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颜多义鸟,义鸟实可嗟。
危巢末累累,隐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罗。
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
饱以稻粱滋,饰以组绣华。
惜哉仁义禽,委戏于宫娥。
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盖缘生不多。
商颜多义鸟,义鸟实可嗟。
危巢末累累,隐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罗。
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
饱以稻粱滋,饰以组绣华。
惜哉仁义禽,委戏于宫娥。
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盖缘生不多。
诗人以“义鸟”作为象征,表达了珍惜仁义之道的思想。诗中描绘了这种鸟类建巢在危险的地方,但它们之间充满了爱与关怀,对待雏鸟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然而,这些“义鸟”也面临被人类捕捉和囚禁的危险。
诗人通过描述“义鸟”的形象,表达了珍惜仁义之道的重要性。这些鸟类以仁义相待,如一家人般相互呵护,而现实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种仁义。诗人将其与凤凰相提并论,凤凰因其高贵而备受推崇,而仁义之道所具有的高贵也值得赞美。诗词呼吁人们应该珍惜仁义之道,就如同珍视稀有的“义鸟”一样,因为真正具备仁义之心的人并不多见。
《正乐府十篇·惜义鸟》是皮日休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种被称为“义鸟”的奇特鸟类,提醒人们珍惜仁义之道。
商颜多义鸟,义鸟实可嗟。
危巢末累累,隐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罗。
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
饱以稻粱滋,饰以组绣华。
惜哉仁义禽,委戏于宫娥。
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盖缘生不多。
:诗人以“义鸟”作为象征,表达了珍惜仁义之道的思想。诗中描绘了这种鸟类建巢在危险的地方,但它们之间充满了爱与关怀,对待雏鸟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然而,这些“义鸟”也面临被人类捕捉和囚禁的危险。
:诗人通过描述“义鸟”的形象,表达了珍惜仁义之道的重要性。这些鸟类以仁义相待,如一家人般相互呵护,而现实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这种仁义。诗人将其与凤凰相提并论,凤凰因其高贵而备受推崇,而仁义之道所具有的高贵也值得赞美。诗词呼吁人们应该珍惜仁义之道,就如同珍视稀有的“义鸟”一样,因为真正具备仁义之心的人并不多见。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壬寅春正四日晋郡小憩道中古庵信笔书此 其一,清代,何士循,
平野丽晴晖,春风扇和淑。冈峦界昼明,山树杂红绿。
遥闻村鼓喧,近视儿衣簇。新年幸无事,对之悦心目。
篮舆此暂停,庵小堪容足。移几置诗编,对佛脱官服。
拭面瀹山茶,小坐忘尘俗。
开河待闸苦热,明代,陆深,
长江无六月,此语为谁传。筠簟纱厨里,何人不可怜。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树成行更森爽。画阁含风蘸水开,仙槎到海随潮长。
波摇云梦通具区,地接蓬莱与方丈。何似黄尘千尺高,脱巾群饮总称豪。
银床玉井无由觅,赤脚层冰何处逃。徒闻东郡泉千派,不济南湖水一篙。
临流欲渡还晞发,待看西岩吐新月。万贯谁缠鹤背轻,一蓬自笑鸠巢拙。
人间合有清凉方,半捲湘帘坐超忽。君不见陶潜酿秫,两疏赐金。
罹此毒热,听我吴吟。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 其二,清代,宋茂初,
楼观何连翩,得桥为结束。过桥一骋望,晴波浸凉绿。
杨柳临风流,蒹葭傍水矗。披襟对夕阳,泠然秋意足。
山水多清音,岂在丝与竹。无心凫鹭群,上下自相逐。
次韵酬吕大厚庵题田居见赠 其一,清代,林朝崧,
世事纷然百不关,此身将老翠微间。病疏把酒杯觞燥,懒废吟诗笔砚闲。
春水一竿垂钓去,秋云两束负薪还。惭卿比似林君复,尚欠梅花种满山。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宋代,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中隐堂诗,宋代,苏轼,
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园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
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难,游秦遂不归。
园荒乔木老,堂在昔人非。
凿石清泉激,开门野鹤飞。
退居吾久念,长恐此心违。
径转如修蟒,坡垂似伏鳌。
树従何代有,人与此堂高。
好古嗟生晚,偷闲厌久劳。
王孙早归隐,尘土污君袍。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翠石如鹦鹉,何年别海堧。
贡随南使远,载压渭舟偏。
已伴乔松老,那知故国迁。
金人解辞汉,汝独不潸然。
都城更几姓,到处有残碑。
古隧埋蝌蚪,崩崖露伏龟。
安排壮亭榭,收拾费金赀。
岣嵝何须到,韩公浪自悲。
咏夏雨,宋代,张玉娘,
头上云俱黑,一片雨浪浪。惨澹隐高树,霏微迷绿杨。
冷冷添涧水,点点落危樯。帘捲山流翠,郊虚草自香。
静嫌声间竹,醉爱爽凝觞。殿阁罗閒扇,池亭送嫩凉。
荷珠圆复碎,兰芷脆还芳。拂埃乱天际,度云喧草堂。
乘空曳轻练,向晚洗炎光。幽径荒苔滑,短檐飞鸟忙。
湛湛翻萍影,溶溶浸柳塘。无心留石洞,有梦恼襄王。
暝色欺明月,高飙透薄裳。入更生阒寂,攲坐讶清商。
润气清湘簟,徘徊怯绣床。
诗一首,宋代,薛绍彭,
晋大司马至洛阳,威略已著推砍羌。
声驰江龙传国光,右军笔阵争堂堂。
妙用作意驱后铓,惊鸿乍起游龙翔。
仁祖无奕乌衣郎,排名篇末流遗芳。
开元散落王涯藏,联翩飞动茂密行。
料简鉴赏盛有唐,传授视此真印章。
山中黄博士不至因再约以寄之,明代,王称,
秋风吹落桂花残,寂寞淮南赋小山。自笑草堂鱼佩冷,空将瑶水鹤书还。
石门萝月谁同醉,洞口松枝秖独攀。明日角巾能到否,呼童竹下扫柴关。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十,宋代,方一夔,
老火久敛戍,蓐收令西方。尘沙随白日,惨澹无晶光。
故叶改颜色,过雁新著行。孤坐坠秋月,寒灯飐空房。
怅然盛时节,开缄理衣裳。芙蓉久当采,浩荡不可量。
芬芳易消歇,岁暮安得长。毋为守空死,万代同山冈。
琼林苑御筵奉诏送文太师致政归西都四首 其一,宋代,陆佃,
车后鹓鸾随剑履,帐前貔虎拥旌旄。星环紫极三阶正,鳌立青天一柱高。
上苑金杯新锡饯,下都银钥旧均劳。重来更捧宸章烂,华衮何如玉字褒。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