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春思

作者:张泰(明代)

露重花垂泣,烟深柳暗颦。

如何清禁里,有此断肠春。

0

诗文译文

清晨露珠沉重地垂落,花朵似乎在哭泣,

薄雾弥漫,垂柳笼罩在阴郁的表情之下。

我在宫禁里无法自由,

却感受到了这令人心碎的春天。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愁思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痛苦。露重花垂泣,烟深柳暗颦,这些景象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痛苦。诗人身处清禁之地,无法自由,却仍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这种对禁锢环境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也是诗人内心的表达。

诗文赏析

《长门春思》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忧伤和禁锢的情感,展示了明代文人的内心体验。诗中以自然景物为表现手法,通过描绘花、露、烟、柳等元素,将作者的情感与外在的春天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寓意深远的意境。整首蕴含着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封建社会束缚的不满和苦闷。这种内心情感的抒发,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思想和情感色彩,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总体而言,《长门春思》以简练的语言、深情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审美和内心世界。这首诗词在揭示人情世故、表达思想感情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是明代文学中的一颗珍珠。

张泰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

其他诗经

三月十八日水滨閒步 其二

作者:杨慎(明代)

三月十八日水滨閒步 其二,明代,杨慎,

杨林今日是昭关,白首拘留未得还。渔父浣纱浑不见,断肠今古泪潺湲。

99

辩惑篇

作者:田锡(宋代)

辩惑篇,宋代,田锡,

春树桃与李,美果终得尝。

莫树枳与棘,芒刺还相伤。

君子所树党,在择贤与良。

其党苟非人,为祸亦自殃。

蓄者本铅刀,用欲如干将。

豢者本款段,骋欲侔骕骦。

辨之胡不早,坚冰自履霜。

42

秋莲

秋莲,宋代,释元肇,

波面盈盈照影红,月寒露重怨房空。鹭鸶目趁鱼行急,惊得残妆散晓风。

73

【越调】霜角

【越调】霜角,元代,张可久,

新安八景

花屏春晓

初日沧凉,海霞摇曙光。几招好山如画,晴蔼蔼,郁苍苍。众芳,云景香,道人眠石床。唤起南华梦蝶,莺啼在,绿垂杨。

练溪晚渡

淡烟微隔,几点投林翮。千古澄江秀句,空感慨,有谁索?拍拍,水光白,小舟争过客。沽酒归来樵叟,相随到,许仙宅。

南山秋色

华盖亭亭,向阳松桂荣。背立夜坛朝斗,直下看,老人星。地灵,风物清,众峰环翠嬴。千古仙山道气,谁高似,许宣平。

王陵夕照

暮蝉声咽,几树白杨叶。细细看云岚旧隐,遗庙在,表忠烈。翌结,弓剑冗,苔花碑字灭。远水残阳西下,今人见,古时月。

水西烟雨

沙浅波平,孤舟长日横。淡墨潇湘八景,谁移向,富山城。净名,疏磐声,暮归何处僧?明日披云风顶,呼太白,赏新晴。

渔梁送客

浪花飞雪,船阁苍云缺。一片鸬鹚西照,樯燕语,柳丝结。话别,情硬咽,酒边歌未阕。他日寄书双鲤,顺流过,钓台月。

黄山雪霁

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几缕,翠烟聚,晓妆眉更妩。一个山头不白,人知是,炼丹处。

紫阳书声

楼观飞惊,好山环翠屏。谁向山中讲授,朱夫子,鲁先生。短檠,雪屋灯,琅琅终夜声。传得先儒道妙,百世下,以文鸣。

70

赠别石斋先生二首 其二

作者:林光(明代)

赠别石斋先生二首 其二,明代,林光,

日日江门弄钓丝,清閒到老亦何辞。风波薄暮看投楫,裘葛无心祇顺时。

身世频频催白日,文星恰恰照南陲。一樽相送情难尽,手擘轻红饯荔枝。

14

赠蔡子笃诗

作者:王粲(两汉)

赠蔡子笃诗,两汉,王粲,

翼翼飞鸾。

载飞载东。

我友云徂。

言戾旧邦。

舫舟翩翩。

以泝大江。

蔚矣荒涂。

时行靡通。

慨我怀慕。

君子所同。

悠悠世路。

乱离多阻。

济岱江衡。

邈焉异处。

风流云散。

一别如雨。

人生实难。

愿其弗与。

瞻望遐路。

允企伊伫。

烈烈冬日。

肃肃凄风。

潜鳞在渊。

归雁载轩。

茍非鸿鵰。

孰能飞飜。

虽则追慕。

予思罔宣。

瞻望东路。

惨怆增叹。

率彼江流。

爰逝靡期。

君子信誓。

不迁于时。

及子同寮。

生死固之。

何以赠行。

言赋新诗。

中心孔悼。

涕泪涟洏。

嗟尔君子。

如何勿思。

40

诸葛武侯

诸葛武侯,宋代,王安石,

恸哭杨颙为一言,馀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14

闲居杂兴五首 其四

作者:陈陶(唐代)

闲居杂兴五首 其四,唐代,陈陶,

越里娃童锦作襦,艳歌声压郢中姝。无人说向张京兆,一曲江南十斛珠。

12

诗偈 其一○六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六,唐代,庞蕴,

若能相用语,教君一个诀。捻取三毒箭,一时总拗折。

田地成四空,五狗牙总缺。色蕴自消亡,六贼俱磨灭。

阎罗成法王,罗刹成菩萨。勿论己一身,举国一时悦。

95

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二

作者:刘攽(宋代)

神宗皇帝挽诗四首 其二,宋代,刘攽,

绵宇正欢心,虞韶骤遏音。戴天忧杞国,就日怅崦岑。

贯朽三泉府,方输九牧金。斯民已仁寿,至理更难忱。

94

从人借琴

从人借琴,宋代,宇文虚中,

峄阳惯听凤雏鸣,泻出泠然万籁声。已厌笙簧非雅曲,幸从炊爨脱馀生。

昭文不鼓缘何意,靖节无弦且寄情。乞与南冠囚絷客,为君一奏变春荣。

39

陈伯育承事挽词二首 其一

陈伯育承事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海鹤冰为骨,霜潭月作心。要宾唯饮酒,焚券不论金。

相望萦离恨,何嗟得讣音。春回坟草绿,谁伴夜台吟。

37

木樨有怀赵十

作者:韩淲(宋代)

木樨有怀赵十,宋代,韩淲,

桂树丛生花发时,雨垂风约更相宜。休将睡眼寻常看,漫说吟情未易知。

我岂东西思领会,君应彼此较襟期。冠秋轩与山堂近,红玉香消翡翠卮。

89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三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三,宋代,萧立之,

西山南浦住经时,又住吴山送落晖。燕子不知家近远,年年秋社一番归。

7

鹧鸪天 山阳七圣堂

鹧鸪天 山阳七圣堂,元代,元好问,

沙岸萦回入草泥。霜余烟景自凄迷。树嫌川近重重掩,云要村深故故低。茅盖屋,稻分畦。何人今日此幽栖。十年来往山阳道,只□清溪过马

76

题王浚之画茅山图

作者:吴宽(明代)

题王浚之画茅山图,明代,吴宽,

句容古县频来往,万转荒溪出乱松。画里茅山依旧在,白云开处见三峰。

33

五月五日过新安冯明府招集柳将军庙时诸葛邓二君俱以董河役适至

五月五日过新安冯明府招集柳将军庙时诸葛邓二君俱以董河役适至,明代,卢龙云,

江南江北路初分,万里乡书未易闻。岁序孤舟逢五日,弟兄同社忆离群。

东道更谁为地主,西河却有大冯君。命驾频烦江之浒,折简慇勤日将暮。

置驿真能似郑庄,下榻何当比徐孺。将军祠宇自昔年,此地壶觞亦嘉晤。

况兼二客千里逢,促席开尊并许同。诸葛雅称丞相裔,邓君亦有长成风。

倾盖乍交情若故,把酒剧谈词俱雄。乡园蒲艾岂须设,故人鸡黍自堪悦。

君不见清时无事辟兵符,翕河已仗群公力。淮海应高卧治名,簿书岂废逢迎客。

休向三闾羡独醒,且须一醉同今夕。

55

寄答蔡仲修,时与其友洪阿士同避思山

寄答蔡仲修,时与其友洪阿士同避思山,明代,卢若腾,

西山、东海几千里,精卫方殚心未死;纵使千山木石空,目中忍见波涛起。

波惊涛乱蛟螭飞,苦雨凄风日夜吹;洲岛晦冥满天愁,蓬莱复浅思悠悠。

呜呼!脉脉此情谁共语,万年手眼归吾子;应与思山修史人,一口吸尽东海水。

45

李阳江心将至安庆

李阳江心将至安庆,明代,湛若水,

李阳河北庆阳城,船到江心水逆行。船头波浪舂天起,船底风雷动地生。

71

苏台怀古仍用萝韵呈陆孟昭员外

作者:张弼(明代)

苏台怀古仍用萝韵呈陆孟昭员外,明代,张弼,

吴国危机出苧萝,于今尘迹亦消磨。行人不识楚门怨,商女还能子夜歌。

香径白杨啼野鸟,花洲绿水付群鹅。虎丘山色依然在,应笑繁华去似梭。

6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