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叶黄

作者:陈克(宋代)

树头初日鹁鸠鸣。

野店山桥新雨晴。

短褐无泥竹杖轻。

水泠泠。

梅片飞时春草青。

0

诗文译文

树头初日鹁鸠鸣。

野店山桥新雨晴。

短褐无泥竹杖轻。

水泠泠。

梅片飞时春草青。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清晨,阳光初照,树梢上的斑鸠鸣叫,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在野店的山桥上,刚下过雨,天空放晴了。诗人手持一根短短的褐色竹杖,轻松自在地行走。水流清澈,泠泠作响。梅花飞舞的时候,春天的青草更加翠绿。

诗文赏析

《豆叶黄》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以及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清新和活力。

首句描述了清晨的一幕,树梢上的鹁鸠鸣叫,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第二句以野店山桥为背景,描绘了雨后天空放晴的景象,给人以明朗、清爽的感觉。第三句以短褐无泥的竹杖为形象,表现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和对自然的随性态度。第四句通过描述水泉的流动声,增加了的层次和音乐感。最后一句以梅花飞舞和春草青翠为象征,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整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宁静的春日景象,给人以一种宁静、愉悦的感受。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首诗词,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陈克

(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

其他诗经

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

八咏诗 其四 霜来悲落桐,南北朝,沈约,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幽根已盘结。孤枝复危绝。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

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

分取孤生蘖。徙置北堂陲。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春风一朝至。荣华并如斯。

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末光不徒照。为君含噭咷。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

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

60

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 其五

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 其五,清代,祝廷华,

侧身抱遗文,坦步循古道。诲人老不倦,孜孜勿辞耄。

65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三 杏梅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三 杏梅,清代,王夫之,

薄袂圆襟一式裁,骎骎旋接落英开。便娟为少新条绿,遥向日边掠彩来。

21

谒金门(春暮有感)

谒金门(春暮有感),宋代,杨冠卿,

伤漂泊。负了花前期约。寒食清明都过却。愁怀无处著。
晴日柳阴池阁。风絮斜穿帘幕。帘外秋千闲彩索。断肠人寂寞。

55

跋余伯益所藏张钦夫书西铭短纸二首 其二

跋余伯益所藏张钦夫书西铭短纸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横渠方寸著乾坤,传到南轩更莫论。四海交朋霜叶落,半张翰墨雪涛翻。

86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宋代,钱惟演,

金庭霞标云半中,岩扉涧户凌太空。

飘飘灵气际浮景,蝉蜕万物乘高风。

吾君当天坐环极,物色异人方侧席。

岂因垂钓识羔裘,不假张罗得凫舄。

恩深况遇千龄旦,威颜咫尺隆宸盼。

问政应同牧马言,临轩几动犹龙叹。

方瞳玉骨本无羁,驰烟驭气思东归。

江南芳草正无际,林下群莺犹乱飞。

浮丘挹袂去何处,五芝同晓仙露晞。

人间祕境不可识,千载宸章焕岩壁。

66

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赵温叔崔子渊置酒分韵得高字

作者:张栻(宋代)

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赵温叔崔子渊置酒分韵得高字,宋代,张栻,

节物岁云暮,九衢尘满袍。起我二三友,招要步林皋。

仰看冥飞鸿,俯览千丈涛。石径上深窈,竹风更萧骚。

杯槃自真率,更起泻浊醪。叹我会合难,慰我涉历劳。

薰然乡社游,饮少意已陶。我亦寿长者,万里欣所遭。

嗟哉士业艰,逝矣日月滔。古义重金石,外物真秋毫。

愿言共勉厉,勿负岷山高。

10

李太傅挽词三首 其三

作者:刘敞(宋代)

李太傅挽词三首 其三,宋代,刘敞,

识理未曾误,疾邪惟过深。岂忘事反覆,不忍俗浮沈。

去国尚回顾,埋名方自今。异时山水意,恻恻吊鸣琴。

59

直舍留道粹广渊君实圣民伯初饮是日邻几济川宴王金吾园亭不预会戏作五言寄之

作者:刘敞(宋代)

直舍留道粹广渊君实圣民伯初饮是日邻几济川宴王金吾园亭不预会戏作五言寄之,宋代,刘敞,

校雠中秘书,闻子宴城隅。大第丞相府,主人执金吾。

浮云驻清唱,回雪舞妖姝。金罍溢醇液,犀箸厌鲜腴。

高谈郁不发,应接固已劬。我从四五公,置酒此石渠。

开窗埽残雪,列俎焚枯鱼。谹言规姚姒,小说本虞初。

不知敝缊寒,未觉膏粱殊。从容忽竟日,此乐亦谁如。

长安事交游,贫富固有徒。不恨我失君,恨子不顾予。

回头成陈迹,万事与化俱。题诗寄馀欢,毋乃笑其迂。

79

宫词 其二十七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二十七,宋代,赵佶,

沉水薰浓瑞霭飞,相兼花气馥庭墀。皇家休问多嘉景,绛阙清都只此知。

25

答二任

作者:苏洵(宋代)

答二任,宋代,苏洵,

鲁人贱夫子,鸣丘指东家。

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

区区吴越间,间骨不惮遐。

羽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蝦。

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

昨者入京洛,文章彼人夸。

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

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

远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尔,子得无增加。

贫穷已衰老,短发垂髿髿。

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岁栽苦竹,细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为山中楂。

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

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何当子来会,酒食相邀遮。

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

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

73

通津田舍

通津田舍,宋代,俞德邻,

汀葭江菼两依依,鸥鹭相亲寂不飞。僧入翠微云伴去,牛耕白水犊随归。

古今贤圣多萧索,王伯干戈有是非。老病忧时心力弱,可能此地得渔矶。

85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五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五,宋代,方一夔,

浊水岂无月,水浊不受光。君看此孤蟾,出入天中央。

遍满千家门,徘徊度回廊。由来谁分璧,招我昏暗场。

空庭澹相对,湛湛肺肝凉。浮云绝点翳,宝此光明王。

天高万籁寂,参斗低复昂。人生何时毕,收拾还穹苍。

67

送赵宽堂二首 其一

作者:杜范(宋代)

送赵宽堂二首 其一,宋代,杜范,

马塍眩朱白,孤山自疏影。冰雪几岁寒,谁解为渠领。

李园百树花,人与凡木屏。湿藓回春风,猿鹤并刷整。

为我一酹之,往事莫重省。

93

后琼花引

作者:谢翱(宋代)

后琼花引,宋代,谢翱,

扬州城门夜塞雪,扬州城中哭明月。堕枝湿云故鬼语,西来阴风无健鹘。

神娥愬空众芳歇,一夕苍苔变华发。宫花窣帘尘掩袜,玉华无因进吴越。

漓漓淮水山央央,谁其死者李与姜。

10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明代,李攀龙,

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片纸东飞右史书,诘朝小作湖中集。

到门白鸟出高巢,系马南山迸人入。使君亭午未解醒,肃客登筵一长揖。

地僻兼无俗子妨,樽空况有邻家给。意气还须我辈看,功名但任儿曹立。

瞥眼旋惊青岁徂,沾唇莫放金杯涩。世上悠悠已自谙,即今不饮嗟何及。

醉听楚调起寒云,綵笔凭陵朱丝湿。平生多少伯牙心,此日因之寄篇什。

54

镇海楼送刘职方还留都

镇海楼送刘职方还留都,明代,霍尚守,

城北高悬朝汉台,可怜玉砌半蒿莱。孤鸿似写尉佗恨,声入清秋听转哀。

81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十 石鼓惊天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十 石鼓惊天,明代,卢龙云,

广乐何年到海隈,犹馀鼓迹蚀苍苔。波恬已幸梯航远,不遣扬桴此日来。

37

陈比部先生出守雷州寄怀二首 其一

陈比部先生出守雷州寄怀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家世才名美豫章,专城遥寄出东方。西曹法象人争睹,南海恩波故未忘。

共喜文翁宜蜀郡,谁言长孺薄淮阳。褰帷满听歌来暮,异等应追汉吏良。

90

送潘景升北游八首 其五

送潘景升北游八首 其五,明代,梅守箕,

岁将大计,万国来朝。车骑驰骛,四牡有骄。翟茀错举,琮璜宣昭。

公车济盈,群策毕招。末士殉荣,通人见超。惟我正则,以嬉以敖。

5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