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时织女渡银潢,付与天孙紫锦囊。
又向素娥圆满后,悬知丹桂异时香。
金鱼玉带传家旧,犀果银钱照坐光。
鹤发含饴天下乐,百年重庆侍高堂。
织女在每隔十天一次的银河渡过,
将美好的祝福装入天孙的紫色绣囊。
又在素娥圆满的时候,
挂上了异时的丹桂花香。
金鱼和玉带传承了家族的历史,
犀果和银钱照亮了座位上的光芒。
白发中含有甜饴,使全天下都欢乐,
百年之后仍然在高堂侍奉着幸福庆贺。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周子和得子之间的祝福和庆贺之情。诗人通过使用寓意深远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喜庆、幸福和家族传承的主题。
首先,诗中提到了织女渡过银河,象征着美好的祝福和幸福的到来。织女将祝福放入紫色绣囊中,传递给了天孙,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其次,诗中提到了素娥圆满的时刻,意味着喜庆和圆满的时刻到来。在这个时刻,丹桂花香异时悬挂,预示着不同寻常的幸福和吉祥。
接着,诗中出现了金鱼、玉带、犀果和银钱等象征物,代表着家族传承和繁荣。这些物品闪耀着光芒,象征着家族的荣耀和繁盛。
最后,诗中描述了白发中含有甜饴,使整个天下都感到快乐。这表达了长寿和幸福的愿望,以及对家族的感恩和庆贺之情。
通过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象征,诗人将喜庆、幸福和家族传承的主题融入其中,展现了对周子和得子的美好祝愿和庆贺。这首诗词以其精巧的构思和深刻的意义,展示了宋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幸福人生的向往。
项安世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宋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施子仁湖山画障歌,明代,顾璘,
吴趋祇誇金阊丽,何如震泽东山美。夏后旧导三江流,范蠡初逃五湖水。
波心罗列七十峰,蓬壶散插碧海中。尘寰断绝烟岛远,灵桥上与银河通。
栖岩架壑多隐居,楼悬阁转傍青虚。侯封共指千秋橘,饱饭仍兼万顷鱼。
此中遗逸盛才杰,乐志披心任交结。春申宾客广文词,庆忌后人能射猎。
人生有缘生福地,有酒长对包山醉。但持绿鬓傲林泉,何用青衫走城市。
不到山中三十年,忽开图画兴翻然。春来裹茗摇烟艇,与尔先尝悟道泉。
诗偈 其六十二,唐代,庞蕴,
昔日在有时,常被有人欺。一相生分别,见闻多是非。
已后入无时,又被无人欺。一向看心坐,冥冥无所知。
有无俱是执,何处是无为?有无同一体,诸相尽皆离。
心同虚空故,虚空是我师。若论无相理,惟我父王知。
悟南柯 陇州防卸裴满镇国,因病召余下山,,元代,丘处机,
浩浩尘埃境,翩翩幻化躯。中情不解了须臾。任意奔波,颠倒走崎岖。逗引中丹坏,销靡内藏虚。悲愁灾患共萦纡。百便千方,医疗不能除。
六月十三日四更登舟县岸迟明抵秽步宿雨犹湿昨夕近郭风而不雨不知此间盖滂沱也,宋代,赵蕃,
月落橹咿哑,晓登江上家。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林中尚馀滴,不管垫乌纱。
曾耆英自太和携所录谢民师观妙诗文副以长句见惠次韵酬答,宋代,赵蕃,
别时黄落问山风,见日清霜鸣哑钟。二谢有诗皆可诵,七言兼与见传宗。
举幡故异司隶救,右袒徒闻吕氏从。君独凄凉能过我,逢迎敢作谬为恭。
送秦州通判陆学,宋代,刘敞,
秦地天下险,秦兵天下强。曩在景祐末,叛国正陆梁。
渡河窥中原,不见飞鸟翔。汉将虽城守,覆没犹相望。
时秦独高枕,毫发无所伤。岂惟形势然,固亦任使良。
近者敌已弱,旄头灭无光。尚须得猛士,分命修封疆。
陆子吴中贤,英英富文章。作人易感激,遇事殊轩昂。
旧知军中乐,复爱边地凉。不忍京尘间,著书鬓毛苍。
拜疏如终军,请缨督群羌。大笑朱买臣,衣锦怜故乡。
旌旗导前车,丝竹呜后房。指呼百夫走,谈笑千里康。
虽云半刺史,其实专一方。古来成功名,奇偶不可常。
得时或幸会,微贱升庙堂。况君阅诗书,智策未易量。
协心得元帅,展意输所长。朝廷酹勋阀,曾不矜银黄。
他日重见君,非复东观郎。
杨子寺送彦猷阁老去年四月某别彦猷于京师到今适期年矣,宋代,刘敞,
一年再远别,尘世令人嗟。况复江湖永,空惊鬓发华。
青山浮海上,远水即天涯。出处俱萍泛,悬知后会赊。
至罗纹桥卖酒家作早食所止与少华相对,明代,王履,
二华兄弟行,弟能如乃兄。
与兄金兰采,见弟宁无情。
今将总相背,欲说谁解听。
仆夫往晨炊,孤立难自胜。
高树方掩冉,幽泉亦珑玲。
携之以西还,云尽秋冥冥。
湖南有大竹世号猫头取以作枕仍为赋诗,宋代,韩驹,
湖南人家养狸奴,夜出相乳肥其肤。买鱼穿柳不蒙聘,深蹲地底老欲枯。
谁将作枕置榻上,拥肿似惯眠氍毹。慵便玉枕分已无,孙生洗耳非良图。
茆斋纸帐施团蒲,与我同归夜相娱。更长月黑试附卧,鼠目尚尔惊睢盱。
坐令先生春睡美,梦魂直绕赤沙湖。更烦黄妳好看取,走入旁舍无人呼。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