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昔凋瘵,天网斯浡潏。
龟灵启圣图,龙马负书出。
大哉明德盛,远矣彝伦秩。
地敷作乂功,人免为鱼恤。
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
永赖至于今,畴庸未云毕。
《洛出书》是一首唐代诗词,诗人是萧昕。诗词内容主要描绘了古代的盛世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盛世和人民幸福的向往和祝愿。
诗中使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以表现出盛世的光景。诗首两句“海内昔凋瘵,天网斯浡潏”,通过借用“海内”和“天网”这样宏大的形象,意味着国家兴荣和文化繁荣的恢弘场景。接下来的两句“龟灵启圣图,龙马负书出”,则是借用龟和龙马这两种神奇的动物,象征着智慧和勇气,表示国家发展与繁荣的启示。
接下来的两句“大哉明德盛,远矣彝伦秩。地敷作乂功,人免为鱼恤。”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盛世的赞美和对人民幸福的祝愿。诗人认为这种盛世是因为在这个时代,仁德和道德的规范被普遍遵循,政府善于治理,使得人民不再受苦。
最后两句“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永赖至于今,畴庸未云毕。”形象地表达了对这种盛世的延续和希望。诗人认为这种盛世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好的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不断发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灵活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盛世和人民幸福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盛世的来临是需要良好的道德和善治的政府。这首诗词的深邃,赞美充满力量和希望,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萧昕(702-791),河南人。少补崇文进士。开元十九年,首举博学宏辞,授阳武县主簿。
侠客作,明代,欧大任,
君不见燕中高筑黄金台,乐生慷慨从西来。挥戈谈笑聊凭轼,七十齐城何有哉。
君不见荆卿击筑饮燕市,悲歌变徵声,出祖临易水。
督亢图成樊首函,西入秦庭观玉几。又不见夷门翁、屠肆儿,抱关鼓刀知是谁。
一朝窃符与公子,邯郸从此驱秦师。古来侠者此数君,叱咤万里生风云。
借身报仇不足道,持危排难宁论勋。思如雕鹗霜空肃,气似骅骝霜坂逐。
自堪鸣剑驰伊吾,谁解校书向天禄。君不见东方先生待诏时,三冬文史无不窥,徒诵四十四万字。
宁似卫将军,救羊之尺箠。仆也落魄长安市,颇识中原豪杰士。
只今匈奴犯边鄙,四郊多垒谁之耻。便请横行沙漠里,岂令饮马雍奴水。
朔风夜吹紫驼耳,旄头不见三军喜。登坛推毂更谁俟,酒酣耳热可以起。
左执干戈右弓矢,为缚天骄报天子。
蝶恋花 纪艳十首 其一,清代,陈维崧,
刘氏三娘双姊妹。生小繁华,家住鸡鸣埭。梵字阑干花影碎,妆楼恰与春波对。
两小后堂曾博簺。阿母帘前,此日教重会。传语翾风空至再,蝉钗只靠秋千背。
望九华山,宋代,刘攽,
初行江南道,山水皆可爱。忽见九华峰,瑰奇又堪怪。
去之百馀里,青翠若无类。群山特微茫,屹起视其背。
初疑楚人剑,真能倚天外。快意入浮云,耻令白日晦。
又如群游龙,垂胡饮江濑。俯仰令人惊,顷刻千万态。
未知灊与霍,何能配嵩岱。得无失其真,吾为古人悔。
山中多良田,泉源得灌溉。颇思藏其间,将家事耕耒。
尘氛未决往,暂若观画绘。日暮飞鸟还,临风久儓儗。
续憎苍蝇,宋代,方一夔,
炎官煽毒日色赪,四海鼎沸遭焚蒸。吴牛耕罢汗且喘,暂休树影眠沟塍。
不知苍蝇名品夥,乘时附势相欺陵。其间一种号赤目,巧窥猛攫如饥鹰。
钻眸噆鼻不可奈,以首溷水浇清澄。自期摆脱有此计,须臾扑缘如牵绳。
牧儿旁坐少肋力,掴以指掌麾以肱。更凭草帚时一扫,坠地死者堆斗升。
乾坤荡荡产万类,涵淹恶物吁可憎。閒从林下看水牯,作诗为续憎苍蝇。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其三 试武士,宋代,程俱,
射策兼收燕颔生,不须文檄似常清。惊弦戎虏从容下,聚米山川指顾明。
岂但执戈堪武卫,还因舞羽继仁声。汾阳千古知无匹,怪底麾旌不浪更。
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其二,宋代,程俱,
说难死韩非,法蔽叹商鞅。当时轩冕计,肯作刀锯想。
辰来阴影集,事过流电往。胡为意无穷,机械日争长。
俗中多局促,正觉斯道广。斯道不可迷,荒涂辟榛莽。
江城子·绿阴庭院燕莺啼,元代,元好问,
绿阴庭院燕莺啼。乡帘垂。瑞烟霏。一片笙箫,风过彩云低。疑是蕊宫仙子降,翻玉袖,舞瑶姬。冰姿玉骨自新奇。看孙枝。列斑齐。画鼓新歌,喜映两疏眉。袖里桃花□雾湿,应不惜,醉金卮。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