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

作者:张籍(唐代)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花池种芳树。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

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开月长满。

0

诗文译文

请你在膝上弹琴,

演奏我这白头吟。

回忆起过去你娇笑的语言,

我们之间的爱意像白色丝绸交缠。

宫廷为我而建的高楼,

还有花池里种满了芳树。

春天百草开始凋谢,

却抛弃了我,不等到我们白发时。

罗襦和玉饰的颜色还未褪去,

今天早晨却说不适合了。

扬州的青铜镜成为明镜,

却暗中拿来照自己却看不到影子。

人们的心思互相交织,

眼前的好坏难以判断。

你的恩情已经离去,即使回来,

菖蒲花会开放,月亮也会再度圆满。

《白头吟》是唐代张籍的一首诗。该诗以白发年华作为一个重要意象,表达了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主题。诗人通过琴音唤起了过往的记忆,回忆起曾经的爱恋和美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不再如初,爱情被抛弃和遗忘。诗中出现了一些寓意深远的意象,如高楼花树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失去的悲伤。整首诗氛围较为悲怆,通过对岁月流转的描写,展现了唐代人对于生命和爱情的无奈和痛楚。

诗文赏析

请你在膝上弹琴,

演奏我这白头吟。

回忆起过去你娇笑的语言,

我们之间的爱意像白色丝绸交缠。

宫廷为我而建的高楼,

还有花池里种满了芳树。

春天百草开始凋谢,

却抛弃了我,不等到我们白发时。

罗襦和玉饰的颜色还未褪去,

今天早晨却说不适合了。

扬州的青铜镜成为明镜,

却暗中拿来照自己却看不到影子。

人们的心思互相交织,

眼前的好坏难以判断。

你的恩情已经离去,即使回来,

菖蒲花会开放,月亮也会再度圆满。

《白头吟》是唐代张籍的一首诗。该诗以白发年华作为一个重要意象,表达了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主题。诗人通过琴音唤起了过往的记忆,回忆起曾经的爱恋和美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不再如初,爱情被抛弃和遗忘。诗中出现了一些寓意深远的意象,如高楼、花树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失去的悲伤。整首诗氛围较为悲怆,通过对岁月流转的描写,展现了唐代人对于生命和爱情的无奈和痛楚。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其他诗经

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十

归田杂咏十二首 其十,明代,黎民表,

苦忆平生友,怜予颇好奇。能供光禄酒,常和法曹诗。

宦拙骑官马,朝回补竹篱。风尘关塞黑,魂梦故来迟。

18

题四娱斋 其一

题四娱斋 其一,元代,耶律铸,

门掩春壶安乐窝,纷纷俗事奈人何。须凭欢伯攻愁阵,自有桐孙伏鬼魔。

遣兴色丝何摆落,尘怀黄奶解消磨。拍阑一笑遥天碧,付与儿童学揣摩。

78

临池清兴为张敬惟作二首 其一

作者:王翰(唐代)

临池清兴为张敬惟作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

夷山山下有行窝,池水经春绿似萝。佳客到门常载酒,道人求字不笼鹅。

树连别院莺声滑,苔长閒庭鸟迹多。自是心传有家法,莫忘三折始成波。

93

漫歌八曲。大回中

作者:元结(唐代)

漫歌八曲。大回中,唐代,元结,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79

送元大

作者:高登(宋代)

送元大,宋代,高登,

但得身长健,何妨发已华。

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作掾只三语,读书空五车。

卷怀良得计,去去卧烟霞。

25

瑞鹤仙·红消梅雨润

瑞鹤仙·红消梅雨润,宋代,王千秋,

红消梅雨润。正榴花照眼,荷香成阵。炉薰炷芳烬。记于门今日,长庚占庆。文摛艳锦。笑班扬、用字未稳。果青云、快上黄扉,地□誉高英俊。
名盛。都期持橐,却借乘轺,布宣宽政。除书已进。归宠异,侍严近。且金船满酌,云翘低祝,□比椿龄更永。任月斜、未放笙歌,翠桐转影。

52

题南岳

题南岳,宋代,真德秀,

百年五岳隔华戎,屏蔽皇家独祝融。

剩喜岳灵今有伴,岱宗今入版图中。

17

李伯纪丞相挽诗 其一

李伯纪丞相挽诗 其一,宋代,赵令衿,

道大终为累,功高反被疑。恨无长日月,宝此大蓍龟。

鼓咽空山暮,风酸落木悲。吊丧哀不及,赖有哭公诗。

68

以郿绦赠晁掾

作者:刘跂(宋代)

以郿绦赠晁掾,宋代,刘跂,

握手喜相逢,何以赠契阔。解我郿县墨丝绦,系君南海谷皮褐。

结君欢爱君勿忘,祝君玄发如许长。带围莫作沈家令,腰腹须称东平王。

秖忧道人骨相发,王涂骎骎弦上筈。金玺盭绶丙丁文,鱼须宝笏搢锦绅。

此时此绦亦相尚,参禅问道裴丞相。

56

登第示同年

作者:赵鼎(宋代)

登第示同年,宋代,赵鼎,

氤氲和气凤城春,正是英豪得志辰。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经纶。

古来将相皆由此,今见诗书不误人。何处寒乡少年子,绿袍归拜北堂亲。

32

挽待制许先生 其三

挽待制许先生 其三,宋代,员兴宗,

卫幕昔年开,西英续续来。诸公参牧政,愧我忝书台。

往事风流尽,于今志念灰。侯芭万感集,空抱报恩腮。

27

计偕中途寄家大人

作者:戴机(宋代)

计偕中途寄家大人,宋代,戴机,

戚戚复戚戚,辞亲远行游。江湖浩无际,山峦郁相稠。

浮云奋南征,所历非故丘。离禽鲜好音,羁旅多远忧。

古人一日养,不以三牲酬。胡为功名意,盼断倚门眸。

62

次韵昌甫仲春读谪仙诗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昌甫仲春读谪仙诗 其一,宋代,韩淲,

年年最佳处,韶艳三春光。顾我憔悴人,岂不能自强。

拂拭整春服,行歌发清商。山头山花开,花底还举觞。

欢来为之醉,身世忽若忘。笑指深林中,崇兰有国香。

55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其四 考校

作者:程俱(宋代)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其四 考校,宋代,程俱,

金闺人静月华生,玉宇风微晓露清。深拱北辰三素远,静看东壁几星明。

嫱嫫岂易欺轩鉴,韶濩那容奏郑声。闻说壶天春日永,恍疑鳌戴欲番更。

23

送陈壮甫税使归金陵

作者:仇远(宋代)

送陈壮甫税使归金陵,宋代,仇远,

征商廉干不言钱,异事同寮又一年。美誉正香金濑曲,归心已在冶城边。

家传簪笏青溪谱,风送旌旗上水船。小草相依行有日,莫须掺别重凄然。

13

腊月朔日伯起招同诸公赏雪

腊月朔日伯起招同诸公赏雪,明代,卢龙云,

一冬犹未雪,此日喜同看。极目琼楼远,开帘玉宇寒。

丰年仍兆瑞,高会总成欢。郢调君应富,歌来和正难。

48

闻张鹅山侍御巡按甘肃比岁当还敬以此寄上

作者:卢楠(明代)

闻张鹅山侍御巡按甘肃比岁当还敬以此寄上,明代,卢楠,

汉叶奕千载,中兴气益振。离照抚万方,天狼避紫宸。

泰阶无纤埃,青云翊缙绅。昊穹挺神秀,应期诞绝伦。

翩如凤峙岳,矫若龙翔津。铁冠指严威,白豸行嶙嶟。

投章失卫霍,抗劾无齐秦。犯颜一折槛,奋世独埋轮。

有时趋螭头,双履蹑星辰。风采动万乘,何言折大臣。

持斧出王郊,挥策向西巡。将帅谒马首,武士骑鲸鳞。

亭邀茐岭骑,幕遮轮台宾。羽檄夜交驰,旌麾昼纷纶。

龙庭间白日,天塞生阳春。万古斥卤地,能令风俗淳。

命驾旋直庐,行瞻帝城闉。黄华反使节,东山伤我神。

衣绣簪白笔,再睹汉仪新。窃从文翰场,气节凌秋旻。

许身报明主,图画惊麒麟。此志邈难嗣,伤哉难重陈。

市虎遂搆患,曾参乃杀人。冤颈在囹圄,日与囚傫亲。

风云凋壮志,衰谢谁当抡。明公立天衢,卓然持大钧。

宴桓遇苗公,脱难诚有因。鲍叔救夷吾,旷世孰为邻。

天地妙化育,宁辞刍狗仁。倾诚望舟楫,千载收沉沦。

25

示老马十首 其十

示老马十首 其十,明代,释函可,

锦勒丝缠万骑奔,駪駪狉狉若云屯。何时尽放华山去,丰草长林到处恩。

11

望豫章城怀胡祭酒先生

望豫章城怀胡祭酒先生,明代,吴与弼,

行行渐近豫章城,烟树微茫两眼青。野水平桥时独立,肃然起敬为先生。

100

和石田翁落花诗七首 其五

和石田翁落花诗七首 其五,明代,王建极,

看花兴懒厌追陪,门掩春光强半回。红着树时风已妒,绿成阴处雨犹催。

盈盈堆径阿谁惜,款款敲窗若个来。搅得情怀无可奈,呼童且覆掌中杯。

6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