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儿峡西山已尘,驮金辇帛无断群。
河湟故疆尽收复,解辫厥角归如云。
堂中玉带赐丞相,陇外金节酬将军。
唐兵万里若日月,请作古今人未闻。
哑儿峡西山已尘,
驮金辇帛无断群。
河湟故疆尽收复,
解辫厥角归如云。
堂中玉带赐丞相,
陇外金节酬将军。
唐兵万里若日月,
请作古今人未闻。
《收复河湟故地》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
这首诗词描述了收复河湟故地的场景和情景,表达了对胜利的喜悦和对英雄壮举的赞颂。
首先,诗中提到的哑儿峡西山已尘,驮金辇帛无断群,描绘了经过战争洗礼的河湟故地已经恢复了和平,河湟地区的山川已经没有了尘埃,金辇和丝绸的运输车队络绎不绝,显示了繁荣和安定的景象。
接着,诗人提到河湟故疆尽收复,解辫厥角归如云。这里表达了对收复河湟地区的欢欣和庆祝,将敌人逐出河湟,使得国土完整,恢复了边疆的安定。同时,诗中的解辫厥角归如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斩获的敌人的头发和角,如同云彩般回归,暗示了战争的胜利和敌人的溃败。
接下来,诗人提到堂中玉带赐丞相,陇外金节酬将军。这里赞扬了功勋卓著的将领和官员,丞相得到了皇帝赐予的玉带,将军得到了陇外赏赐的金节。这反映了朝廷对他们的认可和奖赏,也凸显了他们的英勇和忠诚。
最后,诗人以唐兵万里若日月,请作古今人未闻作结。唐兵万里若日月一句表达了唐朝军队远征的壮丽景象,形容他们的威力和庞大。而请作古今人未闻则是诗人对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辉煌的胜利的自豪感,他希望后世的人们能够知晓并传颂这段历史。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收复河湟故地的盛况,表达了对胜利和英雄壮举的赞美和庆祝,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后世的期望。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秋杪同人至东湖久憩归过黄园饮于韩家园 其一,清代,胡承珙,
海国秋光迟,出郭试一访。野花犹有香,碧草浑无恙。
十里见澄潭,环流抱清旷。树簪堤外影,山眉镜中样。
一篙划空明,水云互摇漾。可惜在蛮村,好景付孟浪。
是时风日佳,晴波绿犹涨。见说湖畔田,馀润资酝酿。
耕馀供牛租,钓罢足鱼饷。西顾语海若,回面漫相向。
万里安用驯,一沤自神王。吾侪洗眼来,未要烦供张。
非无白接䍦,所欠黄篾舫。地偏暂勾留,兴逸转惆怅。
何当明月夜,还来听渔唱。
曲游春 燕,近现代,沈祖棻,
归路江南远,对杏花庭院,多少思忆。
盼到重来,却香泥零落,旧巢难觅。
一桁疏帘隔,清谁问、红楼消息?想画梁、未许双栖,空记去年相识。
此日。
斜阳巷陌。
念王谢风流,已非畴昔。
转眼芳菲。
况莺猜蝶妒,可怜春色。
柳外烟凝碧。
经行处、新愁如织。
更古台、飞尽红英,晚风正急。
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宋代,苏轼,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
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
蔼蔼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
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回首濉阳幕,簿书高没人。
何时桐柏水,一洗庾公尘。
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
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
范女哀辞,宋代,杨万里,
有齐石湖之季女兮,肇葰茂而青葱。兰茁芽以芬播兮,玉在璞而光融。
茹采蘋以为粻兮,筑内则为之宫。乐彤管以俶载兮,逝将眇青竹而论功。
制菡萏以为裾兮,裼之以秋江之芙蓉。纷蕙纕而菊佩兮,岂江蓠揭车之与缝。
掇袤丈之朔雪以澡德兮,袭万壑之清冰而在躬。
耿吾独传中郎之素业兮,岂曰矜萧然林下之风。
沛吾乘乎桂舟兮,无小无大焉从吾公。何若而人之不淑兮,奄一疢而长终。
忍舍兰陔之孝养兮,莽玉女宓妃之与从。父曰嗟予膳之孰视兮,母曰嗟予命之畴同。
衋两亲之哀潸兮,遗九宗之长恫。蹇石湖之恸而莫之释兮,小极而隐几乎书之丛。
梦漂漂而行远兮,求吾儿乎四方上下之青穹。杳碧海之际天兮,岿三山之倚空。
蓬莱方丈之攸宅兮,浮金宫银阙之崇崇。若有人乎山之阿兮,飞腾往来而不可逢。
羌可逢而不可执兮,若迥映乎复朣胧。摘玉李而弄金波兮,遨嬉乎倒景有无之濛鸿。
忽临睨乎旧乡兮,望见石湖之仙翁。泫初咷而后哂兮,唁吾翁乎奚戚容。
繄天地万物之逆旅兮,儿与翁父子适相值于逆旅之中。
汩倏合而忽分兮,邈千变万化而何穷。淬割愁之剑而不满一笑兮,非我翁春日览镜大篇之舂容。
翁顾笑而惊寤兮,皦寒日其生于东。
奉和圣制漕桥东送新除岳牧,唐代,苏颋,
宝贤不遗俊,台阁尽鹓鸾。未若调人切,其如简帝难。
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特以专城贵,深惟列郡安。
政行思务本,风靡属胜残。有令田知急,无分狱在宽。
至言题睿札,殊渥洒仙翰。诏饯三台降,朝荣万国欢。
举杯临水发,张乐拥桥观。式伫东封会,锵锵检玉坛。
代北州老翁答,唐代,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
两人已向黄沙死。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尽将田宅借邻伍,
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
何必流离中国人。
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宋代,杨亿,
早传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證有馀。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