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生民,含哺而嬉。
教之稼樯,实神之为。
国报厚德,万祀无期。
以假以享,锡我繁禧。
广袤的大地上,生活着繁衍的人民,他们在丰盈的供养中欢笑嬉戏。教导他们耕种的是神灵,这种教诲实际上是神明的恩赐。国家以奖励高尚品德来回报,祭祀无止无尽。天赐给我们荣华富贵,让我们享受繁荣盛世。
这首诗表达了隋代人民对神灵的崇拜和感激之情。人们相信,他们的丰收和幸福生活是由神明的指导和恩赐所带来的。他们将高尚的品德视为国家的报答,通过祭祀神灵表达无尽的敬意。在繁荣昌盛的时代,人们感恩于神明赐予的荣华富贵。
《熙宁蜡祭十三首》是一首充满感恩之情的诗词,通过描绘隋代人民的生活和对神灵的敬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宏伟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双音节的押韵,以及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韵味深长。
诗人通过描绘人民在丰盈供养中的欢乐嬉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他们相信自己的丰收和幸福生活是神明的恩赐,是神灵对他们高尚品德的回报。通过祭祀神灵,人们表达无尽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也是对国家的报答。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展示了隋代社会的和谐和繁荣。诗人通过对人民生活的描绘和对神灵的敬仰,表达了对繁荣盛世的渴望和感恩之情。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高尚的情感,展现了隋代社会的美好景象,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寄赵少虚先生四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质明秋霜。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
负薪日惨廪,怨此江路长。红颜委中野,三叹以徬徨。
倾城难可再,一顾何茫茫。念此不得寐,啸咤令心伤。
【双调】夜行船 青楼咏妓,元代,刘庭信,
新梦青楼一操琴,是知音果爱知音。笺锦香寒,帕罗粉渗,遥受了些妆孤处
眼余眉甚。
【幺篇】腰瘦刚争不姓沈,被闲愁恼至如今。只为那镜约钗期,翻做了花毒
酒鸩,揣上一个罪名儿雨囚云禁。
【乔木查】狠姨夫计深,刀斧般恩情甚,蜡打枪头软厮禁。好姻缘苦用心,
他待独树成林。
【庆宣和】花有清香月有阴,一刻千金。辜负良霄可怜甚,问审,问审。
【落梅风】至如道烧银蜡,便做道度绣衾,托赖着这些福荫。三衙家则推道
娘未寝,不提防几场儿撒吞。
【风入松】耳边消息谩沉沉,情泪湿衣襟。强将别酒拼一任,奈新来酒也慵
斟。怕不待和愁强饮,却原来愁越难禁。
【拨不断】细思寻,厮淋侵,热温存漫想偎香枕。吉玎的生掂折玉簪,呆
答孩空忆酬红锦,要独强性儿急淋。
【离亭宴尾】口儿中不许别图个甚,意儿中既有何须恁?非瞒儿黑心,怎当
那冷撒吞柳青岑?错下书三婆啉,硬散楚的闲家谮。筝上弦怕支愣,井内瓶
愁扑井。这姻缘山高海深,倘若卦变了燕莺爻,交掷下鸳鸯兆,签抽的鸾凤谶。
牙缝儿唧与些甜,耳朵儿吹与些任。我则怕这锅水热不热今番在恁,你则待调弄
得话头儿长,承当的咒儿碜。
送元厚之待制知福州,宋代,王安石,
海隅山谷閒,人物最多处。平旦息相吹,连城黕如雾。
闽王旧宫室,丹漆美无度。今为大帅府,千里来赴愬。
元侯文章翁,更以吏能著。峨峨中天阁,鸣玉新改步。
衔诏出梨岭,方为远人慕。旌旗满流水,冠盖东门驻。
四坐共咨嗟,疑侯不当去。张仲称孝友,樊侯正求助。
名城虽云乐,行矣未宜遽。
三星行赠季高,元代,李贯道,
三星射户金光芒,梧桐碧树栖鸾凰。窗前整夜合欢带,绣罗宛转成鸳鸯。
云屏雾帐轻于縠,珍簟斓斑织湘竹。美人振佩江上来,粉面团团照红玉。
桃腮杏脸天上娇,暖香腻色春妖娆。关雎窈窕泛流徵,子夜国香春梦遥。
重城漏断鸡声里,曙色曈昽照窗绮。暑天夜短君莫愁,百岁欢娱今夕始。
松雪翁画马,明代,李延兴,
西海之西,天地翕合敷灵氛,天产天骨超昆崙。月窟而东而北几万里,是马乃能籋星辰。
踰渤澥,埽空冀北凡马群。曹将军是开元以来善画者,蚤以绝艺动紫宸。
不问骊黄与牝牡,笔力到处春无垠。往时尝见一二本,世之画者徒纷纷。
吴兴学士昔在词林馆,画人画马咄咄能逼真。玉堂朝日射碧瓦,琐窗晴雪吹青春。
文章之暇奉诏写龙种,冰绡万幅清无尘。此图神采更飘逸,妙处不减曹将军。
飞云满空散灵雨,五花凌乱晓湿苍龙文。人言此是明皇御爱者,天香滃郁飘满身。
瑶池渴饮雪滉瀁,霜蹄迥踏云嶙峋。黄须圉官似是太仆张景顺,自幼调马马亦驯。
想当牵来赤墀下,皎如飞龙下天门。山斋看画白昼静,丹粉如沐清心魂。
龙媒一逝九霄隔,龙沙泱漭霜风昏。纵今有马无善画,谁与写之传世人。
吴兴自有古作者,高风远韵不可闻。九原安得起公死,请公为我放笔电埽层空云。
陈君爱画不弱南金与西玉,百回展玩当炉熏。南金西玉可力致,嗟此神物夐然独立而无邻。
呜呼神物为物固有神,直恐变化为龙飞上清都紫薇之帝阍。
赠章子端宪史迁江东并呈周宪使,明代,王祎,
章子吴兴彦,多才遂壮图。蓝田元产璞,沧海不遗珠。
事业云霄展,年华翰墨纡。苑花春跃马,台柏夜闻乌。
辨物能悬鉴,为圜肯破觚。从容陪宪节,慨慷握兵符。
近日闻江左,连城作盗区。逆徒千国纪,妙略合时须。
况是周夫子,真如汉大夫。绣衣仍直指,铁甲每先驱。
伫见收奇烈,谁犹玩细娱。敬亭山色好,胜赏未容孤。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