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

重雾真成雨,疏帘不隔风。

青林拥红树,家鹜杂宾鸿。

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

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

0

诗文译文

重雾真成雨,

疏帘不隔风。

青林拥红树,

家鹜杂宾鸿。

渔屋浑环水,

晴湖半落东。

往来成一老,

犹在半涂中。

诗文简析

《山口》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口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的

诗文赏析

重雾真成雨,

疏帘不隔风。

青林拥红树,

家鹜杂宾鸿。

渔屋浑环水,

晴湖半落东。

往来成一老,

犹在半涂中。

这首诗的表达了作者对山口景色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的“重雾真成雨”,形容浓雾笼罩的山口,仿佛雾气凝结成了雨水。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到山口的湿润和神秘。

其次,作者提到“疏帘不隔风”,暗示着山口的风势不大,轻风吹过疏帘,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接着,诗中出现“青林拥红树”,形象地描绘了山口周围郁郁葱葱的青翠林木和绚丽的红色树木。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的美感。

然后,诗中出现“家鹜杂宾鸿”,描绘了山口周围的水域上游动着一群鹜和宾鸿。这个描写使得整个山口更加生动活泼,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接下来,诗中提到“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描绘了山口附近有渔屋环绕着水域,晴朗的湖水向东方延伸。这样的描写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恬静的感受。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他说“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这句话暗示了作者的岁月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仍然在这片山口之中,继续着他的生活。这种寓意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交融,表达了一种宁静、恬淡和豁达的生活态度。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其他诗经

送少参归安韩公兵备广右兼怀方伯乔公督学刘公

送少参归安韩公兵备广右兼怀方伯乔公督学刘公,明代,叶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闽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栖棘。

拙劣守故丘,公独崇明德。建节炎海隅,晤言慰畴昔。

昨来祗简书,忽有西瓯役。漓江岂不遥,旬宣美臣职。

胡由事攀留,壶浆望如渴。矫矫云间公,梦寐犹颜色。

刘君鄱阳彦,贱子实亲识。岭树摇心旌,一别云泥隔。

行矣各致辞,努力加餐食。

44

平望遇雨

作者:李燧(清代)

平望遇雨,清代,李燧,

匹练横空日气清,菰蒲叶战风萧萧。一声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拥潮。

83

菩萨蛮 其五

菩萨蛮 其五,清代,毛奇龄,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37

续梅花百咏 其五 溪梅

续梅花百咏 其五 溪梅,清代,陶德勋,

谁识清标傍水滨,一枝映出两枝春。天生美质颜如玉,不向西施窃效颦。

36

过窦圌山闻灌县蝉

过窦圌山闻灌县蝉,近现代,张伯元,

欲驾飞天梦,旋来学撞钟。露甘胡不饮,心抱一山空。

77

又步先辈霍先生韵

又步先辈霍先生韵,明代,黄公辅,

不定浮踪几浪游,云山随处望中收。远舒眉黛烟岚抹,近泻松涛紫翠流。

万景总然非实著,一心聊以比虚舟。长途无计销炎酷,惟有林泉下亦秋。

19

【黄钟】醉花阴北

【黄钟】醉花阴北,元代,荆干臣,

闺情

鸳鸯浦莲开并蒂长,桃源洞春光艳阳。花解语玉生香,月户云窗,忽被风飘荡。分莺燕,拆鸾凰,总是离人苦断肠。

【画眉序南】虚度了好时光,枕剩衾余怎不凄凉!肠拴万结,泪滴千行。愁戚戚恨在眉尖,意悬悬人来心上。暗伤,何日同鸳帐,难捱地久天长。

【喜迁莺北】自别来模样,瘦恹恹在膏肩。难当,越添惆怅,恰便似柳絮随风上下狂。心劳意攘,一会家情牵恨惹,一会家腹热肠荒。

【画眉序南】欲待要不思量,若不思量都是谎!要相逢,除是梦里成双。冰上人不许欢娱,月下老难为主张。暗伤,何日同鸳帐,难捱地久天长。

【出队子北】心怀悒怏,无一时不盼望。尘蒙了锦瑟助凄凉,香尽了金炉空念想,弦断了瑶琴魂荡漾。

【神仗儿南】人离画堂,人离画堂;枕剩鸳鸯,钗分凤凰。想当初樽前席上共双双,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歌金缕韵修扬,依腔调按宫商。

【刮地风北】当初啜赚我的言词都是谎,害的人倒枕垂床。鸾台上尘锁无心傍,有似风狂。寂寞了绿窗朱幌,空闲了绣榻兰房。行时思坐时想甚时撇漾?你比那题桥的少一行,闪的我独自孤孀。望禹门三汲桃花浪,你为功名纸半张。

【耍鲍老南】手抵着牙儿自思想,意踌蹰荡漾,玉减香消怎不悲伤!几番欲待不思量,医相思无药方。

【四门子北】玉容寂寞娇模样,饭不拈,茶不汤。一会家思,一会家想:你莫不流落在帝京旅店上?一会家思,一会家想:你莫不名标在虎榜?

【闹樊楼南】锦被堆空闲了半床,怎揉我心上痒?越越添惆怅!共谁人相傍?最难捱苦夜长。

【古水仙子北】我、我、我自忖量,他、他、他仪表非俗真栋梁。傅粉胜何郎,画眉欺张敞,他、他、他风流处有万桩。端的是世上无双,论聪明俊俏人赞扬。更温柔典雅我谦让,他、他、他衠一片俏心肠。

【尾声南】攀蟾折挂为卿相,成就了风流情况,永远团圆昼锦堂。

40

题天坛二首 其一

题天坛二首 其一,元代,丘处机,

峨峨峻岭接云衢,古柏参差数万株。瑞草不容凡眼见,灵禽只傍道人呼。

凿开洞府群仙降,炼就丹砂百怪除。福地名山何处有?长春即是小蓬壶。

62

月中仙 景金本作山居

月中仙 景金本作山居,元代,丘处机,

侧磬悬钟,慕巢由隐沦、活计萧索。天然耿介,爱一身孤僻,逍遥云壑。利名千种事,我心上、何曾挂着。幸遇清平世,诸军宴安,刀剑罢挥霍。民歌两穗之丰,教门兴我忘,三岛之约。来宾去友,递日常谷,骖鸾骑鹤。洞前无限景,异花秀、香风喷薄。更谢*源众,分餐助余长啸乐。

84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其五

作者:张嵲(宋代)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其五,宋代,张嵲,

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

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

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

89

挽西京左藏使石太保二首 其一

作者:刘攽(宋代)

挽西京左藏使石太保二首 其一,宋代,刘攽,

勇掷诸生笔,终乘使者车。家声唯孝谨,将略亦诗书。

鹤发遗荣始,泷冈卜兆初。谬承公叔荐,曾未撇衣裾。

45

句 其一

句 其一,宋代,张仲时,

太平功业属男儿,虹蜺万丈云中气。

41

役所寒食即事

作者:赵鼎(宋代)

役所寒食即事,宋代,赵鼎,

疲民正苦淘泥沙,彼何人兮怒且哗。粗狂不肯道姓字,呼前醉态犹攲斜。

自言寒食身无事,快意欲嚼遑恤他。羁愁我自感节物,遣去不问徒咨嗟。

21

菊花

菊花,宋代,方一夔,

不入萎红烂紫场,萧然清苦凛风霜。客中衰鬓随秋老,篱下寒枝似旧香。

千载有陶期汗漫,几人后屈话凄凉。每愁摇落知谁在,只有黄花守死黄。

33

喜次律兄见过

喜次律兄见过,宋代,沈与求,

大艑轲■许暂留,一樽相属话牢愁。封胡羯末名终在,许史金张迹浪投。

遵陆渐看鸿雁集,在原当记鹡鸰求。它年会有相从乐,泛宅浮家万事休。

84

呈周承议兼简通判签判二首 其一

作者:陆佃(宋代)

呈周承议兼简通判签判二首 其一,宋代,陆佃,

政事相传旧有经,为州前后半台星。岁教诸县无公事,雨使佳人上使厅。

太守未甘双鬓白,西湖惟欠远山青。经过况有风骚将,乞取篇章作画屏。

58

送葛亚卿欲行不一过仆

作者:韩驹(宋代)

送葛亚卿欲行不一过仆,宋代,韩驹,

吾庐偪仄门三尺,惭愧春风巧相觅。叩关惟许葛王孙,有时藉草倾馀沥。

汝不如南池主人车载客,红旗皂盖行远陌。又不如东郭公子柳藏门,青娥绿发坐开樽。

是身牢落终何为,人不汝嫌汝自嗤。伸眉一笑能几时,忽闻春尽王孙归。

春风欲尽犹有情,飘英堕絮俱伤神。王孙未归迹已扫,秣马膏车何太早。

明日一杯愁送春,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记归路。

65

江村

作者:金涓(元代)

江村,元代,金涓,

寂寂江村路,轻烟晚自生。远峰晴有色,独树煖无声。

渚鹭行看水,溪鱼卖入城。孤舟人不渡,两岸夕阳明。

90

叉鱼

作者:李存(明代)

叉鱼,明代,李存,

霜风刮面冰如刀,持叉入江矜厥豪。投深中叉始一出,眼涩肤冻如红桃。

嗟尔得食亦稍稍,性命或与蛟龙遭。安得长叉一万丈,直向海中叉六鳌。

43

雪和饶倅 其一

雪和饶倅 其一,明代,李延兴,

散乱飞霙落帽檐,棱层砖玉簇峰尖。野梅放白寒香冻,村酝倾红腊味添。

云压蓬婆迷羽骑,风回金爵扑珠帘。出门三尺无人埽,好为丰登取阄拈。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