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辞我一回吟,眷恋岩叢意转深。
翻谢霜松不凋落,与君同有岁寒心。
回应李校书的离别之歌,我也吟唱一回,眷恋之情如岩石丛中的意念愈发深沉。就像翻转谢霜覆盖的松树不凋零,与你共同体验岁月的寒冷之心。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李校书的离别之情以及他们共同经历岁寒的心境。通过岩石和松树的意象,表达了他们之间深沉的眷恋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在离别的背景下,作者以自己的吟唱回应李校书的离去,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眷恋之情。岩石丛和松树作为诗中的意象,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品质。谢霜覆盖的松树不凋零,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会经受住岁月的考验。与君同有岁寒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李校书的情感共鸣,说明他们共同经历了寒冷的岁月,这种共同的经历使他们之间的情感更为深厚。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意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李校书的思念之情和两人共同经历的坚韧。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和坚持不懈精神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齐天乐 其二,清代,杨芳灿,
文鳞六六巴江到,蛮笺百番相赠。海藻输华,溪藤让滑,幅幅琉璃光莹。
粉痕红凝。更染透桃花,十分妍靓。韵事流传,锦官城外薛涛井。
宫中晓寒曾赋,衍波题未了,仙梦催醒。冶习销磨,香词零落,不似当年吟兴。
旧游追省。把袍袄留题,遍钞还剩。待仿银钩,拨灯销夜永。
系乐府十二首。去乡悲,唐代,元结,
踌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
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方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
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念之何可说,独立为凄伤。
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时雪方洽,宋代,韩琦,
近腊犹悭六出繁,忽惊盈尺及民宽。万方蒙泽人人贺,通夕无风阵阵乾。
危石盖深盐虎陷,老枝擎重玉龙寒。欲知灵鹫银为界,试陟高楼一望看。
同,宋代,刘敞,
百尺井底泉,激轮乍飞流。潺湲入庭户,宛转如奔虬。
主人三署郎,持节西南州。弃之卧故里,富贵安足留。
却埽长闭门,赢馀非所求。客来坐林下,樽酒相献酬。
未尝语朝市,馀事良悠悠。乃知独往意,不必山林幽。
衣冠多隽才,继踵公与侯。谁能悬其车,五十未白头。
嗟嗟贤大夫,此风可镇浮。为问三辅间,何如马少游。
许节妇诗,清代,王戬,
青青孤生竹,苦节贞以坚。幽崖闷阳景,气候惨不温。
眼中箨龙儿,宛宛抱厥孙。秋风瘁其枝,严霜殄其根。
根死心不死,血泪迸湘沅。凤皇逝莫留,寡鹄长悲辛。
百年会有尽,大义矢勿谖。有天讵须问,皎月当空悬。
想当归全日,欢笑迎重泉。谁为写楚词,清光照无垠。
古剑行赠周辰,明代,王称,
杀气贯斗牛,精光何陆离。风胡不可遇,千载令人悲。
忆昔干将初铸日,五夜龙池飞霹雳。秋水芒寒鸊鹈膏,虹光锷吐莲花质。
当年曾闻易水歌,荆卿不济当如何。从来相随赤帝子,飒飒秋郊泣嫠鬼。
乃知神物用有时,风云变化谁能知。祗今萧条镡水上,白日往往蛟龙飞。
侠客相看魂欲死,一片雄心许知己。别来夜夜匣里鸣,忆君清泪如铅水。
为君摩挲君试看,剑歌有曲君莫弹。从来烈士皆如此,茫茫万古悲风寒。
庄贤良有园在境上作诗相示因和韵,宋代,韩淲,
贺家池上园,自足了一世。是中风味佳,恨我未能至。
纵横十亩宽,想见去荒秽。药苗与菜本,岁久必多置。
人生闲最乐,奚苦事名第。轩裳果可得,不过多仆婢。
争如老山林,庶足远朝市。能吟无自悲,逢酒便须醉。
因公发长谣,休去转觉易。
二唁诗 少保张公,宋代,郑思肖,
将军本北人,归顺年已久。擢身将校中,腰绾中国绶。
身润白玉洁,面狞黑铁丑。刚勇有武威,功出众人右。
一朝天柱折,当昼丰其蔀。阴阳反铁炭,杯棬贼杞柳。
公卿文章士,尽醉马乳酒。未闻天地间,生死反噬狗。
幸有张将军,强哉气赳赳。生死不携异,宁受奸宄狃。
平生铁石肠,明白照九有。荧荧赤伏符,百拜悬右肘。
谋画入微茫,僵目拇撑口。死战拓山开,高擎日月走。
剖心喂龙雏,淋漓血双手。圣火寿绵绵,凡水焉能溲。
瞬目出死关,命在事非偶。张巡埋骨地,顽石变琼玖。
白光射天门,璀璨夺星斗。英气磨不坏,生公踵其后。
播荡大海外,若子死恋母。屈指我世祖,建武又乙酉。
恶兽脑百裂,始识狮子吼。天风吹新雨,浊劫净无垢。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