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安尉出戍至夔州

戍鼓黄云外,征夫白帝东。

风林行啸虎,雨夜飒哀鸿。

路入山光静,村含晚色空。

岚烟欺眼力,不见鹿皮翁。

0

诗文译文

白云中的安尉离开边防驻地到达夔州,

戍鼓声在黄色的云朵之外,征夫们向东去白帝。

风林中行走,啸声如虎,雨夜中传来凄凉的鸿鸟啼鸣。

走进山间,阳光静默,乡村里弥漫着空寂的晚色。

薄雾迷眼力,看不见鹿皮翁(地名或人名)。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安尉(边防官员)离开戍地前往夔州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边疆辛劳士兵的艰难处境和他们的离别之情。

诗的开篇以戍鼓声和黄色的云朵为背景,形象地描述了军队离开戍地的场景。征夫们奔赴白帝,表达了他们为国家而战、远离家园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接着,诗人以风林行走、虎啸的方式来描绘征途的艰险和凶险,表现出士兵们强悍的气概和勇猛的精神。

随后,诗人通过雨夜和哀鸿的描写,表现出战争给士兵们带来的苦难和伤痛,传达出一种凄凉和悲壮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刻画了征途中的山间景色,以及乡村夜晚的静谧和寂寥。岚烟迷雾的画面,给人以幻境般的感觉,又增加了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不见鹿皮翁”,可能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无法看到熟悉的人或地方,也可以理解为离别之际,眼前景物模糊,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士兵命运的交融描写,展现了战争时期士兵的艰辛和忧伤,同时也表达了对边防军人的崇敬和敬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感,使读者对这些勇敢的战士心生敬佩和同情。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其他诗经

新秋感兴十二首 其九

作者:毛澄(清代)

新秋感兴十二首 其九,清代,毛澄,

地迥龙江瘴雾开,韝炉篝火万山摧。鳀人路自朱䳒出,鹙子经随白马来。

谁遣狖夷供弩矢,已从骠国起楼台。天心自欲通中外,力士金牛只费材。

58

扁舟撒网图

作者:张宁(未知)

扁舟撒网图,未知,张宁,

网小须频撒,舟轻宜慢摇。水深行近岸,鱼上晚乘潮。

1

立秋前三日繇乐民之高凉

立秋前三日繇乐民之高凉,明代,郭之奇,

出门投袂更何之,后乐先忧此一时。天涯频岁惊心骨,海角三秋接梦思。

西风昨夜扫胡穴,万里秋光净水湄。捷书夜报同清昼,满目高雷出汉旗。

闻鸡击楫当年子,祖鞭无数并驱驰。弹冠结绶何累若,岭外孤臣嘿叹咨。

沾巾呜咽翻倒极,忧喜同心日共持。朝辞云木环千径,暮倚凉烟抱一枝。

兰皋有意浮幽壑,草色无端动野吹。吾令羲和时弭节,上求下索敢云疲。

榛苓杳霭知何处,伊人宛在微堪觑。岂俟葭苍问一方,始从露白淘千虑。

58

上钦成皇后册宝六首 其六 亚、终献用《和安》。

上钦成皇后册宝六首 其六 亚、终献用《和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酌彼玉瓒,有椒其馨。鬷假无言,雍容在庭。生莫与崇,于赫厥声。

祀事孔明,神格是听。

79

月上海棠 其一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馀年古木

作者:陆游(宋代)

月上海棠 其一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馀年古木,宋代,陆游,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

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

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65

端午帖子 其二

端午帖子 其二,宋代,欧阳修,

綵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

19

观棋感兴

观棋感兴,宋代,杨万里,

本是输棋强作赢,看来终与好棋争。君看国手无双底,何用旁人救败兵。

11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

作者:张栻(宋代)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宋代,张栻,

野艇新成寻丈许,柳堤橘浦足周旋。添蓬不但为遮日,准拟乘凉听雨眠。

30

送吴定夫西归 其四

送吴定夫西归 其四,宋代,真德秀,

麻源在何许,茫茫白云端。悽其一布裘,何以禦风寒。

归来有馀师,兴尽当知还。便好斸空谷,剩种青琅玕。

54

题张公翊清溪图

作者:张励(宋代)

题张公翊清溪图,宋代,张励,

九华郁兮江南山,清溪下兮贯山间。江北骛兮溪东旋,浊汤汤兮清漫漫。

山几转兮水几盘,近交臂兮远连环。决天末兮浮云端,齐之山兮秋之浦。

景晦明兮气吞吐,草木蓊兮媚林莽。绣屏张兮翠绡舞,深窈窕兮掩幽坞。

雨吟猿兮风啸虎,下凫雁兮泳鲂鱮。商之樯兮渔之罟,互出没兮更散聚。

樵有舍兮梵有宇,云岩阿兮棘樊圃。翚连甍兮岸之浒,弄潺湲兮棹容与。

中横绝兮梁为渡,隐孤城兮其西去。春之朝兮秋之夕,风既清兮月又白。

遐矫首兮俯陈迹,携佳人兮不可得。空远望兮中感百,思悠悠兮情恻恻。

怅兴亡兮怀今昔,独兹溪兮无终极。嗟夫人兮摆尘滓,遥徜徉兮玩山水。

移山川兮置窗几,手舒卷兮千万里。辀余车兮秣余马,往其从兮山之下。

枻吾舟兮泛清泻,乐鱼鸟兮放林野。愿未适兮胡为者,聊寓言兮公墨画。

16

次韵完颜经历

次韵完颜经历,元代,张伯淳,

半年傲兀客毡寒,多愧侏儒蠹县官。饮少独怜书味好,愁多不觉带围宽。

从教苍狗浮云过,留得黄花晚节看。但借馀光聊自佚,终无梦想到登坛。

91

谒金门·不怕醉

作者:韩淲(宋代)

谒金门·不怕醉,宋代,韩淲,

不怕醉。记取吟边滋味。幽草绿阴花絮里。莺啼双燕起。老去是何乡里。漠漠吴头楚尾。一曲荒山清照水。殢渠杯酒旨。

4

虞美人·世间离恨何时了

虞美人·世间离恨何时了,宋代,黄大舆,

世间离恨何时了。不为英雄少。楚歌声起霸图休。玉帐佳人血泪、满东流。葛荒葵老芜城暮。玉貌知何处。至今芳草解婆娑。只有当时魂魄、未消磨。

68

林节推挽词

作者:戴栩(宋代)

林节推挽词,宋代,戴栩,

屋角皇天眼最明,君今吉报在挂城。

独佥绿水花边字,不并黄金砌上行。

权量无私堪宰物,诗书有泽合销兵。

峨峨工部新铭出,安固江流分外清。

82

论诗三十首 

论诗三十首 ,元代,元好问,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15

解剑行

解剑行,元代,元好问,

古剑黑于漆,郁郁动星文。摩挲二十年,今日持赠君。

长鲸鼓浪三山没,知君不是泥中物。袖间一卷白猿书,未分持刀买黄犊。

壮怀风云郁沈沈,惭愧漂母无千金。长安侏儒饱欲死,万古不解天公心。

北风浩浩吹行客,陇水无声雪花白。荆卿墓头秋草乾,击筑行歌欲谁识。

君不见秦相五羖皮,去时烹鸡炊扊扅。又不见敝裘苏季子,合从归来印累累。

丈夫堕地自有万里气,翕忽变化安能知。大冠如箕望吾子,富贵同生亦同死。

40

望九华山

望九华山,元代,吴师道,

轻舟下池口,遥望青阳郭。云间见九华,争先出锋锷。

参差敔背缺,峭锐圭首削。竹箭拔春芽,芙蓉攒秋萼。

奇姿信明丽,远势仍联络。下有岩谷幽,真灵谅兹宅。

诡哉末世士,强以名号托。丹崖不受滓,青峰镇如昨。

千载知属谁?含情寄冥漠。

2

题危太朴所藏李昭道画春江图次苏东坡韵

题危太朴所藏李昭道画春江图次苏东坡韵,元代,柯九思,

春江淼漫百叠山,晴烟笼山山吐烟。望君拄笏聊聘望,但见一气长苍然。

千章绿树倚茅屋,复有涧谷奔寒泉。商舸迎阳泊沙岸,布帆吹籁弥平川。

李侯生前得此景,骨格夐出探微前。胸中八九小云梦,笔底万顷沧浪天。

铅丹金碧世希有,晶莹不让蓬瀛妍。江楼掩映临江碧,时见轻鸥落渚田。

此图此景有神护,小住人间七百年。摩挲绢素开黯淡,飞舞妙思藏便娟。

卧游斋头一展看,恍若身对湘巫眠。鼎湖髯挂李侯去,飘然久作芙蓉城内仙。

邹阳后身薄自晓,舍我谁结三生缘。呜呼江烟幻灭在俄顷,短词聊次东坡篇。

14

卧病怀勉之二首 其二

卧病怀勉之二首 其二,明代,祝允明,

东园梅花白雪深,大堤杨柳渐垂金。欲往攀之烟雾阴,美人观道坐空林。

洪厓举觞江妃斟,素女鼓瑟容成吟。我独栖迟卧萝屋,咏君宝篇千万足。

41

赠元美兄弟

赠元美兄弟,明代,李攀龙,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3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