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隐纪咏·静乐庐

作者:张镃(宋代)

城市非无地,如何此结庐。

一家耽静乐,两个水边居。

0

诗文译文

城市非无地,如何此结庐。

一家耽静乐,两个水边居。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镃的作品,名为《桂隐纪咏·静乐庐》。诗人描述了一个位于城市之中的庐舍,表达了诗人对静谧快乐生活的向往。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一个在城市中的居所,同时描绘了一种宁静、欢乐的生活态度。首先,诗人以反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庐舍的存在,暗示着城市并非没有安静的地方。这种反问使得读者产生一种思考,引发对城市生活中世俗喧嚣的反思。接着,诗人提到“一家耽静乐”,强调了居住者对于宁静和快乐生活的追求。通过使用“耽静乐”这一词语,诗人传达了在这个庐舍中过着宁静愉悦生活的意境。最后,诗人提到居所附近有两个水边居,这表明居住地环境优美,以水为邻,增添了自然的宁静氛围。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城市中的安静庐舍,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于城市生活的反思和对宁静的渴望,诗人将读者引入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境界。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传递出一种对于安静快乐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其他诗经

读郭有道传

作者:邹浩(宋代)

读郭有道传,宋代,邹浩,

隐不违亲与俗通,危言覈论绝胸中。纷纷禁锢知名者,何事全无有道风。

41

奉和族叔父仲学先生

奉和族叔父仲学先生,明代,吴与弼,

江湖半月忝为宾,浪说文章泣鬼神。自是秉彝攸好德,谁怜观过却知仁。

倦酣竹叶缘多病,剩赋梅花为好春。幸免非几全素履,未妨来往作閒人。

80

【仙吕】点绛唇 省悟

【仙吕】点绛唇 省悟,元代,程景初,

万种闲愁,一场春瘦,迷花酒。燕侣莺俦,煞青云友。

【混江龙】长想着少年时候,拈花摘叶甚风流。见了些春风谢馆,夜月秦楼

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八个字非虚谬:玲珑剔透,软款温柔。

【油葫芦】一世疏狂一笔勾,从今后都罢手,一场恩爱变为仇。赤紧的红裙

不解嘲风口,以此上青衫紧退揉花手。想着眼底情,眉角愁。则管里云来雨去空

<辶它>逗,终不见下场头。

【天下乐】只被你干赚得潘郎两鬓秋。想着你恩情,也不是永久,恰便似风

中落花水上沤。我恰待踏折他花套竿,撞出锦<囗贵>头,早是咱千自在百自由。

【那吒令】想当初您爱我时,剪青丝半纽。想当初敬您时,赠吟词一首。您

如今弃俺也,断金钗两头。想着您月底盟,星前咒,则怕你悔去也娇羞。

【鹊踏枝】俺如今志难酬,和俺不相投。误了俺雁塔题名。虎榜名留。有一

日博得五花诰在手,则怕你消不得粉面油头。

【寄生草】俺如今时间困,目下忧。三尺剑扫荡红尘垢,万言策补尽乾坤漏,

五言诗夺尽江山秀。若是柳耆卿剥得个紫袍新,你便是谢天香不避黄齑臭。

【尾】深缦笠紧遮肩,粗布衫宽裁袖,撇罢了狂朋怪友。打扮做个儒流,风

月所近新来给了解由。谁信你鬼狐由,误了我谈笑封侯,早难道万里鹏得志秋。

气冲斗牛,胸藏锦绣,钓鳌头谁钓您这乐官头。席上咏妓

万种娇娆,一团俊俏,十分妙。百媚千娇,端的是闭月羞花貌。

【混江龙】他若是含情一笑,朱唇一颗嵌樱桃。梨花玉体,杨柳纤腰。眉黛

春山娇滴滴,眼波秋水绿淘淘。可观可看,宜喜宜嗔。堪怜堪爱,难画难描。拨

银筝音吕韵悠扬,唱阳春白雪依腔调。你便有千金买笑,怎能够一刻春宵。

【油葫芦】喜遇得樽席上猛见了,更那堪情性好,言谈语话那清标。你看那

聪明伶俐诸般妙,更那堪续麻道字无差错。生的来花样娇,柳样柔。知今博古通

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天下乐】怎能够玉树同栖翡翠巢?无福的难也波消。自暗约,用心儿访寻

月下老。者莫你能会弹能会歌,能会绣能会描,怎生来少前程无下梢?

【那吒令】离情空懊恼,我魂劳梦劳;缘薄命薄,看明朝后朝。我劝你断肠

籍上除了姓名,姻缘簿上寻个着落,一星星记在心苗。

【鹊踏枝】我与你自量度,是评跋。你若听琴,我便题桥。趁青春年纪儿幼

小,休辜负好前程月夜花朝。

【寄生草】相思病何年尽?姻缘簿甚日了?你看他知轻知重知分晓,不能够

同行同坐同欢笑,到教我添愁添闷添烦恼。怎能够喜孜孜花下燕莺期?几时得笑

吟吟春日鸳鸯效?

【六幺序】眼前面人千里,耳边厢音信杳,隔三千弱水迢迢。闷恹恹鬼病难

熬,意迟迟情思心焦。桃源洞不见分毫,焰腾腾烈火烧袄庙,白茫茫水淹蓝桥。

莫不是我今生撅着相思窖?好教我行眠立盹,梦断魂劳。

【幺】哎,你个多娇,仔细听着:你若是花下相招,月底来邀,琴瑟和调,

同伴吹箫,咱两个一世儿团圆到老,恁时节有下梢。寻一个安乐窝巢,散诞逍遥,

倒大来志气清高。当日个谢天香、李亚仙寻思到,知轻重肯辨清浊,后来受用金

花诰。则学鸳鸯,休学那燕子伯劳。

【尾声】准备着花烛洞房春,安排下夜月笙歌笑,那时节喜喜欢欢宴乐。地

久天长成配偶,一世儿永远坚牢。画堂高怕是么暮暮朝朝,则学那连理树、合欢

带、比翼鸟。宝炉香渐烧,银台灯高照,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

91

偶得新粳□送促秉

偶得新粳□送促秉,宋代,冯伯规,

东来五月见新秔,舂出□圆颗粒明。

端羡□堂有母遗,数匙晚炊且尝羹。

70

后绮怀十六首 其十三

后绮怀十六首 其十三,近现代,刘雄,

难于尘世学玲珑,合住此身仙界中。江汉之湄曾解佩,首阳何日复为虹。

寒风庭树伤心碧,残照秋花触目红。后夜迷魂正飞度,知卿思我梦还同。

40

初月二首 其一

初月二首 其一,唐代,李群玉,

滟滟流光浅,娟娟汎露轻。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50

金陵览古 阿育王塔

作者:朱存(唐代)

金陵览古 阿育王塔,唐代,朱存,

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金棺舍利藏何处,铎绕危檐声撼风。

90

南皋见予甬上耆旧集中所录钱侍御帝里篇而叹赏不置即和其作

南皋见予甬上耆旧集中所录钱侍御帝里篇而叹赏不置即和其作,清代,全祖望,

琅琦江上无寸土,重趼归来泪如雨。侧身且作芦中行,冥飞频为弋者惊。

头颅出自鲛人室,剩馀一丝不我绝。莫道我身鸿毛轻,雄虹光照枯燐青。

扬雄符命那可读,高庙闻之鬼夜哭。不见茂陵秋芒芒,夜闻马嘶何处望。

嗟哉我家故栗里,回首徒伤急景驶。袖中尚有一卷书,我兄幕府之留馀。

十年以来长钳口,明夷于股更于肘。祗应投之九天门,天门詄荡白日昏。

与人家国良多事,一梦栩栩还起起。是谁读之叩钵催,染豪重吹九死灰。

谢翱方凤良俊物,呕出当年朱鸟血。

88

董四梅圃写入山图索赋

董四梅圃写入山图索赋,清代,全祖望,

世路日局促,志士思山居。曳杖入深林,良足恣所如。

四窗九洞天,列仙所卜庐。尘氛飞不到,清景乐有馀。

二十里过云,南北互萦纡。我亦深神往,逝将与之俱。

所愁经世志,何当竟逃虚。感之不成寐,披图重踟蹰。

60

夏木闻禽

作者:刘攽(宋代)

夏木闻禽,宋代,刘攽,

爱此南轩木,亲闻好鸟声。夏阴双绿缛,幽韵独凄清。

带雾知天晓,因风觉晚晴。忘机是幽客,相见不相惊。

24

初伏避暑

作者:韩琦(宋代)

初伏避暑,宋代,韩琦,

四序推迁理亦常,其间天意或难详。将令炎暑收残虐,何使清商预伏藏。

几日西风来拂衽,昔时中冀盛飞觞。无辞剩引南燕酌,盐叠冰峰合坐凉。

83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其三

作者:赵蕃(宋代)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 其三,宋代,赵蕃,

山南山北富深幽,羽服方袍占上头。吾道才馀白鹿洞,寂寥几载有新修。

38

呈齐之二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呈齐之二首 其二,宋代,赵蕃,

夜闻袁宏诵诗声,空山寂寞鱼龙惊。丈夫有才不贫贱,倦游何乃困长卿。

平生读书得力处,公卿褐夫安重轻。鸿鹄一飞定千里,俯首莫与燕雀争。

3

康国韩公子华挽词二首 其一

康国韩公子华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棣萼联三事,台星聚一门。诚心多士服,德望四朝尊。

傅相骑箕远,萧规与汉存。两宫临奠日,哀恸见殊恩。

29

书故三司副使陈公亚之诗轴后

作者:张徵(宋代)

书故三司副使陈公亚之诗轴后,宋代,张徵,

破锦囊开玉振金,舍人胸次右丞心。为时黼藻衣冠薮,与国丹青翰墨林。

慷慨似谁双舞剑,风流随处一歌琴。燕贻苦志追先烈,子夏何须论浅深。

48

咏史二十二首 其十四 梁武帝

作者:赵戣(宋代)

咏史二十二首 其十四 梁武帝,宋代,赵戣,

玉陛尊梁帝,金园号群公。闻经同泰寺,索蜜净居宫。

44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一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闽粤驱驰后,乾坤震荡中。名虽高斗北,身竟老辽东。

仕止因时异,悲欢与世同。洛滨多侍从,立懦独清风。

22

昌甫自衢送客入城得其诗次韵呈之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昌甫自衢送客入城得其诗次韵呈之 其三,宋代,韩淲,

蓬户为君开,荒园少旧栽。犹存小篱落,不比一轩苔。

前月访彼矣,今朝同此哉。人间花草地,终古岁寒梅。

24

晁十哥旧居新辟种竹

作者:韩淲(宋代)

晁十哥旧居新辟种竹,宋代,韩淲,

旧家庭院新栽竹,却忆本闲南渡初。生聚百年推甲族,流传四世尚同居。

清风不负堂前燕,长日犹堆案上书。根本既深枝叶在,时时培土莫轻锄。

56

赠僧玘长老

作者:陈郁(宋代)

赠僧玘长老,宋代,陈郁,

客单近挂屋东偏,细看家风似阆仙。

为功月舡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

诗篇熟诵如持咒,句法旁参若勘禅。

既是西来须会意,此心还许野人传。

6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