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层霄、五云开处。
屏星光射螺浦。
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
梅半吐。
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
花娇欲语。
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袴。
□□□,玉粒家家丰贮。
因人岂关天数。
金城千里谁能护,前召又逢后杜。
□□□。
见说道、长安新筑沙堤路。
班催鹭序。
春色醉蟠桃,胸中色线,待把衮衣补。
摸鱼儿(吴枧州的寿辰)
朝霞渐升,五色云开。屏幕上的星光照射在螺浦上。再过七天就是冬天,正值岳神诞辰之际。梅花已经开了一半,试着去探索扫笑巡檐,微风轻拂,花儿欲语。问过去的治平时光,吴公的事迹已无传世,今天请我为吴公歌唱盛世之歌。缀满明丽的珍珠,家家都丰盈贮存。人的命运不仅仅取决于天数。金城千里,谁能保护它?前朝召见后朝杜绝。充到我的眼里。听说了,在长安有新修的沙堤路。班底中有着催促的鹭鸟队列。春天的色彩令人陶醉,心中有染色线,等待将龙袍修补好。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枧州的生日来表达对吴公的赞美和对长安繁荣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以及对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悠久历史的向往。
这首诗以宴辞之形表达诗人对吴公的祝贺和歌颂,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自然景观以及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美好时光和繁荣的向往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令人沉醉其中。通过梅花的开放香风的轻拂花儿的欲语等描写,传递了春天和盛世的气息。而对金城长安的提及,则既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倾慕,也着重强调了保护和珍视它的重要性。整首诗构思独特,意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摸鱼儿(吴枧州的寿辰)
朝霞渐升,五色云开。屏幕上的星光照射在螺浦上。再过七天就是冬天,正值岳神诞辰之际。梅花已经开了一半,试着去探索扫笑巡檐,微风轻拂,花儿欲语。问过去的治平时光,吴公的事迹已无传世,今天请我为吴公歌唱盛世之歌。缀满明丽的珍珠,家家都丰盈贮存。人的命运不仅仅取决于天数。金城千里,谁能保护它?前朝召见后朝杜绝。充到我的眼里。听说了,在长安有新修的沙堤路。班底中有着催促的鹭鸟队列。春天的色彩令人陶醉,心中有染色线,等待将龙袍修补好。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枧州的生日来表达对吴公的赞美和对长安繁荣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以及对命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悠久历史的向往。
:这首诗以宴辞之形表达诗人对吴公的祝贺和歌颂,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自然景观以及对历史事件的隐喻,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对美好时光和繁荣的向往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令人沉醉其中。通过梅花的开放、香风的轻拂、花儿的欲语等描写,传递了春天和盛世的气息。而对金城、长安的提及,则既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倾慕,也着重强调了保护和珍视它的重要性。整首诗构思独特,意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悼离赠妹诗二首 其二,魏晋,左思,
穆穆令妹,有德有言。才丽汉班,明朗楚樊。默识若记,下笔成篇。
行显中闺,名播八蕃。以兰之芳,以膏之明。永去骨肉,内充紫庭。
至情至念,惟父惟兄。悲其生离,泣下交颈。桓山之鸟,四子同巢。
将飞将散,悲鸣忉忉。惟彼禽鸟,犹有号咷。况我同生,载忧载劳。
将离将别,置酒中堂。衔杯不饮,涕洟纵横。会日何短,隔日何长。
仰瞻曜灵,爱此寸光。何以为赠,勉以列图。何以为诫,申以诗书。
去去在近,上下欷歔。含辞满胸,郁愤不舒。燕燕之诗,伫立以泣。
送尔涉涂,涕泗交集。云往雨绝,瞻望弗及。延伫中衢,愊忆呜唈。
既乖既离,驰情仿佛。何寝不梦,何行不想。静言永念,形留神往。
优思成疚,结在精爽。其思伊何,发言流泪。其疢伊何,寤寐惊悸。
咏尔文辞,玩尔手笔。执书当面,聊以永日。
次韵和真定李侍郎新创流杯,宋代,韩琦,
不有浮觞乐,谁知爱客深。投醪当席意,修禊昔贤心。
自至疑仙术,虚来协道襟。去留虽任物,斟酌孰窥阴。
阻挹斋中酒,空劳塞上吟。清潭时一望,搔首莫能簪。
念奴娇 中秋月次姚孝宁韵,宋代,张玉娘,
冰轮驾海,破寒烟、万点苍山凝绿。清逼嫦娥秋殿静,桂树香飘金粟。万顷琉璃,一天素练,光彻飞琼屋。楚云无迹,萧萧梦断银竹。都胜三五寻常夜,高河新泻下,雪波霜瀑。臂冷香销成独坐,顾影□愁千斛。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幽恨悲黄鹄。夜阑漏尽,梅花声动湘玉。
嘉熙四年九月奉诏改明年元为淳祐闰十二月降德音,宋代,岳珂,
我生淳熙间,今复见淳祐。粤从发覆额,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时方在宥。两宫俱万年,薄海同一候。
四时无札疠,仍岁称大有。布政具方策,诒谋谨封守。
中更继代三,更阅改年九。帝心思止当,休命侈诞受。
夫何迩年来,谴告颇辐凑。灾流雨雹行,星以妖彗奏。
乌旸烁天地,蝗害遍田亩。饥氓腹□□,遗穗莽如帚。
莫量天降疵,但见證书咎。嗟予斗升□,滥此符竹剖。
眼看人阱崖,心愧吴父母。忽传一札下,取法四宗旧。
既叶天人助,复期风俗厚。熙陵道化盛,仁祖历年久。
华旦盛太平,中天开永阜。愿言缉熙袭,还见泰和又。
三春霈雷雨,一洗遍宇宙。桁杨空滞冤,缗庾释逋负。
无文祀咸秩,有颣网皆漏。果闻精祲合,悔祸屈伸肘。
先清塞壖尘,猩鼯尽惊走。次反沙碛庐,鸿雁悉驯揉。
三白在腊前,一雨见春后。星躔顺宣夜,潢池息白昼。
人心本易孚,天道常善救。是知天爱君,岂不公所覆。
刍荛志报上,一言发白兽。愿惟实德心,对此岁事首。
帝临心肯贰,俊吁贤必右。体兹生物心,持此经济手。
仁民始及物,育稼须去莠。一念端弗忘,九关真可扣。
补裳傥因线,纳约当自牖。不量疏远姿,尚可感通否。
葵倾久未降,芹献幸匪陋。輶轩应转闻,聊当小人缶。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