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桃源使君虞公二首

畴昔交诸季,曾闻说长公。

圣涯探窔奥,词藻亦精工。

偶幸趋势徵诏,方当顺下风。

飚斿无处问,延伫鬓飞蓬。

0

诗文译文

曾经与虞公相交,听闻他的美名。

他探索圣明的境界,用词华丽而巧妙。

我曾有幸得到皇帝的任命,成为他的随从。

此刻我应顺应时机,但无从寻问他的指引。

我等待着,思绪如飞蓬般飘荡。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的虞公的怀念之情。作者通过回忆与虞公的交往,向读者介绍了虞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虞公探索圣明的境界,使得他的词藻华丽而精妙。作者曾有幸成为虞公的随从,但此刻虞公已经离世,作者只能默默等待着他的指引。诗词以略带忧伤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虞公的景仰和思念之情,也展现了对虞公精神传承的希望。

整首诗词运用了华丽而凝练的辞章,通过对虞公的赞美和自己的感叹,展示了作者对虞公的景仰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词中的\"飞蓬\"形象,象征着作者内心的浮动和期待,同时也凸显了虞公的精神在作者内心中的漂泊和指引。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虞公的深情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程公许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其他诗经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六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六,清代,钱谦益,

昔叩于公拜绿章,拟征楛矢靖东方。鸱夷灵爽真如在,铜狄灾氛实告祥。

地戛龙吟翻水窟,天回电笑闪湖光。残灯仿佛朱衣语,梦断潮声夜殷床。

33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其一 西方百神降神用《熙安》。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其一 西方百神降神用《熙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玄冬肇祀,始于伊耆。岁事聿成,庸答蕃釐。眷言西顾,匪神司之。

归功尔神,翩其下来。

34

题画 其二

作者:陈寿(明代)

题画 其二,明代,陈寿,

洞庭微雨晓生波,一棹云山楚客过。绿遍蘼芜归未得,东风閒唱竹枝歌。

64

幽事绝句六首 其三

作者:陆游(宋代)

幽事绝句六首 其三,宋代,陆游,

昨夕风掀屋,今朝雨坏墙。虽知炊米尽,不废野歌长。

81

初夏十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初夏十首 其二,宋代,陆游,

剪韭腌齑粟作浆,新炊麦饭满村香。先生醉后骑黄犊,北陌东阡看戏场。

83

酬陆长史倕诗

酬陆长史倕诗,南北朝,刘孝绰,

王粲始一别,犹且叹风云。况余屡之远,与子亟离群。

如何持此念,复为今日分。分悲宛如昨,弦望殊挥霍。

行舟虽不见,行程犹可度。度君路应远,期寄新诗返。

相望且相思,劳朝复劳晚。薄暮阍人进,果得承芳信。

殷勤览妙书,留连披雅韵。冽洲财赋总,慈山行旅镇。

已切临睨情,遽动思归引。归欤不可即,前途方未极。

览讽欲谖诮,研寻还慨息。来喻勖雕金,比质非所任。

虚薄无时用,徘徊守故林。屏居青门外,结宇霸城阴。

竹庭已南映,池牖复东临。乔柯贯檐上,垂条拂户阴。

条开风暂入,叶合影还沈。帷屏溽早露,阶霤扰昏禽。

衡门谢车马,宾席简衣簪。虽愧阳陵曲,宁无流水琴。

萧条聊属和,寂寞少知音。平生竟何托,怀抱共君深。

一朝四美废,方见百忧侵。曰余滥官守,因之溯庐久。

水接浅原阴,山带荆门右。从容少职事,疲病疏僚友。

命驾独寻幽,淹留宿庐阜。庐阜擅高名,岧岧凌太清。

舒云类紫府,标霞同赤城。北上轮难进,东封马易惊。

未若兹山险,车骑息逢迎。山横路似绝,径侧树如倾。

蒙笼乍一启,磥硊无暂平。倚岩忽回望,援萝遂上征。

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交峰隐玉霤,对涧距金楹。

风传凤台琯,云渡洛宾笙。紫书时不至,丹炉且未成。

无因追羽翮,及尔宴蓬瀛。蓬瀛不可托,怅然反城郭。

时过马鸣院,偶憩鹿园阁。既异人世劳,聊比化城乐。

影塔图花树,经台总香药。月殿曜朱幡,风轮和宝铎。

园桓即重岭,阶基仍巨壑。朝猿响甍栋,夜水声帷薄。

馀景骛登临,方宵尽谈谑。谈谑有名僧,慧义似传灯。

远师教逾阐,生公道复弘。小乘非汲引,法善招报能。

积迷顿已悟,为欢得未曾。为欢诚已往,坐卧犹怀想。

况复心所积,兹地多谐赏。惜哉无轻轴,更泛轮湖上。

可思不可见,离念空盈荡。贾生傅南国,平子相东阿。

优游匡赞罢,纵横辞赋多。方才幸同贯,无令绝咏歌。

幽谷虽云阻,烦君计吏过。

96

子昂竹

作者:虞集(元代)

子昂竹,元代,虞集,

忆昔吴兴写竹枝,满堂宾客动秋思。诸公老去风流尽,相对茶烟飏鬓丝。

10

挽孔经父二首 其二

作者:刘攽(宋代)

挽孔经父二首 其二,宋代,刘攽,

往昔方闻策,中间五谏书。直绳无废墨,利刃必投虚。

任重生何薄,年长恨有馀。悲君虽视草,不及马相如。

18

再过凌氏园复用前韵

作者:汪藻(宋代)

再过凌氏园复用前韵,宋代,汪藻,

儿辈病元亮,斗筲羁曼容。何时跨鸿鹄,食藕莲花峰。

小槛再游历,轻寒裘未重。人家当卮黍,不愧千户封。

愿因琴高生,傥见乔与松。从兹毁车马,永绝世味浓。

岁晚复来此,清阴期箨龙。

4

九锁步虚词·第三飞鸾锁

九锁步虚词·第三飞鸾锁,宋代,陈洵直,

琅轩列朱房,风露峨高寒。

森罗九宫道,隐约八卦坛。

春酣酌金浆,彻视挥外丹。

三锁度灵钥,悠悠控飞鸾。

39

写华严经求颂

写华严经求颂,宋代,释普宁,

破一微尘出引经,因该果海果该因。

无端却被管城子,名句文俱错指陈。

31

和耿天骘见寄二首 其一

和耿天骘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熠熠阳气动,春事不可禦。君家富林园,宴豆乐宾主。

况当解官归,精魄还六腑。或乘青板船,纵缆东溪浒。

溪光如碧玉,皓月无人取。信哉浴乎沂,点也丘所与。

又闻全于天,卓越庄周语。我方治幽狱,归期日日数。

读君新诗章,对面若吴楚。

5

南宫呈大宗伯

作者:王称(明代)

南宫呈大宗伯,明代,王称,

东壁文章映列曹,南宫冠盖富英髦。名垂霄汉当时重,身接风云盛世遭。

花引炉香闻整佩,风移扇影见挥毫。蓬莱宴罢春云集,鴳鹊朝回朔雪高。

坐客尽携毛遂颖,故人曾赠吕虔刀。独怜璧海才华地,久逐词林姓字叨。

已睹重光歌舜禹,更期独步访巙皋。天瓢若借恩波及,未必临风叹二毛。

27

郡治五绝

郡治五绝,宋代,邵伯温,

蜀地春争一月天,杂花新岁已争妍。

却愁取次都开尽,辜负清明谷雨天。

63

五月八日喜雨

作者:韩淲(宋代)

五月八日喜雨,宋代,韩淲,

洒洒如人意,明明助岁功。夜阑愁有月,晓起喜无风。

坡老记为美,宣王诗最工。朝家一祈祷,田里得和丰。

9

张仲宗有诗怀归因次其韵勉之

张仲宗有诗怀归因次其韵勉之,宋代,沈与求,

相逢无日不怀归,又是春山听子规。休叹豺狼迷道路,似闻貔虎仆旌旗。

那从薄俗求青眼,还向高堂念白眉。南望孤云应目断,殊方岁月易推移。

56

挽吴止所

作者:方梓(宋代)

挽吴止所,宋代,方梓,

先生六十化,吾道尚奚云。花馆空馀影,清歌无复闻。

夜寒鹤思主,风急雁悲群。有子方跨灶,天应未丧文。

61

兰花 其一

作者:潘牥(宋代)

兰花 其一,宋代,潘牥,

长身大叶耸丛丛,生处虽殊臭味同。全带安期溪涧碧,微偷勾漏箭砂红。

闻名久向骚经内,识面翻从要服中。等是海山闲草木,东皇一顾便春风。

96

思古人

思古人,宋代,敖陶孙,

思古人,思古人,古人皦皦若日月。我欲剖棺斲出古人心,惟见苍苔漫白骨。

请陈古人心,君勿骇客言。古人惟一真,可使风俗皆还淳。

杀鸡不及林宗,炊黍不候庞公。雪中安道兴适尽,坐上公荣樽已空。

呼酒径劝君,欲眠即遣客。嵇康巨源不为绝,戴崇彭宣本相得。

徐庶失老母,密如玄德不能夺之臣。严陵薄宦情,狎如文叔不能止之客。

包胥伍员不失其为友,羊祜陆抗不害其为敌。我有蒸壶,安事隐语。

我但食韭,安用多种。割肉元知方朔真,拿金岂即刘叉勇。

古人心事有如此,何至颜色相媚奉。道衰舛仁义,世乱生奸雄。

君知臧否不挂口,正虑匕首揕其胸。我生恐无用,我死知无闻。

作书预与儿辈诀,葬时定觅要离坟。

85

赠传神李肖岩

赠传神李肖岩,元代,蒲道源,

人生天地洪炉中,形色散殊俱不同。画师笔底要真似,妙想乃与天机通。

肖岩后出独超诣,睥睨众史如儿童。京师摹写富箱箧,奇厖福艾多王公。

神情所赋各臻极,千变万化无终穷。遂为当代顾陆手,足配向来褒鄂雄。

明窗副本得寓目,起敬毛发森寒风。祇今声价愈增重,姓字已彻明光宫。

尘容俗状亦何者,年齿未及先成翁。既无开朗谪仙韵,又无图画凌烟功。

君胡惠然肯相过,坐对熟视心神融。煤黳纸上略点画,稍类云月犹朦胧。

须臾壁间出幻影,恍若面映新磨铜。人能肖吾不自肖,内发感愧颜生红。

圣贤体貌等人尔,所贵践履惟能充。作诗答谢肖岩贶,但恨意远辞难工。

6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