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圣德颂

作者:石介(宋代)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闥。

晨坐太极,书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枿。

大声沨沨,震摇六合。

如乾之动,如雷之发。

昆虫蹢躅,妖怪藏灭。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闻皇帝,戚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太业。

予恐失坠,实赖辅弼。

汝得象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镛斯协。

昌朝儒者,学问刻洽。

与予论政,傅以经术。

汝贰二相,庶绩咸秩。

惟汝仲淹,汝诚予察。

太后乘势,汤沸火热。

汝时小臣,危言嶪嶪。

为予司谏,正予门闃。

为予京兆,堲予谗说。

赋叛于夏,为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积雪,汝暑汝寒,同于士卒。

予闻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悦。

弼每见予,无有私谒。

以道辅予,弼言深切。

予不尧舜,弼自笞罚。

谏官一年,奏疏满箧。

侍从周岁,忠力尽竭。

契丹亡义,檮杌饕餮。

敢侮大国,其辞慢悖。

弼将予命,不畏不慑。

卒复旧好,民得食褐。

沙碛万里,死生一节。

视弼之肤,霜剥风裂。

观弼之心,鍊金锻铁。

宠名大官,以酬劳渴。

弼辞不受,其志莫夺。

惟仲淹弼,一{夔去艹}一契。

天实赍予,予其敢忽。

并来弼予,民无瘥札。

曰衍汝来,汝予黄发。

事予二纪,毛秃齿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长枢符,兵政毋蹶。

予早识琦,琦有奇骨。

其哭魁櫑,岂视扂楔。

其人浑朴,不施剞劂。

可属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修惟靖,立朝巘巘。

言论磥砢,忠诚特达。

禄微身贱,其志不怯。

赏诋大臣,亟遭贬黜。

万里归来,刚气不折。

屡进直言,以补予阙。

素相之后,含忠履洁。

昔为御史,几叩予榻。

至今谏疏,在予箱匣。

襄虽小臣,名闻予彻。

亦尝献言,箴予之失。

刚守粹慤,与修俦匹。

并为谏官,正色在列。

予过汝言,无钳汝舌。

皇帝明圣,忠邪辨别。

举擢俊良,扫除妖魃。

众贤之进,如茅斯拨。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上倚辅弼,司予调燮。

下赖谏诤,维予纪法。

左右正人,无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浃。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杀,其默如渊。

圣人不测,其动如天。

赏罚在予,不失其槿。

恭已南面,退奸进贤。

知贤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难,惟断乃克。

明则不贰,断则不惑。

既明且断,惟皇之惑。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语,曰惟正直。

毋作侧僻,皇帝汝殛。

诸侯危栗,坠玉失舄。

交相告语,皇帝神明。

四时朝觐,谨修臣职。

四夷走马,坠镫遗策。

交相告语,皇帝神武。

解兵修贡,永为属国。

皇帝一举,群臣慑焉。

诸候畏焉,四夷服焉。

0

诗文译文

在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考场门。

早晨坐在太极,书打开阊阖。

亲身揽贤才,手锄奸人场。

大声多么多么,震撼宇宙。

如干的行动,如雷的发。

昆虫徘徊躅,妖怪藏灭。

同明道首次,天地吉日。

起初听说皇帝,悲伤地说:

我父我祖父,给我太业。

我担心失去坠落,依赖辅助。

你得象不同,慎重徽秘密。

君相我很久,我赞赏您讨伐。

你仍相我,笙锈这协。

昌朝儒生,学问刻融洽。

与我谈论政事,傅以经术。

你添加两个相,许多工作都秩。

只有你仲淹,你实在是我观察。

太后乘势,汤沸腾温度。

你时我,直言险峻险峻。

为我司谏,正我门寂静。

给京兆,堲谗说我。

赋叛乱在夏季,为给遏制。

六月酷热的太阳,大冬天积雪,

你热你寒冷,同时在士兵。

我听说辛酸,你不告诉缺乏。

我晚得弼,我的心弼高兴。

弼每次见我,没有私下拜见。

方法来辅佐我,贺若弼说深刻。

我不是尧、舜,贺若弼自体罚。

谏官一年,奏疏满箱子。

侍从周年,忠尽力竭。

契丹灭亡义,梼杌饕餮。

敢欺侮大国,他的言辞傲慢荒谬。

弼将我生命,不害怕不害怕。

终于恢复旧好,人民能够吃褐色。

沙漠里,生死一节。

视弼的肌肤,霜风撕剥。

观察弼之心,冶炼金属锻造铁。

宠名大官,以酬劳渴。

弼推辞不接受,他的思想没有改变。

只有范仲淹弼,一{夔去艹}一契。

上天送我,我怎么敢忽视。

都来辅佐我,百姓没有好札。

说我你来,你我头发。

事我二年,毛秃齿豁。

心一样啊,率鞋不越。

成长关键符,军队政不要踢。

我早知道我,琦有奇特的骨。

他哭魁适于,怎么看扂楔。

浑厚朴实的人,不施刻书。

可以托付大事,敦厚不如周勃。

琦你副衍,知道人我哲。

只有修只有靖,立朝汇汇。

谈论磥地,忠诚突出。

俸禄微薄身贱,他们不害怕。

赏诋毁大臣,立即遭到贬黜。

不远万里回来,刚气不折。

多次进献直言,以弥补我网。

素相之后,含忠诚清正。

从前任御史,几乎敲我床。

至今意见疏,在我箱匣。

襄虽然我,名字听我彻。

也曾提出建议,对于我的错误。

刚守精粹诚实,与修相比。

并为谏官,表情在列。

我过你说的话,没有限制你的舌头。

皇帝圣明,忠臣吗辨别。

举荐提拔优秀人才,扫除妖魅。

众贤之进,如茅斯拨。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上靠辅佐,司我调燮。

下靠规劝,只有我纪法。

左右正直的人,不会有邪恶。

我希望太平,每天不超过十。

皇帝即位,二十二年。

北齐神武帝不杀,他的沉默如同深渊。

圣人不测,他的行动如天。

赏罚在我,不失其撞。

恭已经向南,奸邪退却进贤。

知道贤不容易,不是不明白。

艰难去吗,只有绝对于是攻克。

明则不贰,判断就不会迷惑。

既聪明又断,只有伟大的困惑。

群臣不安,重脚屏住呼吸。

相互转告,说只有正直。

不要作偏僻,皇帝你惩罚我。

诸侯危害板栗,坠玉丢鞋。

相互转告,皇帝神明。

四季朝见,谨修我的职责。

四夷跑马,从橙策略。

相互转告,皇帝神武。

解兵进贡,永远是属于中国。

皇帝举行一次,群臣害怕了。

诸侯害怕了,四夷臣服了。

诗文赏析

我父我祖父,给我太业。

我担心失去坠落,依赖辅助。

你得象不同,慎重徽秘密。

君相我很久,我赞赏您讨伐。

你仍相我,笙锈这协。

昌朝儒生,学问刻融洽。

与我谈论政事,傅以经术。

你添加两个相,许多工作都秩。

只有你仲淹,你实在是我观察。

太后乘势,汤沸腾温度。

你时我,直言险峻险峻。

为我司谏,正我门寂静。

给京兆,堲谗说我。

赋叛乱在夏季,为给遏制。

六月酷热的太阳,大冬天积雪,

你热你寒冷,同时在士兵。

我听说辛酸,你不告诉缺乏。

我晚得弼,我的心弼高兴。

弼每次见我,没有私下拜见。

方法来辅佐我,贺若弼说深刻。

我不是尧、舜,贺若弼自体罚。

谏官一年,奏疏满箱子。

侍从周年,忠尽力竭。

契丹灭亡义,梼杌饕餮。

敢欺侮大国,他的言辞傲慢荒谬。

弼将我生命,不害怕不害怕。

终于恢复旧好,人民能够吃褐色。

沙漠里,生死一节。

视弼的肌肤,霜风撕剥。

观察弼之心,冶炼金属锻造铁。

宠名大官,以酬劳渴。

弼推辞不接受,他的思想没有改变。

只有范仲淹弼,一{夔去艹}一契。

上天送我,我怎么敢忽视。

都来辅佐我,百姓没有好札。

说我你来,你我头发。

事我二年,毛秃齿豁。

心一样啊,率鞋不越。

成长关键符,军队政不要踢。

我早知道我,琦有奇特的骨。

他哭魁适于,怎么看扂楔。

浑厚朴实的人,不施刻书。

可以托付大事,敦厚不如周勃。

琦你副衍,知道人我哲。

只有修只有靖,立朝汇汇。

谈论磥地,忠诚突出。

俸禄微薄身贱,他们不害怕。

赏诋毁大臣,立即遭到贬黜。

不远万里回来,刚气不折。

多次进献直言,以弥补我网。

素相之后,含忠诚清正。

从前任御史,几乎敲我床。

至今意见疏,在我箱匣。

襄虽然我,名字听我彻。

也曾提出建议,对于我的错误。

刚守精粹诚实,与修相比。

并为谏官,表情在列。

我过你说的话,没有限制你的舌头。

皇帝圣明,忠臣吗辨别。

举荐提拔优秀人才,扫除妖魅。

众贤之进,如茅斯拨。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上靠辅佐,司我调燮。

下靠规劝,只有我纪法。

左右正直的人,不会有邪恶。

我希望太平,每天不超过十。

皇帝即位,二十二年。

北齐神武帝不杀,他的沉默如同深渊。

圣人不测,他的行动如天。

赏罚在我,不失其撞。

恭已经向南,奸邪退却进贤。

知道贤不容易,不是不明白。

艰难去吗,只有绝对于是攻克。

明则不贰,判断就不会迷惑。

既聪明又断,只有伟大的困惑。

群臣不安,重脚屏住呼吸。

相互转告,说只有正直。

不要作偏僻,皇帝你惩罚我。

诸侯危害板栗,坠玉丢鞋。

相互转告,皇帝神明。

四季朝见,谨修我的职责。

四夷跑马,从橙策略。

相互转告,皇帝神武。

解兵进贡,永远是属于中国。

皇帝举行一次,群臣害怕了。

诸侯害怕了,四夷臣服了。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庆历圣德颂》石介拼音读音参考

其他诗经

绝句八首 其三

作者:清珙(元代)

绝句八首 其三,元代,清珙,

玉堂银烛笙歌夜,金谷罗帏富贵家。争似道人茅屋里,一天晴月晒梅花。

79

高阳

作者:吴藻(清代)

高阳,清代,吴藻,

阁雨云疏,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

酒鎗茶具安排惯,倩移来、三板轻舟。莫因循,岁岁芳时,日日清游。

水乡曲折疑无路,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谢了绯桃,二分春色全休。

短蓬移入香深处,载新诗、不载閒愁。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

59

别梅溪 其一

别梅溪 其一,明代,韩邦奇,

才喜逢君又远违,海乡相对思依依。风高古木猿声急,霜落寒江雁影稀。

共向离歌悲祖席,不堪别泪点征衣。关河万里滇南道,我独驱驰驷牡騑。

9

省郎王景星僦居钟楼之东颇有幽趣遂号市庄主人 其二

作者:宋褧(元代)

省郎王景星僦居钟楼之东颇有幽趣遂号市庄主人 其二,元代,宋褧,

佳树名花总是春,画帘遥隔软红尘。池台政赖閒妆点,惟欠林边学吠人。

89

送寅仲

送寅仲,明代,苏景熙,

逐逐羁尘埃,不如归旧山。山中有蕨薇,可以养馀閒。

清风来席上,流水出石间。猿鹤为君舞,松柏为君弹。

好爵岂不贵,脱履谅非难。

98

卜算子(重阳后数日避乱行双源山间,见菊复用前韵。时以九江郡恳辞未报)

卜算子(重阳后数日避乱行双源山间,见菊复用前韵。时以九江郡恳辞未报),宋代,向子諲,

时菊碎榛丛,地僻柴门静。谁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
天地一蘧庐,梦事慵思省。若个知余懒是真,心已如灰冷。

75

长相思

长相思,宋代,刘克庄,

劝一杯。复一杯。短锸相随死便埋。英雄安在哉。
眉不开。怀不开。幸有江边旧钓台。拂衣归去来。

84

清江晓发

作者:谢遴(明代)

清江晓发,明代,谢遴,

星影堕寒溪,蒲帆半折西。留人昨夜雨,絮别此时鸡。

牢落颜难壮,参差梦不齐。遥怜小黄鸟,恰恰隔林啼。

17

善哉行 其二

作者:曹操(两汉)

善哉行 其二,两汉,曹操,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

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

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11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其二

作者:苏轼(宋代)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其二,宋代,苏轼,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31

送潘德久使蓟门

作者:陆游(宋代)

送潘德久使蓟门,宋代,陆游,

昆崙东分一枝浑,奔蹴砥柱经龙门。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群儿撞坏吁可叹,顾使残虏今游魂。

因君试求出师路,孟津白马应如故。不须更议系河桥,北风正可乘冰渡。

颇闻卢龙已数尽,复道飞狐合屯戍。辕门倘驻拂云祠,烽火应过明妃墓。

君归解鞍藉芳草,细谈塞北忘予老。读书饮酒待贼平,万丈参旗方下扫。

48

离合诗

离合诗,南北朝,刘骏,

霏云起兮泛滥。雨霭昏而不消。意气悄以无乐。音尘寂而莫交。

守边境以临敌。寸心厉于戎昭。阁盈图记。门满宾僚。

仲秋始戒。中园初凋。池育秋莲。水灭寒漂。旨归涂以易感。日月逝而难要。

分中心而谁寄。人怀念而必谣。

39

和韩司谏移亳宫双桧植于道山

作者:刘敞(宋代)

和韩司谏移亳宫双桧植于道山,宋代,刘敞,

仙子分根白鹿檀,定知高峭出岩端。浓云借色曾无变,初日移阴渐可观。

风外共成苍鹤舞,夜深齐作翠幢看。人今俟尔为梁栋,慎勿轮囷取自安。

65

悼玉溪 其二

悼玉溪 其二,宋代,张九成,

长年闻老病,终日拥柴门。冷落田文饭,凄凉北海樽。

功名看似梦,术业付诸孙。慷慨临终语,精诚彻九阍。

100

论语绝句 其四

论语绝句 其四,宋代,张九成,

见得分明乃谓如,分明如此尚为疏。莫于见处留形迹,方信心斋万象虚。

21

和黄司业喜雪

和黄司业喜雪,宋代,陆九渊,

畴昔诗囊未破悭,琼瑰益自倍枵然。

才华甘落诸公后,诚实徒居野老前。

腊寺晚成春雪早,梅花静对雪花妍。

从今长作丰登瑞,廪庾家家赡九年。

73

上清乐 其七

作者:赵佶(宋代)

上清乐 其七,宋代,赵佶,

赫赫曈曈日九轮,六渊宫殿紫元君。

霞冠锦帔端居暇,披拂祥烟著赤文。

52

又四首 其三

作者:王称(明代)

又四首 其三,明代,王称,

燕支山下起秋风,饮马河边日射虹。从此玉门开不闭,欣逢南北一家同。

97

秋兴家山之咏

作者:韩淲(宋代)

秋兴家山之咏,宋代,韩淲,

尘埃困小官,忍穷未为长。勿苦问穷达,当与贫相忘。

幽栖吴山底,偶占大隐坊。晨兴到药局,夜坐唯书房。

俯仰亦已安,恍然如山庄。巷僻远市语,窗明摇灯光。

不觉西风起,雁飞草木黄。涧下有敝庐,怀哉付饥肠。

22

移住郭婆井官廨二绝句 其一

移住郭婆井官廨二绝句 其一,宋代,程公许,

绝知家具少于车,伴我奔驰几箧书。赖是官清饶暇日,忍教书册与人疏。

7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