔我西征。扼腕川湄。

掩涕即路。挥袂长辞。

六龙促节。逝不我待。

自往迄兹。旷年八祀。

悠悠我思。非尔焉在。

昔并垂发。今也将老。

衔哀茹慼。契阔充饱。

嗟我人斯。胡恤之早。

七章

天步多艰。性命难誓。

常惧陨毙。孤魂殊裔。

存不阜物。没不增壤。

生若朝风。死犹绝景。

视彼蜉蝣。方之乔客。

眷此黄垆。譬之毙宅。

匪身是吝。亮会伊惜。

其惜伊何。言纡其思。

其思伊何。悲彼旷载。

八章

出车戒涂。言告言归。

蓐食警驾。夙兴宵驰。

濛雨之阴。炤月之煇。

陵陵峻阪。川越洪漪。

爰届爰止。步彼高堂。

失尔朔迈。良愿中荒。

我心永怀。匪悦匪康。

九章

昔我斯逝。兄弟孔备。

今予来思。我凋我瘁。

昔我斯逝。族有余荣。

今我来思。堂有哀声。

我行其道。鞠为茂草。

我履其房。物存人亡。

拊膺涕泣。血泪彷徨。

十章

企伫朔路。言欢尔归。

心存言宴。目想容辉。

迫彼窀穸。载驱东路。

系情桑梓。肆力丘墓。

栖迟中流。心怀罔极。

眷言顾之。使我心恻。

24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三 醉石操

赵平甫幽居八操 其三 醉石操,宋代,杨万里,

望之温其玉,即之寒于冰。一饮五斗,一石解酲。众人皆醉石独醒。

40

采桑子·春风不负年年信

采桑子·春风不负年年信,宋代,晏几道,

春风不负年年信,

长趁花期。

小锦堂西,

红杏初开第一枝。

碧箫度曲留人醉,

昨夜归迟。

短恨凭谁,

莺语殷勤月落时。

34

送旌德田宰

作者:胡宿(宋代)

送旌德田宰,宋代,胡宿,

锦邑罢鸣琴,归涂指上林。柳鞭饶醉折,山馆胜游吟。

清誉时苗犊,离悰望帝禽。明庭趋觐日,优绩简宸襟。

26

作者:杨凫(唐代)

句,唐代,杨凫,

背日流泉生冻早,逆风归鸟入巢迟。

30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清代,全祖望,

女青百尺经冬茂,贞妇门前合取栽。亦有男青人不识,此花或为义夫开。

5

堂上有遗膻

堂上有遗膻,宋代,王安国,

堂上有遗膻,堂下无聚蚁。但知嗜欲求,不必风雨至。

客方笑营营,贪得故无几。安知万类中,趋舍忘彼己。

天乎顾人寰,等是一时戏。受形巨细分,阽危后先尔。

浸淫蚍蜉生,穴柱从此始。庄生亦知言,信矣当弃智。

94

题招提院静照堂

作者:刘攽(宋代)

题招提院静照堂,宋代,刘攽,

千金买境欲辞喧,长日观心复照昏。多少胜缘从静起,为师无意入都门。

63

塞下曲六首 其二

作者:严羽(宋代)

塞下曲六首 其二,宋代,严羽,

渺渺云沙散橐驼,风吹黄叶渡黄河。羌人半醉蒲萄熟,塞雁初肥苜蓿多。

21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五十四 西坞漾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五十四 西坞漾,宋代,郭祥正,

漫漫西坞漾,青出秀菰蒲。源浅不通海,光寒稍映湖。

36

王升之绝句以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为韵因次其韵 其三

作者:刘跂(宋代)

王升之绝句以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为韵因次其韵 其三,宋代,刘跂,

客来问玄解,付与尊中友。我口不能言,此间甚多有。

81

影瘦

作者:韩淲(宋代)

影瘦,宋代,韩淲,

秋凉于人事何悲,可怜宋玉在其时。登山临水西风急,赢得新凉入我诗。

18

感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

感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宋代,方一夔,

桓公读古书,惭其堂下斲。呼来与之谈,妙手不可学。

人生苦未悟,发轫要切琢。譬如搜海珍,澄汰江河浊。

不辞用力久,奇宝收把握。君为谈空人,皮毛俱解剥。

超遥不二门,机锋森剑槊。从渠透玄妙,风影不可捉。

48

春日

作者:崔鶠(宋代)

春日,宋代,崔鶠,

落日不可尽,丹林紫谷开。

明明远色里,历历暝鸦回。

90

自船庄过化城留宿翌旦炷香宣石桥卯塔

自船庄过化城留宿翌旦炷香宣石桥卯塔,宋代,程公许,

路欲转前岭,僧邀宿化城。饭抄青䭀软,茶瀹乳花轻。

岚雨侵衣润,松风入夜清。瓣香宣老塔,坐待日华生。

71

题上封寺

作者:胡宏(宋代)

题上封寺,宋代,胡宏,

百年身似客,浩荡世间游。

入望青山发,梦魂偏我留。

我家巫山十二峰,浮江直过巴陵东。

潇湘水与苍梧通,环绕衡岳青冥中。

扁舟白云不可度,杖藜蜡屐乘春风。

山光浮动可揽结,云舒霞卷飞烟虹。

深岩大壑翠巘列,足力已到心无穷。

群峰迤逦势不竞,上尽祝融五千仞。

祝融峰高天更高,太空人世如牛毛。

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蓬莱羽化慕神仙,神仙渺茫何处传。

雪山清净问因缘,未识乾坤造化权。

独立高寒明月里,此心无著已怡然。

从今识尽青山好,归向人间别看天。

64

送赵子昼奉议归睢阳用熊倅韵

作者:程俱(宋代)

送赵子昼奉议归睢阳用熊倅韵,宋代,程俱,

纷华眩人剧朱碧,子独好书如好色。王孙被服甚寒生,射策君门先破的。

荣州书窟三万卷,锦囊付此庞眉客。南游句吴北大魏,亦复徒劳问刀笔。

不唯唇齿腐经史,正自云山锁胸臆。老来息交思简事,为子忘劬废晨昔。

春风满帆送归舸,回首清游如昨日。知君名骏定千里,不待朝庭访幽侧。

有书时寄雁南飞,顾我渔樵正争席。

50

和同舍胡元茂松年夜直书怀 其二

作者:程俱(宋代)

和同舍胡元茂松年夜直书怀 其二,宋代,程俱,

腐儒足嘲病,志愿餐与眠。潭潭右文地,不作侏儒看。

翚飞接觚棱,碧瓦如澄澜。傥使论白虎,宁当赋甘泉。

人间未见书,纵目宇宙宽。顾语芝兰友,勿嫌松桂寒。

2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