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所话别

作者:黄庚(宋代)

羁怀不可述,赖有古琴知。

客舍相逄日,江枫正落时。

夕阳村店酒,秋色野桥诗。

别去吴江上,悠悠动远思。

0

诗文译文

离别的感叹难以言述,

幸好有古琴相伴。

客舍相逢的日子,

正是江枫落叶的时候。

夕阳下,乡村小店的酒,

野桥上,秋色中的诗。

离别去吴江上,

思绪在远方荡漾。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心情。他面对离别,感慨万千,无法言语。然而,他庆幸自己有古琴作伴,能借此寄托自己的情感。在客舍相逢的日子里,正值江枫落叶的时候,景色将离别的情绪映衬得更加凄美。夕阳下,乡村小店里的酒,野桥上的秋色,都成了他离别时的伴随。最后,他告别吴江,离开这个地方,思绪在远方荡漾,追溯着离别带来的深远思绪。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心情。他面对离别,感慨万千,无法言语。然而,他庆幸自己有古琴作伴,能借此寄托自己的情感。在客舍相逢的日子里,正值江枫落叶的时候,景色将离别的情绪映衬得更加凄美。夕阳下,乡村小店里的酒,野桥上的秋色,都成了他离别时的伴随。最后,他告别吴江,离开这个地方,思绪在远方荡漾,追溯着离别带来的深远思绪。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作者通过描述离别时的心境,展现了内心的无奈和不舍。他同时借助古琴、江枫和夕阳等意象,将离别的情绪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表达力。夕阳下的乡村小店和野桥,以及远方的吴江,都成为了表达离别情感的载体。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别之中的美感,让人心生共鸣。通过这首诗词,我们能感受到离别所带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琴音和自然景色的依赖。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其他诗经

夏日御园閒咏 其五

作者:弘历(清代)

夏日御园閒咏 其五,清代,弘历,

相风金凤尾当南,绿满文窗生意含。昼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蓝。

行看鱼鸟閒来适,坐拥诗书静里耽。日暮池边还徙倚,一钩新月镜中涵。

46

鸾举轩

作者:弘历(清代)

鸾举轩,清代,弘历,

何必方蓬海上寻,林泉咫尺有清音。淮南讵似东平好,鸾举无妨寄傲心。

40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三十一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三十一,明代,于慎行,

竹影能留月影,松声颇乱琴声。此际翛然似水,应教多病身轻。

49

夏日杂题八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夏日杂题八首 其二,宋代,陆游,

耽耽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42

梁园言怀

作者:王翰(唐代)

梁园言怀,唐代,王翰,

秋入梁园木叶稀,可怜归计尚栖迟。形骸不为裁诗瘦,鬓发还因览镜悲。

官路未通身已老,文章虽好数先奇。囊中清俸馀多少,又被穷人五鬼知。

69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四十三

作者:曹唐(唐代)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四十三,唐代,曹唐,

八景风回五凤车,昆崙山上看桃花。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

55

和吉老学士召赴崇政殿试举人

作者:胡宿(宋代)

和吉老学士召赴崇政殿试举人,宋代,胡宿,

需宴经芳巳,严趋奉禁宸。子亭参覆试,止辇奉周询。

玉取三烧粹,金求百汰真。自惭诸老意,多赖洛阳人。

6

诗偈 其二十一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二十一,唐代,庞蕴,

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21

离越

离越,宋代,赵汝绩,

东关寒水深,游子别家心。

棹急波鸣枕,篷疏月在衾。

半生多道路,何日定山林。

隔岸闻渔唱,离骚不敢吟。

27

送僧白

送僧白,宋代,郭祥正,

我有高世想,喜逢高世人。谈诗何所极,元化浩无垠。

物象不得晦,丹青亦通神。逃名出京洛,寓迹遗埃尘。

锡飞天柱月,杯泛洞庭春。问我别来久,请吟佳句新。

便欲结幽社,静栖还本真。陶潜须一醉,宁起远公嗔。

12

秋景 其二 门掩候虫秋

秋景 其二 门掩候虫秋,宋代,刘辰翁,

候虫鸣寂寂,秋老独何村。怨语动行路,居人卧掩门。

无谁倚朱户,随意闭黄昏。岁暮已如此,蛩声胡与言。

孤灯销驿梦,残月落空垣。白雁来天地,何由见泪痕。

36

往省陇阡遭雨有感

往省陇阡遭雨有感,宋代,员兴宗,

村烟渐稀村径失,山雨或过山花泣。此身浩浩几转蓬,此口离离当挂壁。

81

秋怀 其五

作者:韩淲(宋代)

秋怀 其五,宋代,韩淲,

秋月从天来,照人光清寒。起舞或四顾,夜色明飞栏。

举杯与之笑,不知颓玉山。醉倒复自起,挥手扪天关。

衡门终局促,空戴头上冠。焉得万里沙,校猎驰雕鞍。

36

野趣轩夜坐煮茶栗瓶中木樨香甚

作者:韩淲(宋代)

野趣轩夜坐煮茶栗瓶中木樨香甚,宋代,韩淲,

窗静明灯看木樨,秋声吹雨欲凄凄。馀凉倍觉花撩乱,尽夜尤宜叶整齐。

瓶浸冷香书案小,座围幽艳屋山低。从容茶果归来处,桥踏涧云迷断蹊。

95

断碑

断碑,宋代,释希昼,

片玉侵寒折,零文见断虫。

远沈冈草际,半露堑冰中。

迹著人何在,年销事已空。

唯闻坏陵柏,相吊起悲风。

83

与蒲宗孟传正察推

作者:冯山(宋代)

与蒲宗孟传正察推,宋代,冯山,

五月热无事,讼庭若扫刷。眼底簿书静,独坐痴闷发。

上马出门去,不避烦与渴。幕中访贤友,且欲纾拥阏。

洒水延我坐,解带意思活。清谈破尘滓,快若饮冰雪。

青衫虽同服,所处类巾袜。道均语言合,殊不间毫发。

十篇诗总解,金玉自磨戛。往时草草读,恨不见本末。

全编使我尽,万漏都一括。诸君好诗学,论议每相轧。

破碎失本源,十尝见七八。圣途久荒废,怜君力锄鏺。

汉安隆中集,应和类控楬。驰骋气力壮,嵩岱可手揭。

形容若绘画,讥讽过赏罚。回头索平淡,春兴最清越。

意外得真巧,漫不露彫割。此皆绪馀尔,太仓出圭撮。

予虽素无闻,少小颇奸黠。僻涩追古意,芬芳慕贤哲。

独自狂妄走,屡遭流辈喝。中道偶成病,两眼痛欲瞎。

见字辄昏雾,恨无金篦刮。凛凛忧痼废,那更寻旧扎。

平生志高远,缩小仅如钵。又从县道来,屈强且回拔。

吏责常恐嚇,民事日喧聒。中烦变憔悴,馀愤成呕哕。

衔辔脱未去,俛首就一秣。大叫虽慷慨,壮图已销杀。

清华果无分,看人起门阀。羡君名声好,风谊纵超拔。

凭陵欲轩翥,去势不可遏。然犹滞巴徼,官况饱辛辣。

始初未识面,展手思挽撮。相值偶相得,青松引藤葛。

意气始投合,底里尽表察。文字本非敌,轻舫触巨筏。

雅趣均厚薄,高论借迂阔。穷中烦慰藉,何异鱼喣沫。

俗态重趋走,仕路饶险滑。且当学鸿渐,不能助苗揠。

穷达盖有命,运转随坱圠。盖棺事始定,尝闻古人说。

功名倘可期,因君为寻掇。

91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其二

作者:宋祁(宋代)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其二,宋代,宋祁,

閒驻春旟玩碧浔,波光杳杳树阴阴。便将塞下风沙意,回作江南烟水心。

23

杨国夫人赵氏挽章

杨国夫人赵氏挽章,宋代,周麟之,

猗兰奕叶神明胄,四德宜家绰有馀。盛事可稽彤笔史,当年曾梦紫函书。

子登虎榜朝辉弁,夫握龙韬拱殿庐。长乐宫中称万寿,犹思翟茀拥軿车。

7

上忠斋丞相

作者:柴望(宋代)

上忠斋丞相,宋代,柴望,

世事篙人一叶舟,长歌短棹发中流。

今朝正得东风便,才是西风便转头。

1

春从天上来 退隐

作者:王旭(元代)

春从天上来 退隐,元代,王旭,

绿鬓凋零。看几度、人间春蝶秋萤。天地为室,山海为屏。

收浩气、入沉冥。便囊金探尽,犹自有、诗笔通灵。谢红尘。

且游心汗漫,濯发清泠。

平生眼中豪杰,试屈指年来,稀似晨星。虎豹关深,风波路远,幽梦不到王庭。

任浮云千变,青山色、万古长青。醉魂醒。有寒镫一点,相伴荧荧。

2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