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应三月暮,
登科又校一年迟。
《南省北街人吟》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描述了放榜和登科的时间,表达了作者对于等待的焦虑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放榜和登科的时间,抒发了作者对于等待的焦虑和无奈之情。首句“放榜只应三月暮”,表明放榜的时间应该在三月的傍晚,然而却没有如期而至,暗示了作者对于等待考试成绩的不安和焦虑。第二句“登科又校一年迟”,强调了登科的时间被推迟了一年,揭示了作者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漫长等待和挫折。
这首诗词的在于表达了古代士人在科举考试中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时间的无情。通过诗词中的时序描述,作者揭示了人们追求成功和成就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拖延,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和苦闷之情。这种焦虑和无奈情绪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内心的矛盾。
总之,《南省北街人吟》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于放榜和登科时间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等待的焦虑和无奈之情。它既是对科举考试制度的一种批判,也是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拖延的一种反思。通过这种表达,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士人的内心挣扎,也能够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思考人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追求目标所面临的坎坷和困难。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壶中天·六叠韵和晚晴看梅花 其六,清代,黄之隽,
先春欲吐,便琼瑶一色,铺为庭宇。林下水边装点惯,雅称高人门户。
翠羽轻风,玉鳞斜月,索笑都成趣。澹寒滋味,竹炉汤茗初煮。
遥识鹤径风漪,岚光塔影,一种孤山坞。幸不折来伤岁暮,几片雪花齐舞。
姑射神人,罗浮仙子,与寿阳公主。依稀不见,且寻香处疏处。
重九与子通游虎丘谒祖印大师三首,唐代,朱长文,
绝境良辰少两全,支筇莫倦到山巅。
清谈已可忘樽俎,真乐何劳听管弦。
才子就题黄绢语,高僧多讽碧云篇。
孤舟欲去更回首,天半楼台生晚烟。
日出东南隅行,南北朝,萧子显,
大明上迢迢,阳城射凌霄。光照窗中妇,绝世同阿娇。
明镜盘龙刻,簪羽凤凰雕。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宫腰。
轻纨杂重锦,薄縠间飞绡。三六前年暮,四五今年朝。
蚕园拾芳茧,桑陌采柔条。出入东城里,上下洛西桥。
忽逢车马客,飞盖动襜轺。单衣鼠毛织,宝剑羊头销。
丈夫疲应对,御者辍衔镳。柱间徒脉脉,垣上几翘翘。
女本西家宿,君自上宫要。汉马三万疋,夫婿仁嫖姚。
鞶囊虎头绶,左珥凫卢貂。横吹龙钟管,奏鼓象牙箫。
十五张内侍,十作贾登朝。皆笑颜郎老,尽讶董公超。
再和邻几,宋代,刘敞,
冱寒凋暮节,大雪冒神州。气象昏千里,光芒混六幽。
度前蚊过目,陨旷叶惊秋。烟素长谁引,云罗薄自浮。
势轻低更起,影乱去还留。玉石均朝采,珠玑共暗投。
围城明组练,格野乱旗旒。模象群形富,牢笼众险周。
履空谙曳纵,骋望快登楼。栖璧函珍带,装帘耀宝钩。
润应何泽比,甘岂井泉侔。万物纷同态,繁阴惨共愁。
波声增渤澥,原色借来麰。邀醉时吹面,欺贫屡洒裘。
驱除夏蛊尽,排迮楚氛收。人谢泥涂辱,家成汗漫游。
画图饶粉垩,比兴极歌讴。积久风逾厉,消迟岁聿遒。
短才非子敌,秘思为君抽。高韵侵梁郢,烦言不可酬。
游壶天观泛舟过龙隐洞小酌至月上而归,宋代,朱晞颜,
浪道湘南是瘴乡,玉壶银阙四时凉。卧龙不逐葭灰动,爱日空惊绣缕长。
浮蚁且同佳节醉,探梅不作少年狂。暮归惭愧山头月,照我骎骎两鬓霜。
披图喜甚复戏赋此,明代,王履,
山林天地间,岂独栖百灵。
许作欲海岸,而乃落落星。
我生素蟠霞外情,广斥万结千复萦。
但闻喧豗喷激动地之怒霆,不逢巃嵸旁魄插天之翠屏。
塌翼铩翮嵩鷃并,从他九万趋南溟。
断蓬一旦挽我伴遐征,翕忽迸落北斗城。
招拒宛似宿有盟,期吾气达青云之上京。
勇贾未数腰带鞓,何必直蹑凤凰翎。
乃知不待龙峤经,羽人幽子纷相迎。
烹芝采薇敞岩扃,未暇云惚恍,泉珑玲,存冥注险扶至精
。
步不在趾意以行,五十二年滓秽膻且腥。
电飞泡灭霜叶零,谁为拥肿木,谁为浮游萍。
左招呼子先,右招卫叔卿。
茅龙白鹿,羽盖霓旌,南峰上头如幔亭。
须臾泮散入杳冥,万松拥翠风泠泠。
归寻故吾了无形,唯见攒峦丛崿逼塞绛宫之虚明。
深青浅青秀难名,彼承此接不可胜。
拟烦夸娥二子,未敢以使令。
醉呼元锐处晦及陶泓,相与羿送楮先生。
十台怀古 其四 黄金台,元代,吴师道,
昭王锐志移青社,筑土悬金奉贤者。四方剑佩集强燕,千里风尘驰骏马。
郭君自举先群豪,乐生独步超凡曹。酬恩一雪伯国耻,建功并倚云天高。
君臣意气千年少,落日荒墟没秋草。黄金买贵满长安,惆怅英雄布衣老。
秋夜白雪楼同许右史袭茂才分韵 其一,明代,李攀龙,
林烟既曳绡,湖霞亦披绛。鸡犬静荒村,蓬蒿翳深巷。
烧微见月出,钟清识霜降。各称浮白乐,未觉呼卢戆。
更赋梁园雪,如流华渚虹。预愁还城邑,车马纷相撞。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