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青兵蟠楚薮,萍实江边大如斗。
故垒摧颓百战余,旧事流传千载后。
青崖半裂玄猿吼,空坡突过黄狐走。
山深落日少人行,寂寞鸣蜩在高柳。
湖江入梦倏三年,慰我漂零一杯酒。
群盗虽降汉赤眉,故侯惯作秦黔首。
《楚萍歌》
云梦的青兵密布在楚薮中,
江边的萍藻密实如斗。
古代的城池摧毁殆尽,经历了百战之后,
往事流传了千载之久。
青崖几乎裂开,玄猿发出咆哮,
空旷的山坡上忽然有黄狐疾驰而过。
山深处,落日下少有人行,
孤寂中蜩鸣在高柳上。
湖江入梦,短短三年过去,
这杯酒让我安慰我的飘零身世。
尽管这些匪首曾效忠于汉朝赤眉军,
但这位故侯仍然习惯作为秦国黔首。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梦、江边、青崖、山深等景象,以及历史上的城池摧毁和往事流传等元素,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多为荒凉之地,山深处少有人行,寂寞无人的景象与作者的孤独和飘零身世相呼应。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安慰。湖江入梦,仅过了三年的时间,作者已感到漂零,但一杯酒安抚了心灵。最后两句中,作者用历史典故暗示了即使是曾经依附在别的势力下的人,也会在习惯中表现出对他们原来身份的忠诚。
整个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描绘景象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抒发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实的复杂情感。
彭大年,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为宜章县尉。事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一七。
沁园春·有美人兮,宋代,辛弃疾,
有美人兮,玉佩琼踞,吾梦见之。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故期思。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水龙吟 贺人琴馆开张,近现代,刘雄,
傍湖轮奂初成,诸生新得弦歌处。丛篁绕屋,飞花糁径,鸟啼朝暮。
壁上丝桐,架中缃帙,正堪容与。便看移日影,焚香燕坐,安心室,如仙府。
兴至七弦漫抚。目归鸿,更无今古。忘形一霎,迷离烟水,翛然渔父。
树蕙滋兰,诲人不倦,金针还度。算他年检点,纤枝弱干,作参天树。
次韵元舆临汀书事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
近郭溪山最可游,雨晴天气返如秋。人携羽扇防浓雾,马惜鞯泥涉浅流。
竹叶要翻金盏底,梨花偏称玉钗头。卧龙胜事堪图画,迥压闽南七八州。
送湖南运判蔡如晦赴阙,宋代,郭祥正,
鹗飞不在泥,决有青云趣。凤凰不妄出,恐为时所误。
桓桓南都贤,幸遭明主顾。垂绅正手板,磊落奏治具。
源流出无穷,胸胆豁以露。帝曰卿良哉,予僚汝之父。
果见麒麟儿,腾骧蹈前步。擢为东宫允,往漕八州赋。
予将观汝能,慎勿惮细故。朅来重湖南,君恩密宣布。
拔才惟俊明,逐吏皆狡蠹。朝廷方更化,免役出金助。
深沉详施为,委曲善告谕。有司绝诛求,比屋乐农务。
贫富一以均,歌颂喧道路。七月新书成,入奏驰骏驭。
君来万家春,君去秋色暮。清湘似君心,偏使丑影惧。
何时到金阙,显用期必遇。成法无瑕玼,后效有程度。
皇皇太上圣,赫赫师尹辅。大业日愈新,虚怀未尝饫。
谏垣将峻陟,使节岂还付。却忆仁祖朝,天下复庠序。
南都最为盛,万里英材聚。严严高平公,明堂真栋柱。
尚书继踵来,两献仲舒疏。君家有大阮,敛缩未腾翥。
名声晚乃达,霖雨今仍霪。信哉颜渊氏,必用孔子铸。
邦家不乏才,社稷永盘固。伊予亦何人,不异罝中兔。
时命适大谬,与物竟多迕。卑栖邵陵幕,窃禄饱婴孺。
不才甘委置,朽木费吹嘘。一朝逢知己,拔茅冀连茹。
翻思刷羽翰,翩翩厕鸳鹭。不然弃已归,筑室幽闲处。
吐纳元和津,万事不挂虑。韩子亦尝云,岂肯居沮洳。
朝汉台寄呈蒋帅待制,宋代,郭祥正,
鹿入望夷秦欲灭,真剑先流白蛇血。尉佗椎髻尔何为,漫占海隅蛟蜃穴。
祝融之符天下归,岂假陆生三寸舌。千金装橐未为多,更上高台拜尧阙。
至今人说朝汉台,不知此地藏蒿莱。使君好事一登赏,譬若古镜初磨开。
香炉烟生石门晓,三山翠拥浮丘来。风松自作笙箫响,暮霞却捲旌旗回。
长空无碍鸟无迹,人事宁须问今昔。琼浆且泛琉璃船,满眼夕阳留不得。
登台何似登金门,烂吐文章侍君侧。愿公归作老姚崇,莫学江东穷李白。
送任师中任清江,宋代,苏洵,
吾老尚喜事,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天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尝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
去年作边吏,出入烽火间。
儒冠杂武弁,屡与毡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蒂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