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景福顺长老二首

作者:苏辙(宋代)

念昔先君子,南游四十年。

相看顺老在,想见讷师贤。

岁历风轮转,禅心海月圆。

常情计延促,无语对潸然。

0

诗文译文

念昔先君子,南游四十年。

相看顺老在,想见讷师贤。

岁历风轮转,禅心海月圆。

常情计延促,无语对潸然。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向景福顺长老致敬的作品。他回忆起先贤的事迹,表达了对景福顺长老的敬佩之情。诗中描绘了岁月的流转,以及禅修心境的广阔和超脱。作者表达了对长老的敬重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悲伤和无语的哀思。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入的语言,展示了苏辙对景福顺长老的崇敬之情。诗人回忆起先贤的事迹,暗示了景福顺长老在南方游历了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们相互交流,顺老在位,讷师贤者已老去。这种对先贤的敬意和想念,体现了作者对尊贤重道的价值观。

诗中运用了岁历、风轮、禅心和海月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禅修境界的超脱。岁历风轮转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禅心海月圆则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宁静和圆满。这些意象与作者对长老的赞颂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相呼应,展示了诗人对内心寄托的追求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常情计延促,无语对潸然”表达了作者对长老的敬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悲伤和无法言表的哀思。作者在对先贤的致敬中,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景福顺长老的敬佩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对尊贤重道的价值观和对内心寄托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他诗经

游南薰亭

作者:陈琏(明代)

游南薰亭,明代,陈琏,

桂林名胜地,台观迹多陈。空馀南薰亭,屹立漓水濆。

使君喜登临,从游有嘉宾。拂石坐紫苔,援琴鼓南薰。

神畅情所感,理契意爰臻。忽兹纵遐瞩,跻攀极嶙峋。

下瞰皇泽湾,流水碧沄沄。石洞深窈窕,清虚绝垢氛。

昔贤有遗刻,半杂苔藓纹。江山宛如故,韶音谁复闻。

登临稍毕景,感慨怀古人。早晚听履声,行当近星辰。

85

次韵答黄玉田

次韵答黄玉田,明代,林熙春,

汉家循吏次公尊,六息繇来自主恩。洱海夙归山斗望,闽山还忆保釐垣。

百年诒谷庭兰茂,三径栽花渭竹存。祇恐圣朝招隐急,风雷半夜起云屯。

54

丙戍正月部兵赴南宁道中杂韵 其五

作者:符锡(明代)

丙戍正月部兵赴南宁道中杂韵 其五,明代,符锡,

夜过黄丹驿,朝临白马屯。剑歌弥激烈,挥麈共谁论。

66

长相思(西湖夜醉)

长相思(西湖夜醉),宋代,刘学箕,

湖山横。湖水平。买个湖船一叶轻。傍湖随柳行。
秋风清。秋月明。谁捣秋砧烟外声。悲秋无尽情。

97

【双调】夜行船

作者:商衟(元代)

【双调】夜行船,元代,商衟,

风里杨花水上萍,踪迹自来无定。席上温存,枕边侥幸,嫁字儿把人来领。

【幺】花底潜潜月下等,几度柳影花阴。锦机情词,石镌心事,半句儿几时曾应。

【风入松】都是些钞儿根底假恩情,那里有倘买的真诚。鬼胡由眼下唵光阴,终不是久远前程。自从少个苏卿,闲煞豫章城。

【阿那忽】合下手合平,先负心先赢。休只待学那人薄幸,往和他急竟。

【尾声】俏家风,说与那小后生,识破这酒愁花病。再不留情,分开宝镜。既曾经,只被红粉香中赚得醒。

14

【双调】清江引 春思黄莺乱

【双调】清江引 春思黄莺乱,元代,张可久,

春思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交翠亭

梅花自开鹤自舞,隔断蓬莱路。雪明黄柳梢,月暗苍松树,池上翠亭人笑语。

夏夜即事

醉来晚风生画堂,不记樽前唱。冰壶荔子浆,月枕蓉花帐,酒醒玉人环珮响。

春怀

水边粉墙生翠藓,紧闭秋千院。银骢暖玉鞍,彩凤泥金扇,那人看花归路远。

采石江上

江空月明人起早,渺渺兰舟棹。风清白鹭洲,花落红雨岛,一声杜鹃春事了。

草庵午睡

先生华山高处隐,自有清贫分。华堂碧玉箫,紫绶黄金印,不如草庵春睡稳。

秋思

孤眠夜寒魂梦怯,月暗纱灯灭。青蘋泣露花,白柳吟风叶。南楼雁来书到也。

草堂夜坐

三间草堂何所有?月色黄昏又。鹤依松树凉,人伴梅花瘦,客来不须茶当酒。

开玄堂上

桃源洞中春几许,此夜德星聚。天香玉蕊烟,仙酒琼花露,凤笙一声鹤对舞。

61

游章运判园亭 其一

作者:刘攽(宋代)

游章运判园亭 其一,宋代,刘攽,

自有林亭不种花,总将春色寄邻家。桃红梅白须寻得,暮去朝来不算赊。

12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 其四 蜜金橘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 其四 蜜金橘,宋代,杨万里,

风餐露饮橘洲仙,胸次清于月样圜。侠客偶遗金弹子,蜂王撚作菊花钿。

25

诗偈 其二十六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二十六,唐代,庞蕴,

老来无气力,房舍不能修。基颓柱根朽,椽梠脱差抽。

泥涂零落尽,四壁空飕飕。举头看梁柱,星星见白头。

慧云降法雨,智水沃心流。家中空豁豁,屋倒亦何忧。

山庄草庵破,余归大宅游。生生不拣处,随类说无求。

7

翁知县归自湖湘

作者:徐玑(宋代)

翁知县归自湖湘,宋代,徐玑,

渺渺秋江带碧鸦,君来应是吊湘涯。

怀人也似居无竹,尤世长如饭有砂。

一袖清风诗思远,满汀芳草夕阳赊。

还归殊未□颜瘦,已种湖边绕处花。

75

宿应庵次季承韵

作者:赵蕃(宋代)

宿应庵次季承韵,宋代,赵蕃,

祇思借榻寻僧屋,不悟山行亦已深。异日重来应记路,断塍穷处转松林。

37

泰陵挽词 其二

作者:赵佶(宋代)

泰陵挽词 其二,宋代,赵佶,

姑射仙期早,华胥梦已陈。朝廷系圣母,基业付冲人。

日转铜壶影,天移玉座春。九门笳鼓发,悲动属车尘。

13

露菊

作者:韩淲(宋代)

露菊,宋代,韩淲,

英英辉丛菊,重露滋其花。移来秋已深,不饮亦已嘉。

小槛凭虚檐,山迥无风沙。霁色寒未生,此地玉溪家。

62

再题栖贤桥

作者:王洋(宋代)

再题栖贤桥,宋代,王洋,

万仞苍崖走玉虬,急催诗句已难酬。禅心不肯随波浪,犹道桥流水不流。

14

园居荒芜春至草生日寻野蔬以供匕箸今日枯蘖间得蒸菌四五亦取食之自笑穷甚戏作此诗一首

作者:程俱(宋代)

园居荒芜春至草生日寻野蔬以供匕箸今日枯蘖间得蒸菌四五亦取食之自笑穷甚戏作此诗一首,宋代,程俱,

平生嗫嚅口,出语无媚悦。定非肉食姿,赋分在藜蕨。

侨居得空园,穷陋亦清绝。分阴岂不惜,饱睡送日月。

芜菁不须种,众草今已茁。朝来一雨过,青细皆可掇。

东篱有更生,杞狗仅堪捋。乃知天随生,岂羡五鼎列。

堂萱不吾负,芽甲破春雪。縻身荐瓢箪,解我忧思结。

荠花虽未繁,着地烂于缬。惊雷发蒸菌,自可当夏鳖。

马兰亦芳脆,人苋固凡劣。晴朝当炙背,俯偻事挑抉。

家人各盈襜,汲井手自挈。满炊太仓陈,侑以冬菹冽。

盘中长阑干,置馈每虚撤。恨无箨龙苞,此味那得阙。

长谣青青槐,馋液想庭樾。妻孥覆相诮,男子志勋烈。

君非老浮图,菜本可长齧。况兹闲草木,岂为刀匕设。

乃翁笑摩腹,万事付一吷。此中有真趣,勿为儿辈说。

63

题凤浦方氏梧竹轩

题凤浦方氏梧竹轩,元代,丁鹤年,

鸣鸟曾闻此地过,至今梧竹满丘阿。

政怀剪叶书周史,却恨翻枝入楚歌。

金井月明秋影薄,石坛风细晚凉多。

中郎去后知音少,共负奇才奈老何。

31

花落

花落,元代,张弘范,

流水无情来洞口,狂风何意恋枝头。惜花人在东风外,更比莺儿燕子愁。

79

丁未九日与履约诸君同泛石湖就登上方

丁未九日与履约诸君同泛石湖就登上方,明代,文徵明,

宿雨初晴水拍天,碧云微敛日华鲜。时当黄菊茱萸候,秋在沧洲白鸟边。

柳外画桥人似蚁,湖心兰棹酒如泉。携壶更醉湖山上,白发重逢又一年。

55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 其二

送章中缶宗师转山东大参 其二,明代,霍尚守,

谢傅风流未易逢,聚仙台上昔追踪。于今泰岱归青眼,问俗应登日观峰。

23

田舍

作者:鲁铎(明代)

田舍,明代,鲁铎,

山人田舍水东涯,草野盘餐颇自颐。醅熟新虾方制米,麦秋鲜鳝亦成丝。

香攒翠角菱收日,光烂银船藕上时。供奉曾叨大官馔,衰迟刚与此相宜。

6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