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

作者:李频(唐代)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泽上,归梦向汾水。

低催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知,达者多忘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如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骢马未来朝,嘶声尚在耳。

0

诗文译文

为切岂止於一生的残缺,良工也隔着千里。故乡在彭泽上,梦回归向汾水。情绪低落,神气已经透支殆尽,仆人也感到愧疚。尚未达到目标的人谁不知道,达到目标的人却往往忘记了曾经的艰辛。行年渐长,离老年又近几分。若功名不显赫,去世又岂会成为鬼魂。看到美丽的芳草被凉风吹落,不禁叹息起来。骢马还未到来,嘶声却仍在耳畔。

诗文简析

诗词《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的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李频写给张侍御的寄语。诗人以自己下第后隐居的身份,表达了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荣与辱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描绘了诗人下第后被判削足为官员的身份所带来的残缺和远离家乡、亲人的痛苦。诗人思念家乡的美景,回忆起归梦和彭泽的往事,表达了对故乡和美好过去的怀念之情。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和人生过程的思考。诗人感到自己的精力渐渐消耗,而仆人们也对自己的无成就感到耻辱。诗人认识到,未能实现目标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境遇,而成功达到目标的人却往往忘记了曾经的苦难和付出。

诗中还有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感叹自己的年龄渐长,离老年又近了一步。他认为,若自己的功名不显赫,离世后也不会成为鬼魂。

最后几句诗描述了诗人的感叹和期待。他观察到芳草被凉风吹落的景象,心生感慨。他期待着骢马的到来,但嘶声已经在耳边回荡,暗示着他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总体上,这首诗词略带忧伤和思索,通过诗人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表达了对人生得失、时光流逝和自我价值的思考,展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感和哲思。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其他诗经

渔歌

作者:李彭(宋代)

渔歌,宋代,李彭,

积翠十年丹风穴。当时亲得黄龙钵。制电之机难把撮。真奇绝。分明水底天边月。

100

陈主簿稔过宿赋答

作者:王褒(明代)

陈主簿稔过宿赋答,明代,王褒,

君门已许解朝衣,此后相期过竹扉。池上青山留客醉,郢中白雪和人稀。

雨晴閒馆花空落,月上层城鸟倦飞。明日独怀乘兴地,不堪愁思更依依。

93

九月初作

作者:陆游(宋代)

九月初作,宋代,陆游,

菊佩糕盘节物催,老怀抚事一悠哉!年光半付残编去,诗句时从倦枕来。

零落朋俦今孰在?寂寥事业世方咍。

两丛月桂门前买,自下中庭破绿苔。

23

读武惠妃传

读武惠妃传,宋代,杨万里,

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朵可天颜。

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58

夜泊东溪有怀

夜泊东溪有怀,唐代,唐彦谦,

水昏天色晚,崖下泊行舟。独客伤归雁,孤眠叹野鸥。
溪声牵别恨,乡梦惹离愁。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17

和李白浔阳紫极宫感秋

和李白浔阳紫极宫感秋,宋代,谢枋得,

雨歇月明松,天碧光入竹。

好怀一时开,乾坤清可掬。

相携尘外游,此乐岂我独。

扫开松上云,恐有鹤来宿。

爽气逼斗牛,何待蜀仙卜。

独怜天心劳,千岁几剥复。

沧海有红尘,不见虚舟覆。

问讯安期生,何年枣当熟。

23

呈杨谨仲监庙三首

作者:赵蕃(宋代)

呈杨谨仲监庙三首,宋代,赵蕃,

地占清江胜,居兼水竹幽。

衡门阻静僻,高卧乐优游。

深雾隐玄豹,沧波翻白鸥。

弓旌不可挽,刍牧政旁搜。

22

一百五多叶白牡丹答陈度支二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一百五多叶白牡丹答陈度支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嵩少雨晴寒食时,年年驿使按瑶墀。尘埃落莫长安陌,笑倚春风不自知。

55

独客二首 其一

独客二首 其一,宋代,朱晞颜,

独客筠江上,嚣然傲世纷。市喧趋旦合,帆影过桥分。

仕与贤愚滞,名因课利昏。高安有遗迹,莫惜访前闻。

28

有客

有客,宋代,赵汝燧,

青春挽不回,白发摘不尽。减围羞敝带,照面怯皎镜。

功名知傥来,肯问终南径。荣枯默有数,岂待盖棺定。

人世如梦幻,具眼须猛省。毋为尘埃役,而败山林兴。

亭前富葵花,隔帘烜红影。雨馀老苞困,欲谢若未忍。

有客适过秋,对此惜芳景。从事在青州,呼儿往三请。

38

鍊铅火候

鍊铅火候,宋代,张伯端,

三十文爻七十武,二百六十分明数。首尾须教用武烹,中间文火温温煮。

炉中鍊出五彩光,赫赫一粒大如黍。将来掌上和壳吞,逍遥永作真仙侣。

55

次韵元舆言怀

次韵元舆言怀,宋代,郭祥正,

与君交臂每忘忧,用即三公尚黑头。美化流行非乳虎,新诗老重似雎鸠。

箧中玑贝方论价,江上田园未足求。信道斲轮真妙手,只惭缧绁玷英游。

66

昆阳城

作者:苏洵(宋代)

昆阳城,宋代,苏洵,

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堵。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

杀入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

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

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

25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

作者:王遂(宋代)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宋代,王遂,

经旬风雨陡新晴,一夜蟾光直到明。

清晓衣冠原庙去,分明眷佑似平生。

61

昭文王相公出镇青社

作者:宋祁(宋代)

昭文王相公出镇青社,宋代,宋祁,

西汉无双彦,中兴第一流。

二篇应商梦,七圣首轩游。

昔会光华旦,时当物色求。

从容赐官笔,都穆润缇油。

芝押兼泥熟,鳌峰驾浪浮。

扪天陪累{左石右感},敲鼎识掊钩。

帝欲中阶正,公参九庙谋。

危言天下事,坐胜幄中筹。

斤斤宣嘉绩,岩岩树壮猷。

异时思大冶,此日咏崇邱。

承弼图勋盛,蕃宣席宠优。

均劳九州伯,重序富民侯。

真庙方凭几,祗宫奉委裘。

扶天八柱正,披日五云收,

尧后除凶代,周王访落秋。

尽归千里马,无复少阳牛。

熙縡官咸事,端朝茹不柔。

兜烽閒塞警,财饵抚夷酋。

再侍钦柴祭,仍赓筑瓠讴。

奉承汤恤祀,力赞禹勤沟。

国赖萧公画,言无赵孟偷。

深恩及行苇,和气蔼鸣球。

几欲辞名遂,何尝为智忧。

屡居移病苦,连赐上尊醅。

敦免深慈扆,猗违动邃旒。

坐槐聊罢府,剖竹更为州。

昼锦贪过里,晨装趣戒驺。

邳垠访祠石,稷下按行楸。

列第今容驷,横川本是舟。

娱宾罗鼎食,坐阁便巾{鞲革换巾}。

故事南宫在,沨歌北海流。

人祈卫武岁,三入对王休。

88

浣溪沙(代作)

作者:吴儆(宋代)

浣溪沙(代作),宋代,吴儆,

已是青春欲暮天。酒愁离恨不禁添。尊前休说见郎难。别后要知还有意,生前莫道便无缘。雁来频寄小蛮笺。

22

又和呈叔问

作者:程俱(宋代)

又和呈叔问,宋代,程俱,

潮海当年共陆沉,山林投老得追寻。清溪宛转千山静,乔木阴森一径深。

法界含容居士室,庵基坚固祖师心。山王终恐归廊庙,回首清游叹竹林。

21

谒楼桑庙

作者:谢铎(明代)

谒楼桑庙,明代,谢铎,

仓皇衣带诏,辛苦武乡侯。西蜀分王地,中山奋迹秋。

蛟龙曾失势,鱼水故相投。千载英雄泪,还同沛水流。

6

承邓贲斋以诗报到普惠寺走笔依韵迓之

承邓贲斋以诗报到普惠寺走笔依韵迓之,明代,湛若水,

歌声传到拜君嘉,乱坠天花与地花。两载相思幽蓟北,犹疑是梦在天涯。

47

舟中听诸生歌诗

舟中听诸生歌诗,明代,吴与弼,

行李宁家已有期,云帆更喜夜风吹。诸生各有平安庆,促膝闻歌往复诗。

5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