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别上绿珠轮,不羡名公乐此身。
户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
王孙离别时登上绿珠轮,
不嫉妒名门闲享此身。
户外碧潭春水洗马匹,
楼前红烛夜晚迎接客人。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作者佚名。诗中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景物和情感。
诗词开篇以王孙登上绿珠轮为背景,王孙可以理解为高贵的人物。绿珠轮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豪华的船只,象征着离别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王孙的羡慕之情,他不去嫉妒名门望族们轻松享受的生活,而是选择了离开。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户外的景色。碧潭中的春水洗涤着马匹,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清新、美丽的景象,也暗示了离别者即将踏上旅途。春水洗马的形象,表达了对离别者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
最后两句描述了离别者离开的地方,楼前点燃红烛,夜晚迎接客人。这里可以理解为离别者所到之处,有人热情地迎接,为他点亮红烛,给予温暖和关怀。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美丽的自然景物和人们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的祝福和期望。诗词中的意象丰富,用词简练,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展示了唐代诗词的特点和风采。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二十一,清代,朱仕玠,
想见如来绀发鬖,荷兰移种海东南。谁知异果波罗蜜,别有佳名优钵昙。
【越调】柳营曲 途中春暮,元代,汤舜民,
岐路北,断桥西,滴溜溜酒帘茅舍低。柳暗疏篱,水浸平堤,仿佛旧山溪。
车儿马儿奔驰,莺儿燕儿悲啼。帽沾飞絮寻,衣染落花泥。知,何处度寒食?旅次
归路杳,去程遥,谁不恋故乡生处好。粝饭薄醪,野蔌山肴,随发度昏朝。
隔篱度犬嗷嗷,投林倦鸟嘈嘈。烟霞云黯淡,风雨夜萧骚。纱窗外有芭蕉。春思
鸦髻松,凤钗横,碧窗梦回春昼永。离绪蒙茸,倦眼朦胧,清泪滴香容。恨
东君多雨多风,盼王孙无影无踪。柳添新样绿,花减旧时红。尽在不言中。薛琼琼弹筝图
玉雪颜,翠云鬟,昭阳殿里醉了几番。金袖翩翩,银甲珊珊,记天宝年间。
哄的兵散潼关,忽的尘暗长安。风云都变改,日月自循环。闲,写作画图看。听筝
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
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砌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
【仙吕】春从天上来,元代,王伯成,
闺怨
巡官算我,道我命运乖,教奴镇日无精彩。为想佳期不敢傍妆台,又恐怕爹娘做猜,把容颜只恁改。漏永更长,不由人泪满腮。他情是歹,咱心且捱,终须也要还满了相思债。
芝朮歌,宋代,周邦彦,
华阳之天诸洞府,阿穴便门迷处所。三君谒帝不知还,帐冷祠空遗鹤羽。
玉津宝气久成腴,灵朮神芝时出土。日精潜烛山自明,人力穷搜神不与。
前年栋挠作新宫,坎坎空岩响斤斧。君来胎禽舞海雪,君去山云杂川雨。
是生朱草示尘寰,故遣樵青入林莽。檗膏紫漆自坚栗,下附天苏蟠石坞。
肉人但恐奇祸作,药笼复忧神物取。庐陵太守蕴仙风,健骨清姿欲飞举。
阴功除瘼民已悦,灵药引年天亦许。愿因服饵断膏粱,未让南华养生主。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唐代,苏颋,
朝望莲华岳,神心就日来。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
受命金符叶,过祥玉瑞陪。雾披乘鹿见,云起驭龙回。
偃树枝封雪,残碑石冒苔。圣皇惟道契,文字勒岩隈。
望海潮 学道,元代,丘处机,
神仙风范,长生门户,从来道德为基。馀外万般,留心一念,颠狂造作皆非。真教示开迷。自上古轩辕,龙驾齐飞。代代相传授,至今日,尽归依。虚无千圣同规。盖摧残嗜欲,剖判天机。贪利喻信雠,观身似梦,婪耽不整容仪。恬素返希夷,任垢面蓬头,纸袄麻衣。行满都抛却,泛寥廓,步云霓。
后平叔母夫人挽辞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十载干戈四海同,几人徐庶几陈宫。阿奴侍母但膝下,潘令弃官归洛中。
生死总归蝴蝶梦,哀荣何啻马牛风。送车千乘谁能致,我亦潸然泪洒空。
送余先生教授淮府,明代,黄仲昭,
我家严君宰邑时,先生载道来为师。气味相投即相契,直与管鲍同襟期。
我时亦侍严君侧,山斗光中识颜色。满怀拍塞皆阳春,就之如入芝兰室。
严君解印赋归与,先生去曳王门裾。河梁马首东西别,几回江上丹枫疏。
年来我作金銮客,幸遇先生朝帝阙。典衣共话十年前,浩歌醉吸清尊月。
月圆月缺苦不常,人生亦恨多参商。明朝又向河桥别,离怀迥逐烟波长。
官閒时会宾僚宴,山水遥知品题遍。江云渭树倘相思,春风好寄归鸿便。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二,明代,释今无,
来暮歌声此际欢,王程深雪拥征鞍。搴帷坐见青山入,布政行看紫气团。
月影秋河光更动,鸡鸣荒戍树尤寒。分明记得斯时节,他日还寻共倚阑。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