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

太玄妙诀。

悟来不须言说。

心地豁然开觉。

清凉内通彻。

透五蕴山头,现出霜天皓月。

照千古分明,无圆缺。

赤子琳宫歇。

敏把丹枝折。

玩长春景界洞鉴离生灭。

向无阴树下,独坐逍遥静绝。

听无弦曲调,於中别。

0

诗文译文

望远行,太玄妙诀。

悟来不须言说。

心地豁然开觉,

清凉内通彻。

透五蕴山头,

现出霜天皓月。

照千古分明,

无圆缺。

赤子琳宫歇,

敏把丹枝折。

玩长春景界,

洞鉴离生灭。

向无阴树下,

独坐逍遥静绝。

听无弦曲调,

於中别。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太玄妙诀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言语的领悟和内心的宁静。诗中描绘了心灵的开放与通达,通过透视五蕴山头,展现出皎洁的月光和清凉的景象,照亮了千古的真理,没有完美与缺陷之分。诗人以纯真的心灵进入琳宫,敏捷地折取丹枝,观赏长春景界,洞察生死的变化。他坐在无阴的树下,独自沉浸在宁静的境界中,聆听无弦的音乐,与自我分离。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太玄妙诀的通达与领悟。首句以“望远行”为引子,引出了整首诗的主题。接着,诗人通过“悟来不须言说”的表述,强调了领悟的无言之境,无需通过语言来表达。随后的几句描述了心地的开放和通达,以清凉的气息贯通内外。透过五蕴山头,描绘出皓月的光辉,照亮了千古的真理,无圆缺之分。接下来,诗人以赤子的心灵进入琳宫,敏捷地折取丹枝,观赏长春景界,洞察生死的变化。最后两句以静谧的场景,描述了诗人独坐在无阴的树下,聆听无弦的音乐,与自我分离,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练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太玄妙诀的领悟和境界的描绘。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越。诗人以深邃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宇宙之间变化与真理的体悟,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和哲学思想的深度。

其他诗经

舟子谣四章

舟子谣四章,清代,屈大均,

广州大艨艟,使得两头风。输一篷,赢一篷。

后八字风,扬篷当中。前八字风,勾篷西东。

上滩如天,铁人纸船。人与石斗,十钩一牵。船随石转,其软如绵。

江海无津,铁船纸人。随风所督,万斛埃尘。其船坚重,铁力为身。

11

挽吴门沈汝明处士

作者:徐熥(明代)

挽吴门沈汝明处士,明代,徐熥,

萧萧白发老山林,处士星文一夜沉。邻舍几能悲短笛,中原谁不叹亡琴。

空林猿鹤春无主,满地松楸日易阴。墓与要离孤冢近,梁鸿高节尚堪寻。

46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杭答以三首即送之东行 其三

雪舫分司同年狱中有诗成集其送万生幼杨还甬上寄怀甚殷未及答也至杭答以三首即送之东行 其三,清代,全祖望,

关东沙碛地,从军定可矜。虽然困远役,所喜在更生。

况复近丰镐,咫尺瞻旧京。边塞互蟠结,山川有神灵。

尤闻富物产,硕大不可名。寒则拥狼裘,饥则啖驼羹。

渴即饮凉酪,暑即踏层冰。逐臣省愆暇,足以发诗情。

故人谢侍御,荷殳曾此行。贻我书一编,他年补图经。

儒者所流寓,文献于焉徵。穷荒列戍卒,抚循责匪轻。

但能恤薪楚,即以报圣明。赐环谅不远,著录尚早成。

35

尝荼

尝荼,宋代,杨万里,

月中露下摘荼糜,泻酒银瓶花倒垂。若要花香薰酒骨,莫教玉醴湿琼肌。

一杯堕我无何有,百罚知君亦不辞。敕赐深之能几许,野人时复一中之。

66

晦日自荐福泛舟泊女郎台下又泛东湖

作者:刘攽(宋代)

晦日自荐福泛舟泊女郎台下又泛东湖,宋代,刘攽,

雪解寒生水,平湖照眼新。扁舟徐送客,绝境渐无人。

径草芳菲浅,沙禽羽翼驯。佳辰数携酒,晦日已疑春。

18

十月二日邀邻几饮裴二如晦来遂留至夕

作者:刘敞(宋代)

十月二日邀邻几饮裴二如晦来遂留至夕,宋代,刘敞,

晚下渠石阁,方辔得倾盖。天寒畏干人,卮酒自相对。

裴侯非宿约,来预心赏会。吾季方家居,四坐客解带。

献酬杂嘲谑,欢笑以为快。幸无俗中士,形迹一不怪。

蟋蟀鸣高堂,岁月聿已迈。于今鲜吏责,无所忧其外。

但当勤来顾,数醉此庭内。良无德与汝,聊足纾慷慨。

10

夜坐因读隐直书寄之

作者:刘敞(宋代)

夜坐因读隐直书寄之,宋代,刘敞,

徂岁曾何急,清宵不复长。蹉跎问甲子,愁寂看灯光。

峡雨萧萧冷,江云澹澹黄。殷勤故人别,容易二年彊。

10

世故

世故,宋代,罗公升,

世故年年别,人烟处处非。

诗从出山俗,客已及门稀。

凯入犹闻警,场登更苦饥。

乾坤多事在,未许制荷衣。

20

从军还京赠罗适正之奉议

从军还京赠罗适正之奉议,宋代,毕仲游,

一别书浑废,相逢老可嗟。免为边地鬼,还宿故人家。

塞路风霜恶,京尘岁月赊。衰颜不重少,儿戏炼丹砂。

30

病目

作者:武衍(宋代)

病目,宋代,武衍,

病目医治两睫宽,迎风犹苦泪漫漫。

水边望月虽无碍,灯下观书便觉难。

索句每防愁人肾,好杯多是热归肝。

法当着意收神观,不用金篦久自安。

34

题天台梁氏聚青山房

作者:王称(明代)

题天台梁氏聚青山房,明代,王称,

绝巘邻沧岛,中峰接上台。林间别阜出,窗外聚青来。

选胜宜招隐,栖幽异凿坯。白云华顶鹤,瀑布石屏雷。

羽客停鸾吹,仙人共酒杯。烟霞林鹿伴,冠盖岭猿猜。

自笑羁尘内,何由避俗媒。凭题紫芝曲,寄谢赤城隈。

11

北园酌酒观鹤

作者:李壁(宋代)

北园酌酒观鹤,宋代,李壁,

仰看翔翮俯游鳞,物意落落各自春。

遥想沧浪五君子,长身玉立伴闲人。

47

和许正卿见怀原韵

作者:李结(宋代)

和许正卿见怀原韵,宋代,李结,

蛮荒镫月送生涯,上国江山照物华。方恨南昌违北斗,翻令西子羡东家。

劳人身世皆樯燕,盖代功名亦盏蛇。待与吾师听流水,成连会泛海天槎。

100

夜宿黄河

夜宿黄河,宋代,汪梦斗,

轻舟自挽上危滩,不见黄河古水津。天上三更下弦月,梦中万里异乡魂。

苦无浊酒浇劳役,喜有清飙濯暑袢。晓起掀篷明望眼,蹇驴载鹊过前村。

95

水调歌头 登紫霄峰

作者:詹玉(宋代)

水调歌头 登紫霄峰,宋代,詹玉,

藜杖破晴碧,铁笛叫苍寒。

此中别有天地,初不是人间。

落魄半生诗酒,自在一襟风月,知我者庐山。

抚剑九州隘。

飞笔五湖乾。

采黄精,煮白石。

勘元关。

有时龙吟虎啸,沧海一丸丹。

俯仰百年宇宙,移换几番陵谷。

尘世只如闲。

长啸上天去,直赴紫薇班。

79

醉乡十二首 其十

醉乡十二首 其十,宋代,郑思肖,

大哉春宇,温厚凝聚。靡有冱寒,暖于吹煦。厥俗孔洽,恬无憎妒。

高阳之徒,历年熟路。惟楚屈平,欲来莫赴。我至是邦,妙莫能喻。

至和滋形,神与天遇。载朗笑咏,金玉韶頀。至清之气,嘘呵风露。

喜若悟道,默契玄趣。陋彼市朝,喧隘弗寤。愿我遐年,克寿厥寓。

60

杭双溪宪长寄示江行诗次韵

作者:鲁铎(明代)

杭双溪宪长寄示江行诗次韵,明代,鲁铎,

新秋江月送官舟,綵鹢青帘拥皂楼。夜半棹歌谁省记,有人閒卧白蘋洲。

43

崇祯庚午九月十九日为陈母八十佳辰其长君子含命某执笔而颂之

崇祯庚午九月十九日为陈母八十佳辰其长君子含命某执笔而颂之,明代,曾曰唯,

崇祯三年秋,九日风色美。陈子呼我来,烂醉黄花里。

语我十日后,介眉酒方酾。吾母若母同,我觞子志喜。

曾子闻斯言,感心怀有此。小人有老母,萱庐借湫市。

鳏子母下厨,小灶缺爨婢。幼女十三四,未能辨旨否。

六十拟称觞,母也徒劳只。是以花甲周,今春废斯礼。

陈子与我同,稍能具滫瀡。多我屋一椽,有妇堪酌醴。

觞客老瓦盆,伏雌当执豕。松石图一笺,为寿言一纸。

登堂称觥者,二三穷知己。贱贫寿其亲,聊复如是耳。

富贵不可期,今有其具矣。岂有我辈人,长贫贱而已。

我闻大春秋,八十一岁比。八十谓之耋,大年曰童子。

无嗟为寿迟,为寿自今始。俟子九鼎养,记年方屈指。

73

镇海楼望金山

作者:张弼(明代)

镇海楼望金山,明代,张弼,

春晴催我上层城,望望金山入杳冥。树影连云孤鸟没,涛声撼地万鼍鸣。

乘槎嗟我头先白,送酒怜君眼独青。博陆旧祠还在否,也应宿莽语猩猩。

93

和客闺中四时曲 其四 冬

和客闺中四时曲 其四 冬,明代,张元凯,

庭树纷纷霰作花,北风吹卷入窗斜。天山积雪无归路,不是征人不忆家。

9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