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来孤剑*苍颜。
听时事,立谈闲。
秋隼正腾翻。
莫便倚、霜空陡寒。
太行秋色,汾川雁影,极目送归鞍。
簿领*司闲。
道好个、河东幕官。
如下:
北方来的剑客面色苍颜。聆听时事,侃侃而谈。秋天的猎鹰正腾飞。不可倚赖那冰冷的霜空。太行山的秋色,汾川上飞翔的雁影,远远望着他归来的马鞍。他是一位清廉的官员,身负闲职,行走在河东的幕府。
北方来的剑客面色苍颜。聆听时事,侃侃而谈。秋天的猎鹰正腾飞。不可倚赖那冰冷的霜空。太行山的秋色,汾川上飞翔的雁影,远远望着他归来的马鞍。他是一位清廉的官员,身负闲职,行走在河东的幕府。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为背景,通过描绘北方秋天的景色,突出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北来的剑客面色苍颜,可能暗示着北方的荒凉和艰苦。诗人聆听时事,与友人侃侃而谈,表现出他们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重。
诗中的秋隼腾飞和汾川上飞翔的雁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氛围。秋隼的腾飞象征着勇敢和追求,在极寒的霜空中翱翔,与诗中北来的剑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汾川上飞翔的雁影,则给人以离别和归乡的感慨。
诗词的最后几句描述了段信卿的身份和前往河东的宪司经历,他是一位清廉的官员,身负闲职,行走在河东的幕府。这些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欣赏和祝福,也表达了对友人在官场中的奉公守法和勤勉工作的期望。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展示了北方秋天的景色和友情的情感内涵,给人以清新、深沉和动人的感受。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石斋歌,明代,陆深,
关西夫子今元老,有石当斋斋更好。疑从天上堕支机,似向瀛洲擘琼岛。
磨砺堪为百世师,璠玙不数连城宝。星光璀璨太白精,云根崒嵂西川道。
早年充贡来明庭,玉堂紫阁静仪刑。擎天八柱开黄道,障海千寻掣巨灵。
有时条理振韶夏,百兽率舞游鱼听。孤标共仰积铁壁,大手为勒磨崖铭。
授书空传谷城叟,汉室开基一培塿。何如五色补天材,元付当年取日手。
石斋峨峨高入云,四海苍生共翘首。万年永藉圣朝安,再拜为歌仁者寿。
西河方舟展试阶同寅往观漫纪一律,明代,符锡,
武水民艰涉,方舟此奏工。栉比江阔狭,絙络岸西东。
六六扶拦出,双双表柱空。澄波浮彩鹢,疏雨卧长虹。
拥盖行天上,联鞯度镜中。互低人簇马,微曲缆牵风。
砥石分维壮,晴雷起昼同。樵苏男挟妇,市易叟和童。
阛阓人人便,村墟处处通。万缘宁有我,一德敢论功。
民病难辞责,人言合反躬。惼心多伎俩,名德盛帡幪。
治行渐黄相,威来耻寇公。极知名过实,争奈享逾丰。
引疾宜先避,尊拳免后逢。蒙阳遗业在,不负汝归农。
在怀县作诗二首 其一,魏晋,潘岳,
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
凉飙自远集,轻襟随风吹。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
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
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自我违京辇,四载迄于斯。器非廊庙姿,屡出固其宜。
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
苏武慢·扫尽风云,元代,虞集,
扫尽风云,绰开尘土,落得半丘藏拙。青松为盖,白石为床,一切物情休歇。几度蓬莱,布袍长剑,闲对海波澄澈。是谁家、酒熟仙瓢,邀我共看明月。归去也、玉宇寥寥,银河耿耿,铁笛一声山裂。三花高拥,九气弥罗,缥缈泰清瑶阙。手把芙蓉,凌空飞步,今夜几人朝谒。便翻身、北斗为杓,遍散紫瓯香雪。
观潮行,宋代,周端臣,
吴山越山相对青,中有滚滚长江横。长江谁道不曾改,年来一半沙填平。
潮生潮落何时了,万古人间一昏晓。岁岁吴侬来看潮,不知潮送吴侬老。
酒楼笙歌喧醉耳,客帆翻覆云涛里。悠悠哀乐永相忘,空江落日秋风起。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十七,宋代,方一夔,
飘飖瑶台雪,沆瀣竹林露。萧然立高寒,不受世滓污。
采芳拾三秀,徘徊昆山路。譬如漆园像,华屋非其处。
谁能使蹇修,再拜扣情愫。湘波日摇荡,去去悲迟暮。
季弟黄岩任满大人挈家众先扫作诗见示恭和元韵,宋代,孙应符,
心处中虚治五官,物来能应固非难。移忠益本居家孝,阅暑知曾历岁寒。
父子赓歌真内乐,弟兄分职赖居安。何妨菽水为欢养,会有时来诏赐餐。
夜泊洸口昔回自贵竹时所取道也感赋三首 其三,明代,卢龙云,
舟楫频来往,江山自渺漫。风湍聊暂息,旅酌不成欢。
旧事追相忆,新愁别转难。推篷占霁色,羁思稍能宽。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