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仲深郎中词

才力轩轩动汉庭,清时指日致功名。

一同在昔歌遗爱,两郡于今有治声。

使节暂分秦望重,郎星初近太微明。

死生契阔空泉壤,赙典殊恩世亦荣。

0

诗文译文

才力出众,动荡汉朝的朝廷,

清明的时期即将获得功名。

我们曾一同在过去的岁月里歌唱,留下深厚的情谊,

如今两个郡县都有人传颂我们的治理之声。

使节虽然暂时分别在秦地,但期望重归。

你的才华初次闪现,星星的光芒渐渐靠近太微星辰的辉煌。

生死的约定广阔如空泉和大地,

你的财富和荣誉也与世间的恩典有所不同。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韩元吉挽词中的一篇,表达了对已故周仲深郎中的怀念和赞颂。诗中描绘了周仲深郎中才华出众,曾在清明时期为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并留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人们对他的治理才能和声望仍然传颂于两个郡县。尽管他暂时离开了使节的职位,但人们依然期待他能重返朝廷,展现更大的才华。诗中还表达了生死的辽阔和人世间的不同命运。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周仲深郎中的敬意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他在朝廷中的才华和功绩,以及与作者韩元吉之间的友情,展现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动荡汉朝的朝廷\"、\"清明的时期即将获得功名\",以及\"星星的光芒渐渐靠近太微星辰的辉煌\"等,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寄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生死的广阔和人世间的不同命运,突显了周仲深郎中在世间所获得的特殊荣誉和地位。整首诗词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周仲深郎中的深深怀念和敬意,展现了友情和人生的价值。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其他诗经

亲友梁黎辈念予北行日载酒过访 其四

亲友梁黎辈念予北行日载酒过访 其四,明代,区大相,

落日携佳人,清尊共愁绪。仰观群雁翔,肃肃云中羽。

天路多贵游,行子慕俦侣。欲发晨风兴,思君屡延伫。

35

【中吕】红绣鞋 老夫人宽洪

【中吕】红绣鞋 老夫人宽洪,元代,未知作者,

老夫人宽洪海量,去筵席留下梅香,不付能今朝恰停当。款款的分开罗帐,

慢慢的脱了衣裳,却原来纸条儿封了裤裆。

掐掐拈拈寒贱,偷偷抹抹姻缘,幕天席地枕头儿砖。或是厨灶底,马栏边,

忍些儿却怕敢气喘。

背地里些儿欢笑,手梢儿何曾汤著,只听得擦擦鞋鸣早来到。又那里挨窗儿

听,倚门儿瞧。把我一个敢心都唬了。不甫能寻得个题目,点银灯推看文书,被

肉铁索夫人紧缠住。又使得他煎茶去,又使得他做衣服。倒熬得我先睡去。

恰睡到三更前后,款款的擦下床头,不堤防酒夫人被窝儿里搜。这场事无

干净,这场事怎干休?唬得我摸盆儿推净手。

手约开红罗帐,款抬身擦下牙床,低欢会共你著银红。轻轻的鞋底儿放,脚

不敢把地皮儿汤,又早被这告舌头门扇儿响。

款款的分开罗帐,轻轻的擦下牙床,栗子皮踏著不提防。惊得胆丧,唬得魂

扬,便是震天雷不恁响。

虽是间阻了咱十朝五夜,你根前没半米儿心别,不甫能带酒的夫人睡著些。

休死势,莫佯斜,直睡到他觉来时回去也。结斜里焦天撇地,横枝儿苫眼铺眉,

吉料子三千般儿碎收拾。被窝儿里闲唧哝,枕头儿上冷禁持,又是那没前程的调

泛你。

背地里些儿欢爱,对人前怎敢明白,情性的夫人又早撞将来。拦著粉颈,落

香腮,吃取他几下红绣鞋。

小妮子顽涎不退,老敲才饱病难医,做死的人前讳床食。也不索便问事,

也不索下钳锤,对我吃半碗带冰凌的凉酪水。

丽日和风柳陌,花开相间红白,见游人车马闹该该。王孙争蹴リ,仕女赌金

钗,直吃得醉颜桃杏色。

霜落荷枯柳败,风清天淡云白,玩西山拂袖步苍苔。黄花簪两鬓,白酒晕双

腮,直吃得醉颜红叶色。

楚霸王休夸勇烈,汉高皇莫说豪杰。一个举鼎拔山一个斩白蛇。汉陵残月照,

楚庙暮云遮,二英雄何处也!

搬兴废东生玉兔,识荣枯西坠金乌。富贵荣华待何如?斩白蛇高祖胜,举鼎

霸王输,都做了北邙山下土。

韩信机谋枉用,项羽争战无功。一般潇洒月明中。霸王刎乌江岸,韩侯斩未

央宫,都做了北邙山下冢。

一个千钟美禄,一个石粟之储,天理如何有荣枯?三十二居陋巷,二十四位

中书,都做了北邙山下骨。

开放眼春风锦树,转回头暮景桑榆。富贵贫穷待何如?石崇曾居金谷,阮籍

曾哭穷途,都做了北邙山下土。

岳王兴邦死狱,秦相废国居枢。两个兴废事如何?忠义祠神像,奸宄杖身躯。

都做了北邙山下骨。

窗外雨声声不住,枕边泪点点长吁,雨声泪点急相逐。雨声儿添凄惨,泪点

儿助长吁。枕边泪倒多如窗外雨。

看黄卷消磨永夜,就银挑绣些些。倒在我怀儿里撒乜斜。见他将文册放,

我索将女工叠,不良才又是也。

伸玉臂把才郎搂定,束纤腰不整乌云。美绀绀舌尖儿冷丁丁。低声叫,悄声

应,咱两个亲的来不待亲。

这场怪其实难做,又不敢明白的扯拽揪摔。止不过背地里没人处说些言语。

有人处偷睛儿看,看着他落声长吁,空教人眼欢娱心受苦。

我为你吃娘打骂,你为我弃业抛家。我为你胭脂不曾搽。你为我休了媳妇,

我为您剪了头发,咱两个一般的憔悴煞。

强打叠精神怎过,思量的做不得生活。越思量越间阻越情多。思量的身憔悴,

思量的似风魔,思量煞也怎奈何!

孤雁叫教人怎睡?一声声叫的孤凄,向月明中和影一双飞。你云中声嘹亮,

我枕上泪双垂,雁儿我你争个甚的!

生来的千般娇态,柳眉杏脸桃腮,不长不短俏身才。高挽着乌云髻,斜插着

凤头钗,窄弓弓红绣鞋。

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踏。五六日不来呵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卦,

久已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又不是天魔鬼崇,又不是触犯神祗。又不曾坐筵席伤酒共伤食。师婆每医的

鬼祟,大夫每治的沉疾,可教我羞答答说甚的?嘲妓刘黑麻

莫不是捧砚时太白墨洒?莫不是画眉时张敞描差?莫不是蜻蜓飞上海棠花?

莫不是玄香染?莫不是翠钿压?莫不是明皇妃坠下马?

54

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 其一

酬萧新浦王洗马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吴均,

始可结交者,文酒满金壶。围棋帝台局,系马秦王蒲。

长剑皆玉具,短笛悉银涂。送归日愁满,留客袂纷吾。

今成桓山上,秋风星散乌。

67

寒夜

作者:汪藻(宋代)

寒夜,宋代,汪藻,

鸦翻夜色一林枯,自放重帘拥兽炉。酒罢检书销画烛,更阑觅句数铜壶。

松声警枕风逾怒,梅影横窗月不孤。料得金台乡思里,也随清梦到澄湖。

49

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 其六

作者:赵蕃(宋代)

见梁检法书怀八绝句于广文尉曹处次韵 其六,宋代,赵蕃,

辞好曾闻喻色丝,那知妙处本天姿。若穷句法源流远,曾见梅山唱和诗。

69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其二,清代,范安澜,

江南忆,夜静铁花厓。一缕苍烟封短薄,三更明月冷经台。

歌吹上上来。

36

宁国院

宁国院,宋代,许广渊,

寺结千峰上,门通一径幽。静心无物乱,清耳有泉流。

楼阁先知晓,园林预觉秋。因君题秀句,却省昔年游。

37

句 其五

作者:范镇(宋代)

句 其五,宋代,范镇,

云霞揖神仙,烟火认城郭。

43

故人张达明徵饷舒朮

作者:程俱(宋代)

故人张达明徵饷舒朮,宋代,程俱,

忆官古龙舒,妙境开禹甸。漱流探九井,曳屐穷四面。

借居龙溪上,窗户列岩巘。客怀剧棼丝,撩乱不可剪。

时时出登临,款段胜屈产。如持古神搥,破此牢愁键。

地灵多草木,灌蔓森秀软。尝闻左宫仙,蕊笈发珍瑑。

摛辞叙山精,丰绮信无㥏。几寻青冥斸,时作芙蓉搴。

云琅未云剖,月醴忽以泫。回观豨苓辈,市积空

98

五忠咏 都统王公

五忠咏 都统王公,宋代,郑思肖,

健儿三百陷胡尘,匹马孤腾勇过人。至死执刀唯骂贼,自言不作两朝臣。

20

送薛子荐还揭阳绝句三叠 其一

送薛子荐还揭阳绝句三叠 其一,明代,湛若水,

清秋游子□翩翩,彷佛中离面目存。莫道今人不如昔,群忧初破大同言。

51

送璞讲主住持延庆寺

作者:张弼(明代)

送璞讲主住持延庆寺,明代,张弼,

鹤城兰若名延庆,忆我少年频往来。夜月竹窗晴翠舞,春风花槛牡丹开。

肩舆重访三生石,手笔空馀半壁苔。今日璞公能起废,老松新长出尘埃。

83

朝皇极殿颁万历改元历时壬申十月朔二首 其二

朝皇极殿颁万历改元历时壬申十月朔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湛露收青汉,云韶出紫宸。颁来一统历,散去万家春。

宣室重禧肇,明堂受命新。世臣唯饱饭,常作太平人。

38

朗上人林泉二首 其二

朗上人林泉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古木藏精舍,春风日闭关。飞花自容与,乳燕任游閒。

禅影清池上,经声绿竹间。何须携锡远,自有赤城山。

4

北游诗十八首 其三 渡江

北游诗十八首 其三 渡江,明代,张元凯,

吴国渺何处,江流万里长。布帆渡瓜渚,青山障朱方。

飒动高天风,吹愁还故乡。戍楼当落日,饥乌野田密。

徒御步不前,行李何萧瑟。欲问淮南津,就饭水边驿。

敢效祈父言,胡转予于恤。

91

弋阳道中

弋阳道中,明代,吴与弼,

日短前途远,天寒问宿忙。乱云迷望眼,细雨湿行装。

88

观海

观海,明代,梁以壮,

旧来胸次成寥廓,海与心期意自通。大禹山川平泛滥,女娲天地剩鸿濛。

将涵日月虚无岸,欲出鱼龙叠起风。一自陆沉寒雨阔,莫寻桑影蜃楼中。

93

闰冬初旬风雨作寒迨晴溪前花鸟喧妍温和可掬用韵赋诗候一二知己 其二

闰冬初旬风雨作寒迨晴溪前花鸟喧妍温和可掬用韵赋诗候一二知己 其二,明代,区元晋,

布褐衣轻景渐和,小晴溪日已盈蓑。行吟南坞春犹远,坐曝茅薝兴独多。

冷莫侯门誇炙手,暖须民杵叹无梭。朝来一掬煦熙念,徒向东风拍掌歌。

34

与友人夜酌

作者:白圻(明代)

与友人夜酌,明代,白圻,

萧萧官署坐黄昏,故国风光到海门。吴地月明山吐影,越江秋半水收痕。

他乡叙旧知新事,残夜论诗对酒尊。尔我悠然情未已,一声寒角断吟魂。

96

题花下美人图

作者:许恕(元代)

题花下美人图,元代,许恕,

促促复促促,春红已成绿。彩云飞傍玉阑干,天仙来下瑶台曲。

花枝易衰人易老,妾颜如花为谁好?閒来花下漫踌躇,何意伤春被春恼。

6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